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7篇
  6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  相似文献   
52.
目的:设置全脑全脊髓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不同重叠区大小及摆位误差,试图找出重叠区大小对计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病例共8例。设置重叠区长度为1、2、4、6、8、10 cm等6个类别,分别进行计划设计,比较计划质量及执行情况。在以上6类的基础上模拟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后再进行计划优化,比较计划重叠区长度及摆位误差对计划的影响。结果:8例患者共制定272个治疗计划。对这272个计划进行分析:计划重叠区长度在1、2、4、6、8、10 cm时计划均能满足处方要求。但是重叠区为1 cm时,处方剂量分布在(95.2±1.0)%,低于其他几个类别(P=0.000)。重叠区长度由2 cm增加到10 cm时CI值逐渐增大,而HI指数逐渐减小(P=0.03)。同时,摆位误差≥±0.5 cm时,重叠区剂量明显分布不均。结论: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射野重叠省去了治疗过程中射野的移动,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随机系统误差。但是重叠区长度存在适宜区间,就研究设置的6类来分析,重叠区区间∈[4,10]时,计划均能较好地满足计划需求。同时,摆位误差控制在0.5 cm以下时,对计划几乎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3.
石蜡油作为一种润滑剂应用于临床。我们经常用它为病人下胃管、插导尿管、肛管。工作中我们发现石蜡油的用途不止这些,现将我们的经验及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四川省县域医改的实际情况,构建用于考核综合医改示范县建设成果的一套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利用Delphi法对初选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2轮打分,再利用界值法与组合权重法形成最终指标体系及权重,数据的录入与数据库的建立采用Excel,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结果]形成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40个,共计52个指标。一级指标及其权重排序为医改工作性指标基础性指标医改综合性指标,其中权重最大的二级指标分别是财政投入、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障。[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5.
田甜  王剑  张归玲  李葭 《磁共振成像》2019,10(4):241-248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不仅前额叶-纹状体连接模式失常,还存在大尺度脑结构连接紊乱现象。多巴胺系统与ADHD儿童临床症状息息相关,在临床药物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探讨多巴胺对ADHD儿童神经环路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0例ADHD儿童和4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扩散张量成像数据进行纤维束追踪,以自动解剖标记(automated anatomic labeling,AAL)模板90个脑区为节点、各脑区之间纤维束的数目为边构建白质网络。对被试进行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检测。进行图论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属性指标,比较正常对照与ADHD儿童的脑网络属性的差异,并评估COMT基因多态性对网络属性改变的调控作用;采用基于网络的分析进一步比较大脑环路连接的改变;并进一步分析核心节点与非核心节点间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只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ADHD儿童组发现了白质网络重组现象,表现为该组被试明显增强的节点度、节点效率、额叶-纹状体连接环路、顶叶-扣带-运动皮层连接环路、非核心节点间连接强度。结论携带Met等位基因的ADHD儿童发生白质网络重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介导执行功能的额叶-纹状体环路,更广泛涉及参与感知、运动、高级认知、注意力控制和处理的感觉运动网络、额叶、扣带回以及顶叶皮层。影像遗传学不仅突显了ADHD儿童大尺度网络重组现象,更对临床药物研究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2~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病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进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自我评价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6%高于对照组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1,P0.05)。结论改进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58.
<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晚期患者常因气道阻力增加,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存在,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通常为Ⅱ型呼衰),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无创正压通气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的使用率和患者的死亡率,可应用于COPD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本文收集2003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BiPAP)治疗,且取得较好疗效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当前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心理健康各种危险因素,促进其身心健康,为减少各种煤矿生产意外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徐州矿务集团下属四家大型煤矿井下工人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217份有效问卷分析,心理正常的130人(59.91%),心理异常的87人(40.09%).在工作中受挫、长时间井下劳动、亲人死亡、平时缺乏倾诉对象、家庭居住条件差、矿工的伙食状况等因素是影响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存在许多问题,做好煤矿工人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的同事、朋友、家人关系,改善煤矿工人劳动条件,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善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田甜  于东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1214-1216,1219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L-form,Hp-L型)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胃癌、50例对应癌旁及30例切缘正常对照组织D2-40和Hp-L型抗原的表达;采用革兰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的Hp-L型的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癌中心区LMVD为每100倍视野12.61±4.20个,切缘正常对照组LMVD为每100倍视野9.23±5.62个,癌旁组织LMVD为每100倍视野31.20±3.73个,癌旁组的LMVD均显著高于胃癌癌中心区和切缘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数目及Hp-L型的检出率有一定的关系(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D2-40单抗标记的LMVD与Hp-L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