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涤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雒乡上洋村、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岭腰乡前溪村以及三明市的三元区居阳村等11处调查点进行现场采集螺、蟹,并考察其生态环境,设框(33 mm2)检测螺分布密度,计算螺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和蟹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囊蚴采用人工感染健康犬(2只)和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基因进行鉴定。考察原孳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复查螺、蟹的感染率、感染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处调查点查见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等3种螺。山涧水源小沟或渗水湿地等微型生态环境为螺的适宜孳生地,螺多栖息于沟内水线上下5 mm的潮湿环境,主要附着于沟内潮湿的陈旧落叶、枯枝,其次为石块上,泥砂中较少。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56/框、179~291/框和12~266/框;各调查点均有螺查出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0.22%(4/1 851)、0.38%(36/9 420)、1.10%(102/9 247)。11处调查点查见福建华溪蟹、福建博特溪蟹、角肢华南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等4种溪蟹。溪蟹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涧,白天潜伏于石块下,夜间四出觅食。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99%~96.77%,平均感染率为80.21%(231/288),平均感染度为19.8个囊蚴/蟹。PCR结果显示,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序列约500 bp,与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相似性为99%;CO1基因序列约450 bp,与GenBank中宫崎并殖吸虫相似性为100%。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2只感染犬解剖后分别获得6和8条成虫,经鉴定均为斯氏并殖吸虫。孳生地环境改变有山洪暴发、垦植、干旱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孳生地环境改变后对11处19次复查中,有10次未采集到螺,有5次未采集到蟹。5个调查点孳生地环境变化为山洪暴发所致,灾后进行7次调查均未查见螺,其中3处未查见溪蟹。11处调查点孳生地环境改变后,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6.11%(91/252),平均感染度为4.9个囊蚴/蟹。孳生地环境改变前后的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北部建瓯等地为斯氏并殖吸虫高度感染的自然疫源地。孳生地生态环境改变后螺、蟹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囊蚴感染率下降明显,其中山洪暴发和垦植等是影响螺、蟹感染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我院自 1 986年以来采用中药黄柏、黄芩、黄连、石榴皮即三黄石榴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5 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溏便、粘液便、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 ,病程 6个月~ 1 2年 ,平均 3~ 4年。排除肠道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血吸虫病、结核和肿瘤。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 ,其中慢性结肠炎 9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 6例。诊断参照文献 [1 ,2 ]制定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确诊后均予以协定药方三黄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锌、铁、锰、铜水平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检测68例RRTI患儿血清铜、锌、钙、镁、铁水平,同时选择62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RRTI患儿血清铁、锌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结论:RRTI患儿存在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4.
邓永红  王淑莲  廖奇  王澜 《中外医疗》2012,31(23):77-7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3月—2011年10月收住该院新生儿科的14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4例气胸患儿中,男性12例,女性2例,9例剖腹产,5例顺产,8例早产儿,6例足月儿。自发性气胸常见于剖宫产儿;医源性气胸与复苏时手控气囊加压辅助通气、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应用有关;病理性气胸以感染性性肺炎是主要原因;X线显示5例肺压缩〈30%,4例30%~50%,5例〉50%。12例治愈,1例放弃,1例死亡。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宫内感染,避免早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正确的心肺复苏术,防治新生儿气胸的关键是正确合理地使用呼吸机。根据病情选择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两例新生儿脑梗死(NCI)均为男性足月儿、剖宫产出生,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清钾、钠、氯、钙、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脑梗死的临床特征,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以改善本病的远期预后. 方法 总结5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可能病因分析,并对患儿进行6-8个的随访. 结果 5例新生儿脑梗死占同期住院患儿0.58%(5/862).5例均与围生期疾病及母孕期合并症有关.5例均无定位体征.头颅CT能早期诊断. 结论 新生儿脑梗死并不少见,影像检查是本病主要确诊方法,治疗无特异性,病变范围较广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呼吸支持治疗的综合诊治,总结并提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呼吸支持治疗的预后措施。方法对本院近2年接收的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患儿分为固尔苏治疗组和未使用固尔苏治疗两组。52例患儿均进行了对症呼吸支持治疗,供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气检查进行氧气的供给调整。52例患儿中12例进行头罩吸氧,13例患儿进行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9例因患儿病情严重无法改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7例患儿X线片胸部为Ⅲ、Ⅳ级均直接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11例患儿应用肺泡表面活性药物(PS)固尔苏进行治疗。结果 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治疗痊愈的有31例(78.00%),2例患儿因病情严重恶化放弃治疗(5.66%),7例治疗过程中死亡(16.67%)。使用固尔苏治疗的患儿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未使用固尔苏治疗治疗组(P<0.05),患儿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显着缩短(t=2.4252,P<0.01);诊断胸片为Ⅲ、Ⅳ级的改变者较胸片改为Ⅰ、Ⅱ级的机械通气时间长(t=3.7630;P<0.01),病死率高(P<0.01)。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治病病死率高,应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应该肺泡活性药物固尔苏(PS)能有效改善肺透明膜的预后;新生儿体质量大于1800g,胸片改变为Ⅰ、Ⅱ级的新生儿肺透明膜临床诊治综合预后较好,Ⅲ、Ⅳ级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6年7月期N21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诊误诊率76.2%(16/21),主要原因与临床体征缺乏外,还因实验室检查未能综合分析而误诊.确诊时间(18.1±4.1d),冠状动脉的损害率28.6%(6/21).结论 临床工作遇到持续发热5d以上的病例,要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警惕性,积极寻找相关的指标,并结合相关检查尽早确诊,减少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两例新生儿脑梗死(NCI)均为男性足月儿、剖宫产出生,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清钾、钠、氯、钙、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及微波切割治疗消化道息肉己被临床广泛地使用,大多数胃肠道息肉已不需外科手术治疗。自1987~2002年,我院应用高频电及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263例(328枚),取得了满意疗效,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均为100%。现将我们应用的体会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