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0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878篇
内科学   561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科学   546篇
综合类   199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9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855篇
  10篇
中国医学   769篇
肿瘤学   36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提高对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分类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5l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因分为无肝病基础组(第l组)、肝炎组(第2组)、肝硬化组(第3组)共3组,并对每组中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室检查、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转氨酶、胆碱脂酶及白蛋白的差异:无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肝衰竭中,无肝病基础组转氨酶、胆碱脂酶及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有肝病基础患者,特别是高于肝硬化组患者(P〈0.05);(2)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各等级分布:在l、2、3组中,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0.00%,66.23%和51.02%;亚急性肝衰竭分别为71.42%,54.81%和49.99%;(3)在预后方面:在1、2、3组中急性肝衰竭的好转治愈率分别为15.38%、42.85%和26.09%;亚急性肝衰竭患者33.33%、51.39%和36.85%,3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发病,3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均有差异,依此进行分类,有其临床实用性及科学性,将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进行测定。结果:LTNP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1104.51±511.81)个/μl]高于AIDS病人[(678.40±295.39)个/μl,P<0.05]。LTNPNK细胞的绝对值[(377.59±289.23)个/μl]显著高于HIV感染者[(292.49±445.87)个/μl]和AIDS病人[(153.62±110.36)个/μl,P<0.05]。LTNPCD123+DCs细胞绝对值[(6.76±3.74)个/μl]高于HIV感染者[(5.30±3.16)个/μl]和AIDS病人[(3.32±2.09)个/μl,P<0.05]。LTNPCD11c+DCs细胞绝对值[(21.73±11.92)个/μl]高于HIV感染者[(14.51±9.53)个/μl]和AIDS病人[(7.27±3.74)个/μl,P<0.05]。结论:LTNP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高于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突变,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235delC突变是否会加重线粒体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症状。方法对一个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核心家系72个成员取外周血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利用Alw26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对其线粒体DNA突变进行研究;利用Ap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筛查核心家系中GJB2基因235delC突变情况,并对GJB2基因235delC和线粒体A1555G突变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27名母系成员中均发现具有线粒体A1555G突变,呈母系遗传;具有耳聋表型的为21人(77.8%),家族外显率高;所筛查的包括配偶在内的72名个体中,仅3例具有GJB2基因235delC杂合子突变,且均出现在母系成员中,但3例的耳聋表型却不同。结论线粒体A1555G突变是本家系耳聋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在该家系中GJB2基因的235delC杂合子突变未加重线粒体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饮酒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饮酒与COPD风险的观察性研究。由2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2篇队列研究文献和6篇横断面研究文献),共纳入209 48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最低饮酒量组相比,最高饮酒量组发生COPD的风险无显著变化(RR=0.97, 95%CI:0.87~1.08);与不饮酒组相比,少量或中度饮酒组发生COPD的风险降低(RR=0.87, 95%CI:0.81~0.94);与少量或中度饮酒组相比,过量饮酒组发生COPD的风险无显著变化(RR=1.26, 95%CI:0.98~1.63)。 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少量或中度饮酒可降低COPD的风险。过量饮酒是否会增加COPD的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一起由磷化铝引起的家庭聚集性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21年济南市商河县一起急性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调查主要针对病例及其家属进行面访,并入户考察和采集食品、环境标本和病例标本。结果 本事件共涉及7人,其中病例6例,罹患率85.7%,病例男女比例1∶1.33(3∶4),1例死亡。指示病例发病时间为23日20时左右,末例发病时间为24日6时左右,推测潜伏期为8~12小时。临床表现以呕吐(100%)、阵发性腹痛(100%)、恶心(43%)和腹泻(43%)为主。未发现家庭成员有可疑共同暴露餐次和可疑暴露食品。实验室在所采集的环境空气样本和死亡病例的血中检出磷化氢(PH3)。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磷化铝使用不当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磷化铝中毒事件,储粮间的磷化铝吸潮挥发产生的磷化氢是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共培养技术模拟体内肺组织微环境,探索树突状细胞(DC)在辐射损伤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与骨髓来源DC和/或脾T淋巴细胞培养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86和抗原肽识别复合物MHC Ⅰ/Ⅱ表达水平,T细胞活化标志CD69/28/152表达水平以及CD4+和CD8+亚群细胞数。结果 60Co γ射线照射的MLE-12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明显刺激DC细胞CD80/86和MHC II表达,但对T细胞无直接活化作用;6 Gy照射的MLE-12细胞与DC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48 h,T细胞CD69和CD28表达增加,CD4+和CD8+亚群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DC细胞出现CD86和MHCI特异性高表达。结论 辐射损伤细胞可刺激DC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并对T细胞进行活化。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卵裂期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表达与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86例不孕患者,共计100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及sHLA-G含量差异;再根据sHLA-G的测定结果分为sHLA-G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的植入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卵裂期胚胎(体外培养第三天)培养液中sHLA-G浓度。结果妊娠组sHLA-G平均值高于非妊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LA-G阳性组的sHLA-G含量平均值及植入率均大于sHL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胚胎培养液中sHLA-G含量为影响胚胎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第三天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及表达量与胚胎植入有关,可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8.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 candidat-ing gene,such as angiotensinogen( Ag T) as wella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genepolymorphism were thought to have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various cardiovasculardiseases.In1 992 ,Jeunemaitre[1] detected a microsatellitepolymorphism in the region of the an-giotensinogen gene which has linked to occur-renc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Further analysisled to detection of several mutations in the cod-ing region of angiotensinogen gene[2 ] . Ma…  相似文献   
7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6例冠心病患者、5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30名健康献血员ACE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AGTM235T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ACE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和对照组AGT基因型总体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而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0.778)显著高于对照组(0.698,P<0.05)。联合分析ACEDD型及AGT TT型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比数比(OR)为3.61,高于单基因ACEDD型(1.23)及AGT TT型(1.77)。结论: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中T等位基因是中国苏皖地区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具有ACE DD型及AGT TT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ACE DD型及单基因AGT TT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纯化猪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一个简便方法。方法:将新鲜猪肺匀浆,上清液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G-200凝胶过滤,DEAE-Sephacel以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结果:由251g猪肺制备出8.18mg酶蛋白,活力回收为33%,比活力936.43U/mg蛋白,较上清液提纯233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H8.5)显示一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00。结论:该方法简便,活力回收高,比活力显著高于同类研究报道的15.6U/mg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