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72篇
内科学   3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875篇
预防医学   49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39篇
  2篇
中国医学   402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目的利用AdEasy系统构建共同表达人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HNF4α,体外感染人肝肿瘤细胞株,观察HNF4α表达上调对肝肿瘤细胞的肝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转录(RT)-PCR方法获取目的基因HNF4αcDNA片段,利用腺病毒载体AdEasy系统构建腺病毒质粒pAdHNF4α,经293细胞包装后得到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HNF4α;将AdHNF4α体外感染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和Hep3B,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HNF4α在上述细胞中的表达;同时观察外源导人HNF4α对肝肿瘤细胞的肝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连接、重组后通过酶切和测序法筛选出病毒质粒pAdHNF4α;经293细胞包装,4d后观察到GFP明显表达,反复扩增最终获得约1×10^10efu/ml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HNF4α;AdHNF4α体外感染人肝肿瘤细胞72h后,有约90%以上的细胞表达GFP,HNF4αmRNA表达明显上调,蛋白表达分别增加3.4倍(HepG2)和5.2倍(Hep3B);同时肝细胞相关功能基因包括载脂蛋白、细胞色素P450家族、谷氨酰胺合成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及葡萄糖-6-磷酸酶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且肿瘤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结论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可将外源HNF4α基因导入肝肿瘤细胞并维持高效表达,同时正常肝细胞重要功能基因表达亦增强,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明显改善,这将为基因修饰移植肝细胞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甘肃省张掖市体检的1 500名年轻女性的乳腺疾病患病率及致病因素,为乳腺疾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完成合格筛查的1 500名年轻女性,将检出乳腺疾病的女性纳入病例组,正常女性纳入对照组,分析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及致病因素。[结果]乳腺疾病发生率22.73%。年龄、初次性生活18岁、乳腺癌家族史、乐观主义、有哺乳史者喂养时间是乳腺疾病发生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疾病管理。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成人ITP患者骨髓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数量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探讨其参与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治组ITP患者25例、完全缓解组ITP患者25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组患者骨髓中MDSC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组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测定3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IFN-γ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成人ITP完全缓解患者组MDSC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M DSC数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完全缓解组M DSC数量高于初治组。初治组ITP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ITP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ITP患者骨髓血清中PGE2含量低于完全缓解组患者(P0.05)。初治组IT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01)。初治组与完全缓解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基因定量比值(RQ)为2.60。结论:成人ITP疾病缓解时,M DSC数量上升,且和治疗反应和骨髓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特需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工作压力,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临床护士,共71人,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外语培训、礼仪培训、保险培训,并对其培训前后的压力源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要,P<0.01;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P<0.01。结论:对特需护士定期进行培训可以减轻或缓解其工作压力,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特需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5.
针对山西医科大学新开设的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制药学生的特点,基础医学院打破学科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重视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规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重组整合为主线,以内容综合为重点,进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6.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实行"实训小组长负责制"来缓解因师资、场地、用物等不足带来的教学困境,从而提升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血浆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水平与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浆CaN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通过心脏彩超检测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分析血浆CaN水平与舒张功能超声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CaN水平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两组心脏彩超舒张功能参数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aN与NT-proBNP、E/A、E′/A′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CaN水平与体重指数、收缩压、NT-proBNP水平和等容舒张时间呈正相关(分别r=0.579,P<0.01;r=0.652,P<0.01;r=0.872,P<0.01;r=0.675,P<0.05),与E/A、E′/A′负相关(分别r=-0.875,P<0.01;r=-0.725,P<0.01),与心率、射血分数、E/E′、减速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CaN水平升高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舒张期心力衰竭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8.
分析浙江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提出分阶段推进浙江省家庭医生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给予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2 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局部皮瓣修复治疗,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5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局部皮瓣修复手术,术后均未出现皮瓣血运不良、创面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皮瓣成活率为100%;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 (7.28±0.51) d;术后 6 个月愈后皮肤瘢痕色泽评分为(0.68±0.62)分、血管分布评分为(0.74±0.64)分、厚度评分为(0.80±0.65)分、柔软度评分为(0.98±0.66)分;术后1年患者对修复效果非常满意17例、满意28例、不满意5例, 总满意度为90%。结论 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术后皮瓣成活率较高, 美容修复效果较好, 患者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估内镜下硬化疗法与套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症止血及血管闭塞的效果.方法采用Gis8型胃镜、美国BARD公司的连续结扎器及天津医科大学生产的单个结扎器,对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006例行硬化剂疗法或套扎术,并随访3个月~1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单纯硬化剂组(n=879)急症止血成功率946%,血管闭塞率402%,再出血率112%,并发症105%;而单纯套扎组(n=61)分别为:938%,656%,16%和49%;套扎+硬化组(n=66)分别为:962%,909%,15%及61%.结论套扎+硬化疗法优于单纯硬化和单纯套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