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45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79篇
  4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脏穿透性外伤大多为强力、高速、锐利的异物穿透胸壁或它处进入心脏所致或肋骨骨折断端猛烈移位穿刺心脏引起。患者起病急,伤情凶险,变化快,如能及早诊断和手术治疗,可使80%~90%的患者获救[1、2],我院于2009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心脏外伤患者36例,经院前急救,急诊开胸手术及围手术期严密监护,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白细胞增多是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部分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BC可达100×109/L以上,一方面提示肿瘤负荷高、预后不佳,另一方面亦可引起白细胞淤滞、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增加白血病早期病死率。该类患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通常推荐行白细胞清除术,从而迅速降低患者肿瘤负荷及相关并发症风险[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主要的白血病类型,由于白血病细胞来源不同、分布差异、形态各异,白细胞清除效果亦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清除效果较急性患者差,但目前尚无大样本比较数据。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AML、ALL和CML患者白细胞清除效果,以及清除相关的血液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分析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改善药品批发企业质量体系内审管理水平的具体实施建议,持续改进批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控制药品经营环节风险,保证药品质量。方法: 对328家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申报资料及现场检查报告中发现的企业内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原因,发现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 药品批发企业应通过完善内审管理,建立完整严谨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强化企业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建立企业全员参与机制,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寻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执行的偏差;在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后,完善新经营环境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企业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均严格执行药品GSP,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健康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35.
对79例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行曲面体层摄影片( OPG)及锥形束CT ( CBCT)检查,将测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OPG与CBCT(矢状位)的各测量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CT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差异较小;CBCT矢状位断层片上前牙区种植体的高度及愈合帽的直径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牙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涤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雒乡上洋村、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岭腰乡前溪村以及三明市的三元区居阳村等11处调查点进行现场采集螺、蟹,并考察其生态环境,设框(33 mm2)检测螺分布密度,计算螺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和蟹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囊蚴采用人工感染健康犬(2只)和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基因进行鉴定。考察原孳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复查螺、蟹的感染率、感染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处调查点查见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等3种螺。山涧水源小沟或渗水湿地等微型生态环境为螺的适宜孳生地,螺多栖息于沟内水线上下5 mm的潮湿环境,主要附着于沟内潮湿的陈旧落叶、枯枝,其次为石块上,泥砂中较少。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56/框、179~291/框和12~266/框;各调查点均有螺查出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0.22%(4/1 851)、0.38%(36/9 420)、1.10%(102/9 247)。11处调查点查见福建华溪蟹、福建博特溪蟹、角肢华南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等4种溪蟹。溪蟹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涧,白天潜伏于石块下,夜间四出觅食。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99%~96.77%,平均感染率为80.21%(231/288),平均感染度为19.8个囊蚴/蟹。PCR结果显示,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序列约500 bp,与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相似性为99%;CO1基因序列约450 bp,与GenBank中宫崎并殖吸虫相似性为100%。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2只感染犬解剖后分别获得6和8条成虫,经鉴定均为斯氏并殖吸虫。孳生地环境改变有山洪暴发、垦植、干旱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孳生地环境改变后对11处19次复查中,有10次未采集到螺,有5次未采集到蟹。5个调查点孳生地环境变化为山洪暴发所致,灾后进行7次调查均未查见螺,其中3处未查见溪蟹。11处调查点孳生地环境改变后,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6.11%(91/252),平均感染度为4.9个囊蚴/蟹。孳生地环境改变前后的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北部建瓯等地为斯氏并殖吸虫高度感染的自然疫源地。孳生地生态环境改变后螺、蟹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囊蚴感染率下降明显,其中山洪暴发和垦植等是影响螺、蟹感染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对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临床诊治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治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93例(193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致病因素、病原学、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中外伤性眼内炎137例(71.0%),铁器类、木制品和物体类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眼部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35例(18.1%),以白内障和青光眼术后为主;内源性眼内炎15例(7.8%),以不明原因的病例为主;感染性角膜炎导致者6例(3.1%)。181例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1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眼部手术后及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易感因素的比例较高,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无光感~0.02者占比为86.2%,治疗后无光感~0.02者占比为62.9%、≥0.10者占比为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治疗前后视力有统计学差异的是外伤性及眼部手术后患者,内源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性角膜炎导致者视力大部分无光感。结论 外伤性和眼部手术后眼内炎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两种主要类型,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感染性眼内炎经不同的方式积极治疗后可以控制感染,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脱位于玻璃体腔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经巩膜缝合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04/2019-06对自发性脱位进入玻璃体腔内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8例8眼(研究组)采取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巩膜缝合固定治疗。选取同期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后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手术10例10眼为对照组。术后7、30、60d随访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散光、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和手术并发症。结果:研究组8眼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顺利经巩膜缝合固定,对照组10眼成功植入并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视力:两组内术后7、30、60d裸眼视力和术前比较,均提高(P<0.05);两组术后7、30、60d矫正视力较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裸眼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7d与术后30、60d裸眼视力有差异(P<0.001);术后7、30、60d两组矫正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7、30、60d两组患者眼压均正常(10~21mmHg),组内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0、60d比较,研究组术前与术后30d比较,均有差异(P<0.05),散光值较术前增大;术后30、60d,对照组术后散光度均大于研究组(P<0.05)。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术后30、60d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脱位于玻璃体腔内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采取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经巩膜缝合固定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步骤,降低手术性创伤,较好恢复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和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金对金)大头径假体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青中年股骨头坏死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2例(35髋)青中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Ⅳ期患者,年龄24~59岁,平均45岁,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9±7.5)分;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肌间隙人路、充分保留关节动力性组织结构为特征的金对金大头径微创THA治疗。术中严格采取正确的假体植入技术,术中保留完整的软骨下骨和髋臼横韧带,击入臼杯时一次性安装成功,正确运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术后口服利伐沙班片抗凝,术后12h开放负压引流及卧床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术后2—3周患者即可弃拐完全负重行走。结果本组32例35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6年,平均为4年。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髋臼及股骨疲劳骨折、关节疼痛等严重并发症,X线片示髋关节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移位、股骨柄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表现。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7.9±7.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2.2±4.6)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4.341,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均对治疗效果满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采用金对金大头径微创THA治疗青中年股骨头坏死Ⅲ、Ⅳ期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风险,缩短卧床时问,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金对金大头径髋关节假体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