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目的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涤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雒乡上洋村、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岭腰乡前溪村以及三明市的三元区居阳村等11处调查点进行现场采集螺、蟹,并考察其生态环境,设框(33 mm2)检测螺分布密度,计算螺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和蟹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囊蚴采用人工感染健康犬(2只)和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基因进行鉴定。考察原孳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复查螺、蟹的感染率、感染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处调查点查见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等3种螺。山涧水源小沟或渗水湿地等微型生态环境为螺的适宜孳生地,螺多栖息于沟内水线上下5 mm的潮湿环境,主要附着于沟内潮湿的陈旧落叶、枯枝,其次为石块上,泥砂中较少。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56/框、179~291/框和12~266/框;各调查点均有螺查出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0.22%(4/1 851)、0.38%(36/9 420)、1.10%(102/9 247)。11处调查点查见福建华溪蟹、福建博特溪蟹、角肢华南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等4种溪蟹。溪蟹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涧,白天潜伏于石块下,夜间四出觅食。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99%~96.77%,平均感染率为80.21%(231/288),平均感染度为19.8个囊蚴/蟹。PCR结果显示,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序列约500 bp,与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相似性为99%;CO1基因序列约450 bp,与GenBank中宫崎并殖吸虫相似性为100%。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2只感染犬解剖后分别获得6和8条成虫,经鉴定均为斯氏并殖吸虫。孳生地环境改变有山洪暴发、垦植、干旱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孳生地环境改变后对11处19次复查中,有10次未采集到螺,有5次未采集到蟹。5个调查点孳生地环境变化为山洪暴发所致,灾后进行7次调查均未查见螺,其中3处未查见溪蟹。11处调查点孳生地环境改变后,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6.11%(91/252),平均感染度为4.9个囊蚴/蟹。孳生地环境改变前后的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北部建瓯等地为斯氏并殖吸虫高度感染的自然疫源地。孳生地生态环境改变后螺、蟹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囊蚴感染率下降明显,其中山洪暴发和垦植等是影响螺、蟹感染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日本棘隙吸虫病的治疗药物与方案,我们对50例粪检阳性病例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观察。50例分层随机抽样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喹酮20、10、5mg/kg顿服,各15、17和17例,另2mg/kg1例。上述3组治后1月粪检阴转率依次为86.7%(13/15)、94.1%(16/17)和100%(17/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mg/kg者治后1月粪检仍阳性,但大便虫卵较治前减少94.4%。结果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药物副作用较轻,疗效较好,给药简便。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5~10mg/kg顿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人体钩虫感染的分布,分析其易感因素。方法采用改良Kato-Katz涂片法检查;采用1∶4的个体匹配方法,选择80例钩虫感染者和320例健康的同年龄组同性别的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调查20 195人,钩虫感染3 985人,感染率19.73%,女性(21.16%)高于男性(18.21%),轻度感染者占70.44%。感染高峰年龄为成年人。以闽南感染率最高(29.05%)。回归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收入、饮用水源类型、便后洗手、喝生水和赤脚下地劳动等5个因素与钩虫感染有关(P<0.05)。结论福建省钩虫感染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地区仍居高不下,是钩虫防治重点;成年人是钩虫感染的主要人群;影响钩虫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庭人均收入、饮用水源类型、便后洗手、喝生水和赤脚下地劳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福建省并殖吸虫感染情况,作者等于2001~2003年根据《全国人体并殖吸虫病调查实施细则》对松溪等6县(市、区)人群作并殖吸虫感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钩棘单睾吸虫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pumilio)进行形态学观察,为与其相似吸虫的鉴别提供依据。 方法家猫感染钩棘单睾吸虫囊蚴45d后解剖,从小肠粘膜收集成虫,压片、染色、观察。收集虫卵、囊蚴、后尾蚴,观察其形态、结构等。检查麦穗鱼不同部位肌肉,分析确定钩棘单睾吸虫囊蚴寄生部位。 结果 成虫腹吸盘已退化,只有生殖吸盘,其盘上有锯齿状小钩44~48枚。虫卵大小平均31.2×16.7μm,壳光滑,肩峰不明显。囊蚴直径平均为168.5μm,囊内幼虫布满鳞状体棘。囊蚴只寄生在鱼鳍基部与鱼体连接的肌肉内。后尾蚴,大小平均为445×95μm,全身披鳞状体棘,生殖吸盘上的小钩大部分可见。 结论 囊蚴形态特征、寄生部位和成虫有无生殖吸盘及盘上的小钩数和形状,为鉴别本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培养线虫幼虫的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人体肠道各种原虫滋养体,经现场调查与实验观察表明,其结果优于其他常用检查方法。25~30℃是分离各种原虫滋养体的适宜温度,在临床上培养48h可观察结果;在现场调查时培养4~6d可同时观察线虫幼虫与原虫滋养体。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漳州郊区和龙海县共调查了4614人,查见当地有人体寄生虫32种,其中原虫10种,蠕虫17种,医学昆虫5种。查见猫后睾吸虫和异形科吸虫感染者各1例。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7.5%,最多者一例同时感染8种寄生虫,感染1种的占总感染人数的44.3%,同时感染2、3、 4、5、6种的分别占32.8%、15.7%、5.2%、1.8%和O.2%,在经济中、上等的漳州郊区和龙海县寄生虫虫种之多,感染率之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英文摘要的质量及作者的撰写水平 ,现将本刊关于英文摘要撰写的几点要求 ,提出如下 :(1)英文摘要须在中文摘要修改的基础上进行撰写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2 )英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3)英文摘要的文字应简明、特别应注意语法应严密、准确 ,字母拼写正确无误。文字可较中文摘要相对具体些 ,一般可掌握在 40 0个英文实词左右 ,同时附 3~ 5个关键词 (Key words)。 (4 )英文摘要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 ,需要时 ,必须在该缩略语第一次出现时注出全称。(5 )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 )、作者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