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探索白血病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也具有白血病恶变特征。分别分离培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与正常对照比较其形态、生长曲线、细胞表面标志及是否带有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的基因异常标志。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生物学特征方面与正常健康人无任何明显差异,未发现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带有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基因改变。结论:来源于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无相应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性异常,提示可能作为自体移植的辅助治疗和细胞治疗或基因治疗的可供选择的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患者FLT3基因及内部串联重复 (ITD)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方法扩增 71例ANLL患者FLT3 /ITD基因突变。结果  71例ANLL患者中有 65例 ( 91 5% )FLT3基因检测阳性 ,其中有 17例出现FLT3 /ITD基因突变 ,71例ANLL患者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率为 2 3 9%。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ANL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显著高于FLT3 /ITD基因突变阴性ANLL患者 (P <0 0 1和P <0 0 5)。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ANLLCR后 1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FLT3 /ITD基因突变阴性组(P <0 0 5)。结论 FLT3 /ITD基因突变可作为部分ANLL患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新的基因标记 ;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ANLL常伴外周血高白细胞数、骨髓中高白血病细胞比例及明显增高的复发率 ,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ANLL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3.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37例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现将疗程在30d以上并随访资料完整的2 6例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6例白血病患者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全部表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其中CML慢性期(CP) 7例(诊断后病程平均3年) ,加速期(AP) 5例,急变期(BP) 1 4例,男性1 5例,女性1 1例,中位数年龄38(1 2~6 3)岁。CML BP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1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例。急变前的中位病程1 9.5(7~1 1 2 )个月。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曾隔日…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共14 d。两组基础用药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提高VEGF水平。  相似文献   
65.
徐兵  朱勇强  蒋晓织  林灼 《肝脏》2010,15(2):153-154
非生物人工肝常用的血浆灌流是通过树脂吸附或离子交换吸附除去血浆中的胆红素,其胆红素清除率仅4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比较紧密,无法被有效吸附清除。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蓝光照射可使不溶于水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胆绿素,促使胆红素排泄,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自拟汤剂辨证论治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比灵或尼莫地平、辛伐他丁、VitE等扩管、降脂、软化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依据临床分型辨证论治,痰湿中阻型予以泽泻定眩汤燥湿化痰、降浊定眩,阴虚阳亢型予以钩麻镇眩汤滋阴潜阳、补肾益髓,气虚血瘀型予以芪参止眩汤益气活血、化瘀通络,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3%,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60.00%,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汤剂辨证论治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disulfiram(DS)联合Cu(DS/Cu)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M的逆转耐药作用及与JNK通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DS/Cu对HL60/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选取DS/Cu对HL-60/ADM无明显杀伤作用的IC20值作为逆转浓度,MTT法检测IC20浓度DS/Cu联合不同浓度ADM处理24h后的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DS/Cu单药及DS/Cu与阿霉素联合处理HL-60/ADM24h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c-jun表达的变化。结果DS/Cu对HL60/ADM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处理24hIC50为(1.11±0.025)μmol/L。HL-60/ADM细胞经IC20浓度(0.63μmol/L)DS/Cu处理24h后,ADM的IC50值从(7.69±1.87)降到(0.48±0.021)μg/mL,逆转倍数为15.95倍(P=0.003)。0.63μmol/L的DS/Cu、1.25μg/mL的阿霉素单药及上述浓度的DS/Cu联合阿霉素作用HL60/ADM细胞24h后,联合组凋亡细胞比例较DS/Cu或阿霉素单药组均显著增多(P<...  相似文献   
68.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蓄积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75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化方法 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氨基胍干预组,每组25只.将大鼠造成深Ⅱ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后,后2组制作成糖尿病模型,氨基胍干预组给予管饲氨基胍100 mg·kg~(-1)·d~(-1).于伤后0(伤后当天)、3、7、14、21 d处死大鼠.描取创面形状,并取全层皮肤组织待测.同时取大鼠背部表皮行KC培养及鉴定.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及皮肤组织糖含量,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皮肤组织中AGE分布.观察不同浓度AGE对KC增殖,凋亡的影响,以仅加表皮细胞培养液的KC为对照组. 结果 伤后7、14、21 d糖尿病组创面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氨基胍干预组却明显高于前2组(P<0.01).糖尿病组皮肤组织含糖量为(2.62±0.19)mmol/g,氨基胍干预组为(2.58±0.07)mmol/g,均高于对照组(1.04±0.09)mmol/g(P<0.01).对照组大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强烈而局限,坏死组织形成、脱落及时,创面愈合无明显延迟;糖尿病组大鼠炎性细胞浸润缓慢、弥散而持久,坏死组织形成、脱落较迟,创面愈合明显延迟;氨基胍干预组大鼠炎性细胞浸润及时、强烈,坏死组织形成、脱落以及创面愈合时间较糖尿病组早.对照组中有少量散在的AGE沉积,糖尿病组AGE蓄积显著增加,而氨基胍干预组AGE含量显著降低.AGE作用48 h后,KC的增殖显著降低,呈现浓度依赖性,各剂量AGE干预组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100μg/mLAGE干预组KC早期凋亡连接素V阳性细胞比例为(15.1±2.3)%,明显高于对照组[(11.2±1.2)%,P<0.05];终未期凋亡双阳性细胞比例为(14.3±3.5)%,与对照组(15.2±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血糖可能是通过AGE蓄积,抑制KC等修复细胞增殖导致创面难愈;减少AGE蓄积,可改善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CT影像学特征和Agvhd诱导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47例Ⅱ~Ⅳ度Agvhd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及Agvhd发生时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4例抗Agvhd治疗后肺损伤疗效不佳患者进行肺组织活检,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定期肺功能和CT检查.结果 47例患者在Agvhd后3 d内CT显示20例异常,其中17例疑诊为Agvhd诱导肺损伤(5例弥漫性间质渗出、7例弥漫性间质和肺泡渗出、5例弥漫性间质和部分小叶肺泡渗出);此外,9例患者有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4例伴心肌肥厚.血清IFN-γ和TNF-a水平在有肺损伤和无肺损伤患者分别为:(6.9±1.8)μg/L、(400±102)μg/L和(6.3±1.2)μg/L、(428±83)μ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组织结构破坏、上皮细胞损伤、间质纤维化和以T细胞或巨噬细胞为主的浸润.Agvhd治疗与肺损伤治疗有效率呈正相关(r=0.771,P=0.01).结论 肺是Agvhd作用的靶器官之一,T细胞、巨噬细胞和IFN-Γtnf-α与Agvhd造成肺损伤有关,Agvhd肺损伤可迁延为晚期非感染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紫外线蓝光混合光照射血浆(碱化或未碱化)降低胆红素浓度效率,建立净化人工肝分离血浆新方法.方法 ①将人工肝分离出的血浆用Na_2CO_3碱化至pH10,再用紫外线蓝光混合光照射15 min(碱化血浆照射组),检测胆红索和蛋白浓度.②将人工肝分离出的血浆直接用紫外线监光混合光照射15 min(未碱化血浆照射组),检测胆红素和蛋白浓度.结果 在碱化血浆照射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清除率分别为85%、84%、86%;在未碱化血浆照射组,TBil、DBil、IBil清除率分别为50%、50%、49%.两组TBil、DBil、IBil清除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白蛋白回收率分别为99%和97%.结论 用紫外线蓝光混合光照射碱化或未碱化血浆都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浓度,尤以碱化血浆照射组胆红素清除率更高,且白蛋白回收收率达97%~99%,有单用于人工肝血液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