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巨大颅内动脉瘤显微直视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巨大颅内动脉瘤显微直视手术治疗李龄,刘绍明,刘承基早在十八世纪末人们就已发现颅内巨大动脉瘤,在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外科治疗的早期尝试中很多病例也都与巨大动脉瘤有关。但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国际协作研究才开始把颅内动脉瘤按大小进行分类,把动脉瘤最大直径>...  相似文献   
62.
听神经瘤的病理性质为良性,成功切除后不会复发。但症状轻微者常不能早期就医,等到专科手术治疗时,其肿瘤多已很大,病程已临晚期。 大型听神经瘤向上可跨越小脑幕切迹,压迫三叉神经,向下后方压迫后组颅神经,向后外侧压迫乙状窦,可将脑干推向对侧,甚至使之形成凹陷,使有关脑池及中脑导水管受压,阻碍脑脊液循环而致颅内压增高。此外,面神经常被拉长数倍或被肿瘤包绕;而供应肿瘤和脑干的主要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本身又有许多变异形式难以分辩。这些  相似文献   
63.
同种组织(血管、皮肤)的移植和器官的移植(肾脏)很多年来被注意到,虽然现代报告成功的例子只限于双生子,但是很多有意义的研究在实验上获得了渐时的成功。同种移植之失败是由于被接种动物有一种“排除作用”而使之接种组织不生长所致,这种反应现在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要排除这种反应是有相当困难的。近代很多心脏的损害和缺损已经开始应用外科治疗,但很多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心肌损害或血管损害不可能全用手太去纠正,假使这种免疫学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可以成为临床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6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治疗的中心问题主要是防止血管痉孪。现今世界性研究工作所介绍的以及会议所确定的许多不同方法的治疗价值,很少注意到由动  相似文献   
65.
秦岭  李龄  王安宇 《微创医学》2002,21(1):82-84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MIM 161550)是一种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 据WHO的粗略估计,80%的NPC发生在中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鼻咽癌是一种多基因病(po lygenetic disease),其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饮食、微量元素及EB病毒感染等) 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亦有试验认为病因涉及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NPC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东南亚一些国家发病率较高,在北非和爱斯基摩人中也有高危人群,许多NPC患者具有家族患病史[1],有明显的种族性家族聚集性及地域性特点, NPC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较对照组高6.84倍,故认为遗传因素较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目前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NPC具有某些基因的遗传易感性.连锁分析证明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uman l eukocyte ant igen,HLA)和编码细胞色素P4502E1酶基因(Cytochrome P4502E,Cyp2E1)是NPC的遗传易感基因.本文就有关NPC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头部损伤并发颅内、外血管及静脉窦的损伤并不少见。临床上常常只注意脑部损伤,而忽视了血管的损伤,结果常造成失明、不可逆的脑损害及致死性并发症等严重后果。 颈部颈内动脉损伤 栓塞 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及其上方1~3cm处。血管壁挫伤、内膜下出血、内膜撕脱或卷曲是造成栓塞的主要原因,半数患者有明显的颈部外伤征象。发病时间各有不同,Yamada等统计在伤后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基底节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CT扫描显示基底节血肿量≥2mL的病例31例,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39.5岁。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确诊。复查CT 18例显著扩大。结果恢复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0例。结论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s)是急性颅脑损伤后血肿逐渐扩大的动态损害过程。本组总体预后不良。血肿大于30mL,血肿扩大,合并其他颅内损伤或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其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单轨迹和多轨迹神经微移植技术在亨廷顿病(HD)大鼠毁损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59只,分为对照组(n=15)、毁损组(n=14)、多轨迹(MT)移植组(n=15)和单轨迹(ST)移植组(n=15)。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其它3组实施单侧纹状体毁损手术,其中MT或ST移植组分别由MT或ST注射移植相同数量的胎龄15d的鼠胎神经节隆起处细胞。移植4个月后行组织学评估及多巴胺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DARRP-32)阳性细胞计数。结果:MT移植组计数的DARRP-32阳性神经元约为ST移植组的2倍。移植物体积、DARPP-32碎片体积和新生多巴胺能神经支配体积在2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MT神经微移植方式可以增加新生纹状体神经元的数量,其机制可能是移植物-宿主接触面积的增大使得移植物更强地暴露于宿主环境诱导因素之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RE)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综合分析366例RE患者的临床病史、常规EEG、24hV-EEG、MRI、PET及神经心理评估结果,结合术中皮质电极描记(ECoG),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结果:术后随访发作控制满意201例(54.9%),发作明显改善96例(26.2%),发作控制良好39例(10.7%),发作控制较差或无改变30例(8.2%)。结论:对RE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根治性调强放疗52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特征。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5.5个月(4.0~97.0个月),出现第二原发癌12例,发生于照射野内、野外各6例,发生部位肺3例、舌2例、颈部2例、肾2例、脑1例、口腔1例、胃1例。全组患者第二原发癌1年、3年和5年累计发生风险率分别为0.4%、1.4%和3.1%,照射野内1年、3年和5年第二原发癌累计发生风险率分别为0.4%、0.8%和1.5%。不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放疗时间及有无化疗患者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的累计发生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消化道是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第二原发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肺癌是最常见的第二原发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