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激光显微分离技术在骨肉瘤组织原位筛选噬菌体肽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海  郑燕方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2):1079-1081,1086
目的:将激光显微分离(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的筛选过程,建立一种可以直接在天然组织中筛选肽库的方法。方法:将新鲜人骨肉瘤组织块在噬菌体肽库溶液振荡孵育后制成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噬菌体在组织中的浸润扩散。改进常规LCM切片处理方法,以冻干法替代酒精/二甲苯法脱水,以期在LCM操作过程中提高切片上噬菌体的存活率。LCM法分离摄取骨肉瘤切片上的肿瘤靶细胞,转染回收这些细胞上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滴定法检测所筛选的噬菌体对特异性细胞的亲和力。结果:利用LCM技术,可以由肿瘤冰冻切片上收集到足够的与特异性噬菌体短肽,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筛选。经过3轮筛选后所获得的噬菌体与人骨肉瘤组织的特异性亲和力提高16倍。结论:本研究首次将LCM技术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的筛选,可以使我们直接在新鲜人肿瘤组织中筛选与特定细胞群甚至单个细胞亲合的短肽;同时又避免了天然组织中其他杂质细胞的污染,为研制细胞特异性导向载体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病原体,可引起从亚临床疾病到具有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的严重疾病。已证明体液中的抗体能有效地阻止CMV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疾病。作者在最近的研究中创建了一种有效产生杂交瘤细胞的技术,而这种杂交瘤细胞等能产生人源性抗CMV McAbs。在研究中,50个人源性McAbs中只有两个能中和CMV,大多数不能发生中和反应。可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TAp73与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TAp73与肿瘤自噬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Ap73、Beclin1在48例骨肉瘤患者的瘤体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Ap73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率54.17%,Beclin1的阳性率为62.50%,TAp73阳性表达,其Beclin1表达程度较高(Z=-2.146,P=0.032)。在人骨肉瘤中TAp73的表达程度与Beclin1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470,P=0.001)。TAp73、Beclin1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优于阴性表达(80.8%vs 50.0%,P=0.000;80.0%vs 44.4%,P=0.001)。TAp73、Beclin1不同表达程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696,P=0.00;r=0.372,P=0.009)。结论在人骨肉瘤中TAp73可能与骨肉瘤中Beclin1依赖的肿瘤自噬活性上调有关。检测TAp73和Beclin1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有助于患者临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例脊柱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27例行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RFA组)。PVP组中男20例,女7例,年龄47.0±8.5岁,PVP+RFA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9.0±7.6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评价患者功能状态,观察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并应用Kaplan-Meier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6~18个月,PVP组11.68±3.29个月,PVP+RFA组12.19±3.33个月。PVP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86±0.85分降至3.07±0.90分,PVP+RFA组从术前的7.67±0.96分降至2.96±0.94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疼痛明显缓解(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KP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两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骨水泥外渗率为42.86%,PVP+RFA组为11.11%;PVP组肿瘤复发率为32.14%,PVP+RFA组为7.41%,两组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PVP+RFA组为13个月,两组术后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RFA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可取得与PVP相似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少骨水泥外渗及术后早期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45.
46.
本文阐述了质膜蛋白在骨肉瘤多药耐药现象中的作用机理及克服这一耐药现象的研究进展。同时进行一步论述了伴随骨肉瘤多药耐药现象的产生,其细胞分化,成骨性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硬膜外腔滴注碱化液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自1997年以来用碱化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25~45岁的占80%,46岁以上的占20%。病程1周~3年半。全组病例均经临床及CT、MRI检查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及体征,病变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研制高活性、特异性抗骨肉瘤干扰素。方法将干扰素IFNαlc/86DDNA插入噬菌体质粒载体pCANTAB5E,并构建噬菌体IFNαlc/86DAB环突变文库;通过在OS732细胞上竞争性亲合洗脱、MTT法对比检测抗肿瘤活性,筛选针对OS732细胞的高活性噬菌体-IFN突变体。结果获得2个噬菌体-IFN突变体,其抗OS732细胞增殖活性较突变母体分别提高4和16倍。结论αl型干扰素可在噬菌体表面正确折叠表达。这一技术可用于研制高活性特异性IFN。  相似文献   
49.
目的体外评价几种国产干扰素联合阿霉素的抗骨肉瘤活性及其协同效应。方法采用MTT比色法,体外对比检测阿霉素及几种国内临床常用重组干扰素(rhIFNα2a、rhIFNα1b、rhIFNα1c、rhIFNβ和rhIFNγ)的抗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分别将几种干扰素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比检测其抗骨肉瘤的协同作用。结果rhIFNα2a为5×104IU/L、rhIFNα1b为3.75×105IU/L、thIFNalc为1.25×105IU/L、rhIFNβ为5×105IU/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均达到50%:rhIFNγ对0S732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rhIFNα1c与ADM合用时有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结论rhIFNα2a、rhIFNa1b、rhIFNβ、rhIFNαlc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rhIFNα2a和rhIFNα1c作用最为明显;上述4种IFNs与阿霉素合用均呈协同增强效应;rhIFNγ在体外对骨肉瘤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正>霍纳综合征是一组以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和面红无汗为典型体征的病征[1]。胸腰段蛛网膜囊肿并发霍纳综合征少见报道,现报告1例胸腰段蛛网膜囊肿并发霍纳综合征诊治过程。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广东广州市荔湾区人。因右侧肢体无汗,腰部疼痛伴下肢无力2年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隐痛,疼痛与劳累无明显关系,夜间疼痛加剧,伴双下肢无力,右侧肢体(由头面至足部)出现无汗,后逐渐加重并出现腹部不适。查体发现步态正常,右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半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