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 从微量量热法角度出发,构建筛选中药抗菌活性部位的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以金银花为例,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金银花不同部位对大肠杆菌的代谢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样品对大肠杆菌的热活性谱图(即热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一系列微量量热参数,分析金银花不同部位的药效作用及差异.结果 金银花各部位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目的是介绍生存资料参数回归模型的SAS实现,包括创建SAS数据集、依据图示法选择模型、拟合参数模型和似然比检验。利用SAS中的LIFEREG过程绘制生存函数关于生存时间的关系图,拟合对应的参数分布回归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选择最优的参数回归模型,最后对相关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3.
基于天津市在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探讨不同寻找性伴方式下的大学生MSM人口学和行为特征,为结合社交网络方式进行干预提供证据和信息.方法 根据来源以及经常寻找性伴的方式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8~24岁的天津市546名在校大学生MSM分为互联网型MSM(396名)和传统型MSM(150名).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种MSM的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预防与检测意识以及精神物质使用等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在校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寻找性伴的因素.结果 互联网型MSM在最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以及安全咨询服务、艾滋病知识水平、同伴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P值均<0.05).调查人群的精神物质使用达到40%以上,互联网型MSM事前阻断药物以及事后阻断药物的知晓率分别为32.98%和55.3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过安全套发放与艾滋病咨询以及同伴教育的在校大学生MSM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寻找性伴侣(OR值分别为2.16,1.98,P值均<0.01).结论 相关部门可以结合互联网在艾滋病相关知识、HIV检测、精神物质等方面对高校MSM的艾滋病预防控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MCL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连续接受不同化疗方案共13个疗程后无明显疗效,给予硼替佐米联合MOFP(米托蒽醌、长春碱、氟达拉滨、甲泼尼龙)方案化疗,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硼替佐米联合MOFP方案化疗5个疗程后,患者颈部淋巴结肿物缩小75%以上,且腹腔淋巴结肿物及胸腔积液消失,至截稿前无进展生存10个月余。结论难治性MCL患者予硼替佐米联合MOFP方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eferipone,DFP)和牛磺酸联合作用对染铝大鼠肾脏功能、抗氧化系统及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56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以灌胃方式染毒。其中,阴性对照组给予1.0 ml/d生理盐水,连续8周。前4周,铝染毒组、牛磺酸干预组、低剂量DFP干预组、高剂量DFP干预组、牛磺酸与低剂量DFP联用组、牛磺酸与高剂量DFP联用组均给予281.40 mg/(kg·d)AlCl_3·6H_2O;后4周,各组分别给予1.0 ml/d生理盐水、400 mg/(kg·d)牛磺酸、13.82 mg/(kg·d)DFP、27.44 mg/(kg·d)DFP、400 mg/(kg·d)牛磺酸+13.82 mg/(kg·d)DFP、400 mg/(kg·d)牛磺酸+27.44 mg/(kg·d)DFP。测定大鼠肾脏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结果与铝染毒组相比,各干预组大鼠肾脏GSH-Px、Na~+K~+-ATP酶、Mg~(2+)-ATP酶活力均明显升高,肾脏MDA含量和血清BUN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DFP干预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肾脏SOD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Na~+K~+-ATP酶、Mg~(2+)-ATP酶、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和血清BUN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a~(2+)-ATP酶活力及血清Cr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牛磺酸或DFP单独用药相比,牛磺酸和DFP联合用药可以对染铝大鼠肾脏功能及抗氧化系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肺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价值,评估在不同基础疾病发生感染时变化及意义。方法将正常组、COPD组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后进行比较,将正常组、COPD组分别注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后进行比较,比较大鼠体内注入不同菌液24 h内2组血清PCT的水平。结果正常组血清PCT与COPD组PCT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炎铜绿组PCT与AE铜绿组PCT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炎肺链组血清PCT与AE肺链组PCT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对于诊断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区分不同基础疾病发生感染时,PCT水平变化具有差异性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试管婴儿备孕期高龄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现状。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拟行试管婴儿技术助孕的高龄备孕女性459例,利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分析每日膳食蛋白质、氨基酸摄入量以及蛋白质膳食来源。 结果 被调查的459例备孕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中位数为61.73 g/d,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占65.14%,其中居住地来源于城镇和农村的备孕女性蛋白质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62.76 g/d和60.35 g/d,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城镇备孕女性膳食蛋白质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70.56%,高于农村备孕女性(5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459例备孕女性蛋白质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63.08%,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供给量的33.66%;来源于谷薯类食物的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备孕女性高于城镇备孕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来源于畜禽肉、鱼虾、奶类食物的蛋白质摄入量城镇备孕女性高于农村备孕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必需氨基酸评分在0.97~1.83。 结论 被调查的459例试管婴儿备孕期高龄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量适宜,蛋白质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必需氨基酸模式与WHO/FAO推荐模式接近;但部分人群存在蛋白质摄入不合理的情况,农村备孕女性动物蛋白摄入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8.
目的考察免疫检查点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端重复相关蛋白2(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H long terminal repeat-associating protein 2,HHLA2)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90例肝癌组织及相对应癌旁组织中HHLA2和PD-L1的表达,分析HHLA2和PD-L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HHLA2和PD-L1的表达与肝癌的临床分期、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理分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参数和总生存时间(OS)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肝癌组织中,HHLA2阳性表达率(49/90,54.4%)高于癌旁组织(33/90,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阳性表达率(52/90,57.7%)较癌旁组织(44/90,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LA2与PD-L1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呈正相关关系(r=0.280,P < 0.05)。HHLA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病人年龄、性别、病理分级、血清AFP水平、血管侵犯无关,与临床分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P < 0.05)。PD-L1的表达与肝癌病人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血管侵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 < 0.05)。HHLA2与PD-L1阳性表达的肝癌病人中位OS同阴性表达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查点分子HHLA2与PD-L1在肝癌组织表达有升高趋势,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关系,HHLA2和PD-L1的表达状态与临床预后无关。HHLA2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能否成为晚期肝癌未来潜在的治疗靶点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一种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进行性死亡,是导致6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节性短链非编码RNA,能够结合并抑制同一生物途径中的多个基因,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用于探索非渗出性ARMD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理想靶点。既往研究发现非渗出性ARMD的发病机制涉及年龄、遗传、环境、氧化应激、脂质代谢、自噬和免疫等多方面,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miRNA作为非渗出性ARMD的生物标志物在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多种miRNA通过靶向Nrf2、HIF-1α抑制缺氧相关的血管生成信号影响氧化应激;miRNA通过调节脂蛋白的摄取、RPE和巨噬细胞中ABCA1的表达影响脂质代谢,加深了对miRNA在非渗出性ARMD氧化应激、脂质代谢方面的认识,为完善非渗出性ARMD发病机制和进一步预防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时空数据的丰富,贝叶斯时空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其运用到传染病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中。包虫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其流行过程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贝叶斯时空模型为包虫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建模不仅可以分析其影响因素,还可以进行流行趋势预测和疾病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