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卫生系统维持和强化自身功能的关键,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性资源.文章分析了在卫生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卫生人力资源的战略意义,并对卫生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进行了设想与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是介绍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Kendall’s tau-b秩相关系数的概念及应用场合。首先介绍三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其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然后使用SAS程序对实例进行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天津市在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探讨不同寻找性伴方式下的大学生MSM人口学和行为特征,为结合社交网络方式进行干预提供证据和信息.方法 根据来源以及经常寻找性伴的方式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8~24岁的天津市546名在校大学生MSM分为互联网型MSM(396名)和传统型MSM(150名).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种MSM的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预防与检测意识以及精神物质使用等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在校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寻找性伴的因素.结果 互联网型MSM在最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以及安全咨询服务、艾滋病知识水平、同伴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P值均<0.05).调查人群的精神物质使用达到40%以上,互联网型MSM事前阻断药物以及事后阻断药物的知晓率分别为32.98%和55.3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过安全套发放与艾滋病咨询以及同伴教育的在校大学生MSM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寻找性伴侣(OR值分别为2.16,1.98,P值均<0.01).结论 相关部门可以结合互联网在艾滋病相关知识、HIV检测、精神物质等方面对高校MSM的艾滋病预防控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水平和培养现状。方法依据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对天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125名本科生进行公共卫生综合技能测试,评估其能力现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无记名调查该专业71名本科生,研究其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培养现状。结果参与测试的125名本科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一般,其中卫生处理能力弱于其他各项;被调查的71名本科生中,31%的对公共卫生综合技能不了解,自评各项技能一般或较差,实践机会较少。结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客观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需要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RNU )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后是否增加膀胱内肿瘤发生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1 月至2013年12月282 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且既往无膀胱肿瘤病史的UUT-UC 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非DM组(233 例)与DM组(49例)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并分析年龄、DM、病理分级及分期等因素对患者术后膀胱内肿瘤发生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282 例中80例(28.4%)发生膀胱内肿瘤,中位发生时间为11个月。非DM患者RFS 较DM患者显著延长(P = 0.013)。 Cox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DM(P = 0.014)、肾孟癌合并输尿管癌(P = 0.001)与术后化疗(P = 0.024)是术后膀胱内肿瘤发生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M增加UUT-UC 患者术后膀胱内肿瘤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合并DM患者术后的密切随访及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内镜辅助的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的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7例,面肌痉挛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2例,手术采用枕下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在内镜下辅助下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并予分离、减压.本组患者无死亡,术后1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发生颅内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5个月~2年,症状完全缓解28例,症状减轻3例,无复发.结论 在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应用内镜,有助于分辨责任血管,减压彻底,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桥式外固定和非桥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创伤数据库(2009年)、MED-LINE(1966年至2009年12月)、Embase(1966年至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09年12月)、Pub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桥式外固定和非桥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RCT,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个RCT,共785例患者.桥式外固定组治疗后的针道感染率、神经损伤率低于非桥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并发症如腕管综合征发生率、畸形愈合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桥式外固定组与非桥式外固定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个月和1年后的手腕部功能如背伸、旋前和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桥式外固定相比,桥式外固定治疗后的针道感染率和神经损伤率更低,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变量的筛选,建立起准确可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针对小样本的特性,如何对模型的泛化能力(即预测性能)进行可靠的评价;并在数据集来源于分离抽样时,对模型进行过抽样的调整,使调整后的结果适用于人群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以2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病变数据为例,采用最优子集法与AIC信息准则相结合对变量进行快速方便的筛选,并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抽样的方法(具体为10~100次的3~10折分层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泛化能力作出评价和比较.结果 采用最优子集法与AIC信息准则相结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准确率为79.6%,ROC面积为0.8802,经分层交叉验证法验证,泛化能力优于用一般筛选变量方法建立的模型;用先验概率对后验概率进行过抽样的调整,使调整后的结果适用于人群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结论 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尝试多种筛选变量的建模策略,在小样本情况下,若欲对模型的泛化能力做出可靠的评价,可采用分层交叉验证的方法;当样本来源方式为分离抽样时,若研究目的 为建立预测模型,则应采用先验概率对后验概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某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阑尾炎住院费用的因素,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统计依据。[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阑尾炎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筛检和分析。[结果]阑尾炎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比例最高,西药费用所占比例高达51.36%,多因素分析筛检出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有住院天数、年龄、抢救次数、手术与否,β值和P值分别为(β=0.0017,P﹤0.001;β=0.002,P﹤0.001;β=0.079,P﹤0.001;β=0.127,P﹤0.001)。[结论]在统一的诊疗常规基础之上制定阑尾炎的单病种收费标准,同时加强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天津市内6区社区居民的2周患病及就诊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研究样本人群,利用自制问卷和必要的体格检查对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2周患病率为33.21%,男性为31.88%,女性为34.45%;2周患病病种前5位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上呼吸道感染和脑血管病,较2008年第4次天津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略有变化;患病者2周就诊率为85.00%,前3位未就诊原因为自觉病情减轻、经济困难和没时间.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天津市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市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较高,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