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DCAG)加HLA不相合供者外周干细胞输注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例老年初诊AML患者接受HLA不相合的干细胞输注联合DCAG方案:地西他滨15 mg/(m2·d),d1~5;阿克拉霉素10 mg/d,d3~6;阿糖胞苷10 mg/m2,q12 h,d3~9;G-CSF 200μg/m2,qd,d0~9。在化疗后第11天回输HLA不相合供者的外周造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疗效和耐受性。结果: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2~82岁,一个疗程后6例均达到完全缓解,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个/L的中位时间为化疗后11.1 d,血小板恢复至20×109个/L的中位时间为化疗后12.5 d。无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时间97 d(42~240 d),6例均存活。结论:HLA不相合供者外周干细胞输注联合DCAG治疗老年(包括70岁以上)AML患者,效果良好,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33例行allo-HSCT的患者于造血重建后,应用RQ-PCR法对其外周血CMV DNA进行动态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抗CMV治疗的开始、减量和终止,观察治疗效果和临床转归。结果共检出13例CMV感染患者,21次感染发作;除1次是患者中途放弃治疗外,余20次治疗中CMV DNA拷贝迅速转阴或下降至转阴,有临床表现者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且抗CMV疗程短于常规疗程。结论应用RQ—PCR法不但可以早期诊断CMV感染,及时干预治疗,还可以直观指导治疗的减量和终止、缩短疗程、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老年急性白血病并不少见 ,其中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为多见。与 60岁以下的AML相比 ,老年AML化疗效果差 ,副作用大。本院自 2 0 0 3年以来用阿糖胞苷 (Ara C)、阿克拉霉素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AG)方案治疗老年AML ,与以往用常规化疗治疗者比较 ,效果比较满意。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3月 ,CAG方案组 10例AML ,男 3例 ,女7例 ,年龄 60~ 75岁 ,平均 (66 3± 4 6)岁。 10例患者中AML分型中M2 6例 ,M51例 ,2例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AML中M2 和M5…  相似文献   
5.
阿糖胞苷(AraC)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方案中的基础药物,在诱导缓解、缓解后巩固及复发后再诱导等各阶段均被广泛应用,但具体方案及使用剂量差异很大,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1~3)g/m2]在AML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8岁。2001年9月因关节痛、低热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B细胞性)。经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环磷酰胺及门冬酰胺酶等组成的8811方案治疗后持续完全缓解(CR。)16个月复发。应用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足叶乙甙等再诱导治疗达CR2,1个月后(2003年3月)患者出现牙痛、双下肢痛就诊,患者骨髓复发,  相似文献   
7.
HA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含HA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11例老年AML患者(治疗组)予高三尖杉酯碱(HHT)1 mg·m-2·d-1,静脉滴注,第1-14天;阿糖胞苷(Ara-C)10 mg·m-2·12 h-1,皮下注射,第1-1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200μg·m-2·d-1,皮下注射,第1天注射Ara-C之前开始使用,至最后1次Ara-C之前停用。如果中性粒细胞>10×109/L,G-GSF用量减半,>20×109/L,则暂停用G-CSF,但不停化疗,待白细胞回落后再用。如果1个疗程未获完全缓解(CR),则进行第2个疗程,方案同第1疗程。如果2个疗程未获缓解,则视为治疗无效。对照组予标准DA方案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CR 7例,第2个疗程CR 1例,1例第2疗程达部分缓解,CR率72.7%,有效率81.8%。结论:小剂量HA与G- CSF预激方案治疗老年AML有较高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诊断?转归及治疗?方法:分析了1例Ph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h+-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 B-ALL)患者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1例Ph+-ALL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达沙替尼(100 mg/d)治疗15个月后出现静止状态胸闷气喘,血脉氧下降?胸部CT显示炎症和双侧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增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80 mmHg,少量心包积液?考虑双侧胸腔积液及PAH与达沙替尼相关,停用达沙替尼,给予西地那非?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胸腔积液迅速减少,2个月后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消失,4个月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33 mmHg,心脏内结构恢复正常?结论:PAH是达沙替尼诱导的严重?致命但可以逆转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PAH需立即且终身停药?所以达沙替尼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监测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标准CHOP方案与标准CHOP方案治疗初治CD20阳性的弥漫慢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同期(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9例在我院住院的初治DLBCL患者分为R—CHOP组和CHOP组,其中CHOP组36例,R—CHOP组33例,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R—CHOP组23例(69.7%)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6例(18.2%),总有效率为88.5%,高于CHOP组;CHOP组17例(47.2%)获CR,11例(30.6%)获PR,总有效率77.8%(P=0.049)。尤其在男性、AnnArbor Ⅲ—Ⅳ和IPI3—5分的患者中,R—CHOP方案的CR率明显高于CHOP方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5和P=0.000)。R—CHOP组预计的平均生存时间(OS)为45.7个月,长于CHOP组的35.2个月,但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R—CHOP组预计的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8.5个月,长于CHOP组的24.6个月,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R—CHOP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等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而骨髓抑制情况与CHOP组类似: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的DLBCL与单纯CHOP方案相比,能显著提高疗效,同时并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我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IgVH基因各家族成员的发生频率以及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29例CLL患者的IgVH基因突变,纯化PCR扩增产物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应用IMGT/V-QUEST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明确有无IgVH突变及突变位置.结果 21例患者有体细胞突变,占CLL患者的72.4%;8例无突变.VH3家族16例,占CLL患者的55.2%,其中体细胞突变13例,占81.2%;VH4家族11例,占CLL患者的37.9%,其中突变7例,占63.6%;1例(3.5%)IgVH 2-5*10发生体细胞突变;1例(3.5%)IgVH 7-4-1*02无突变;未发现VH1、VH5和VH6家族成员.结论 我国CLL患者IgVH基因家族表达比例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种族和环境因素有关,这也可能是西方国家与我国CLL发病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