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6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729篇
预防医学   259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80篇
  3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 分析大剂量盐酸地尔硫卓在致心肌梗死的严重冠脉痉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了10例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扩冠、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均接受大剂量盐酸地尔硫卓360 mg/d治疗,治疗后4周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绞痛发作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是否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结果 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因服用地尔硫卓360 mg/d,4个月后出现头晕、心动过缓,将地尔硫卓减量为180 mg/d,该患者再次出现心肌梗死。其余9例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结论 大剂量地尔硫卓治疗严重冠脉痉挛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预防冠脉痉挛导致的再次心梗,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作为严重冠脉痉挛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血浆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18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颅多普勒检测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流速,MCA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 of MCA,MCA Vm)>120 cm/s,且同侧Lindegaard≥3为血管痉挛组(92例),其余为无血管痉挛组(94例); 收集2组一般资料; 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PTX3水平;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浆中PTX3对动脉瘤性蛛网膜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 以血浆PTX3水平<4.73 ng/mL和≥4.73 ng/mL分为PTX3低表达组和PTX3高表达组,分析血浆PTX3水平与一般资料的关系; Logistic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因素。结果 无血管痉挛组与血管痉挛组年龄、治疗方法、高血压病史、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存在明显差异(P<0.05); 与无血管痉挛组比较,血管痉挛组血浆PTX3水平升高(P<0.05); ROC曲线显示,血浆PTX3水平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截断值为4.73 ng/mL,其敏感性为68.50%、特异性为74.50%; 血浆PTX3水平与年龄、治疗方法、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关系密切(P<0.05); Logistic分析显示,PTX3、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是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PTX3水平升高,PTX3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情绪不稳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方法:选取符合DSM-5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183例和正常儿童50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分别评定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以及情绪是否稳定。将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第7、8、33、37情绪相关条目总分大于等于6分定义为伴有情绪不稳。结果:ADHD组情绪不稳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41%vs.2%,P<0.05)。ADHD情绪不稳组儿童FES-CV家庭的知识性、娱乐性得分同时低于ADHD情绪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矛盾性得分同时高于情绪稳定组和对照组,亲密度、独立性和组织性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情绪稳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儿童伴.情绪不稳的比例高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家庭中文化活动与课外活动较情绪稳定的ADHD儿童更少。  相似文献   
74.
胸椎旁神经阻滞术(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是将局麻药注入椎旁间隙进而产生同侧节段性躯体和交感神经阻滞的技术[1,2]。TPVB应用于脊柱、胸腹部急慢性疼痛的镇痛主要与胸椎旁间隙(thoracic paravertebral space,TPVS)的解剖结构有关。TPVS为位于胸椎两旁的楔形间隙,如图1所示[3],内含脂肪组织、脊神经根、肋间神经、胸神经背支、交通支、交感神经链和肋间动静脉等结构,其内侧界由椎体、椎间盘和椎间孔构成,向内经椎间孔与硬膜外间隙相连,外侧在肋横关节附近逐渐变细并延续为肋间隙。前缘为胸膜,后缘为肋横突上韧带,不同节段的上下边界由肋骨头、肋骨颈、横突以及肋横突韧带等分隔。关于TPVS的尾端边界有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腰大肌是TPVS的下边界[4],但其他研究发现注射剂可通过膈肌的内侧和外侧弧状韧带向腰丛和腹腔神经节扩散,并不存在尾端边界[5]。至今,还没有TPVS头端边界的相关描述。现将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种类、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苏江  王彩霞  王琦  杨斌  朱梅  潘海燕  张蓉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874-1877
[目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全科团队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良生酮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诊治100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全科团队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9个月和18个月后血糖控制效果、血脂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9个月、18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于对照组,血糖监测、运动、足部护理、饮食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18个月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脂四项指标、药物服用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个月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全科团队应用于T2DM患者改良生酮饮食治疗中能提高患者自律性和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 2016-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6~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榆林市一院、榆林市二院、府谷县人民医院、神木市医院、榆林星元医院、定边县医院、靖边县医院、绥德县医院共 8家医院)常规分离、培养的 1 2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数据,所有检测按 CLSI2019规定的标准执行。结果 1 2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SAU)从科室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外科( 19.3%)、儿科( 13.1%)、重症医学科( 8.7%)和骨科( 8.2%);从标本类型分布看,主要分布在痰液( 23.8%)、分泌物( 22.7%)、脓液( 13.7%)和伤口( 11.9%)。在 1 296株 SAU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占比为 20.2%;MRSA比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偏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四年内对青霉素耐药率都在 93.3%以上;对红霉素耐药率都在 62.7%以上;对克林霉素耐药率都在 26.8%以上;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都在 25%以下,且有连续下降的趋势;对氯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都在 15%以下;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四类药物尚未产生耐药性。结论 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均可作为 SAU感染的经验用药,除此外其他抗生素选用建议要参照药敏试验进行,以此来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精准治疗并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镜面人右肝后叶肿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镜面人右肝后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肝切除术顺利完成,未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8 min,术后无出血、胆漏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 d出院。结论只要腹腔镜肝切除术经验丰富、术前规划良好以及术中操作精细,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镜面人右肝后叶肿瘤就是安全可行的,且微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Ⅰ型与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8例PRCC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表现。78例患者中36例为Ⅰ型PRCC,42例为Ⅱ型PRCC,男性58例(74%),女性20例(26%),年龄(54±12)岁,范围30~76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型PRCC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影像特征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PRCC的价值。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Ⅱ型PRCC病灶的术后病理最大径大于Ⅰ型PRCC病灶的[4.0(3.0,5.5)cm vs 3.1(2.1,4.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5.500,P=0.043)。两型比较,根治性肾切除术(57.1%)更常用于Ⅱ型PRCC,部分肾切除术(22.2%)更常用于Ⅰ型P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667)。常规超声检查时Ⅰ型与Ⅱ型PRCC各声像图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造影检查时两型PRCC的病灶增强模式及增强边缘声像图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后,病灶的术后病理大小及病灶手术方式作为干扰因素被排除(P>0.05),而病灶的增强模式及增强边缘为诊断Ⅱ型PRCC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54、4.388,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二者联合诊断Ⅱ型PRC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敏感度为0.881,特异度为0.500。 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为Ⅰ型与Ⅱ型PRCC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9.
对41例浮膝损伤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37例骨折愈合,4例早期截肢。膝关节功能根据Karlst?m标准评估:优22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5%。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原β(FGB)启动子区单倍型对特发型下肢深静脉血栓(IDVT)的影响.方法 IDVT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20例.采用启动子区完整测序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双重检测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启动子区-1 420G/A、-993 C/T、-854G/A、-455 G/A、-249C/T和-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基因型,对上述SNP连锁不平衡分析并构建单倍型模型.结果-993 C/T与-455 G/A、-993 C/T与-148C/T、-455 G/A与-148C/T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关系(r2分别为0.699、0.509和0.556);构建出8种单倍型模型:单倍型H3、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R)分别为32.085和1.896,P<0.05];单倍型H1、H4、H5和H7在对照组中的频率高于病例组(OR值分别为0.025、0.119、0.644和0.383,P <0.05);其余单倍型(H2和H8)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倍型H3、H6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单倍型H1、H4、H5和H7可能是DVT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