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96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85篇
  6篇
中国医学   290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25及其mRNA表达.方法 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D25水平,Real-time检测患者外周血CD25 mRNA含量.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参照,以lgcDNA/lgGAPDH比值代表mRNA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CD25表达水平分别为(2.54±1.15)%和(24.39±3.00)%,其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6±0.24)lgcDNA/lgGAPDH和(2.93±0.43)lgcDNA/lgGAPD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肝癌患者外周血CD25及其mRNA表达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以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治疗后,其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CD25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外周血CD25及其mRNA水平降低.CD25及其mRNA表达与病理分型无关,CD25似可作为观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评估疗效的辅助指标.CIK细胞可明显上调肝癌患者外周血CD25表达.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Bβ-249C/T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吸烟的相关性。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病人8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F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8、TNF-α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分析FgBβ-249C/T位点基因多态性,统计基因突变率。结果FgBβ-249C/T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2组中吸烟者Fg、IL-8、TNF-α水平和FgBβ-249C/T位点基因型突变比例及CT+TT型Fg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 < 0.01),且病例组吸烟者Fg、IL-8、TNF-α水平、FgBβ-249C/T位点基因型突变比例及CT+TT型F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烟者(P < 0.01)。结论吸烟与FgBβ-249C/T基因多态性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一定关联性,选择性Fg Bβ-249C/T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有助于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患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73.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miR-483位于IGF2基因第7号内含子中,与宿主基因共表达,但其具体功能尚未明确。目的:检测miR-483-3p、miR-483-5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75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样本,以real-time PCR检测miR-483-3p、miR-483-5p表达并分析两者间以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性能。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R-483-3p、miR-483-5p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非癌组织(P0.000 1),且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s=0.554 5,P0.000 1)。miR-483-3p和miR-483-5p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截点分别为9.22和11.61,相应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67%、62.67%和50.67%、85.33%;如两者联合检测(并联试验),诊断敏感性可提高至89.48%。两者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均无相关性。结论:miR-483-3p、miR-483-5p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两者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潜在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心内科住院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652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因心血管疾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收集一般住院资料,测定baPWV,行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同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E/A≥0.8,E/E′≤8)、轻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0.8,E/E′≤8)、中度舒张功能不全组(0.8≤E/A≤1.5,8<E/E′<13)、重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2.0,E/E′≥13),比较四组间baPWV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定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以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E/E′≥13)作为终点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混杂因素。结果 四组间baPWV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升高(P<0.001)。研究对象中baPWV与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0.257,P<0.001),baPWV与E/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r=0.24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1400 cm/s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其RR值为1.93(95%CI为1.09~3.44,P=0.03)。结论 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小剂量美托洛尔(6.2525 mg/d)。完成治疗计划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和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53.7%和总有效率81.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2.2%和总有效率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2,P=0.001;χ2=5.637,P=0.01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D、LVS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D为(58.6±7.2)mm、LVS为(37.5±8.8)mm和LVEF为56.7%±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8±9.8)mm、(41.7±9.3)mm和52.5%±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4、2.411和3.279,均为P<0.05)。结论在本研究样本人群中,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心功能,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6.
背景 糖尿病足(DF)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心脑血管意外是主要死亡原因。目前,缺乏对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指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层的研究。因此,筛选出一个精确地预测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指标意义重大。目的 探讨趾臂指数(TBI)对DF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2月-2016年9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无心脑血管疾病的DF患者197例。根据TBI,分为N-TBI组(TBI≥0.7,n=107)、L-TBI组(0.5≤TBI<0.7,n=41)、EL-TBI组(TBI<0.5,n=49)。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BMI)、糖尿病(DM)病程、既往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血脂指标、药物应用情况,随访36个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TBI对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9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3.5±7.9)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7%(27/197),死亡率为5.1%(10/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0.7〔OR(95%CI)=11.034(3.486,34.922)〕是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BI组、L-TBI组、EL-TBI组生存时间分别为35.24、32.81、30.56个月,三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的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因素后,与N-TBI组比较,L-TBI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4.749(1.199,18.804),EL-TBI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10.495(3.210,34.313)。结论 TBI可作为预测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且随着TBI的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目标责任制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ICU住院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目标责任制护理。出院时,评估两组ICU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护理技能、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出院4周后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差异。结果出院时,观察组ICU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目标责任制护理能提高ICU护理质量,能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