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5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目的 观察滇白珠糖浆治疗痰瘀交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给予滇白珠糖浆治疗,疗程14d.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100%;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急性发作期疗效尤其显著.结论 滇白珠糖浆治疗痰瘀交阻型眩晕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02.
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溶栓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结合溶栓和机械溶栓。本文主要介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3.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临床常见.现分析2006年1~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以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4.
缺血性卒中是发病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血管重构是引发缺血性卒中的病理学基础.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都将导致血管重构.此外,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凋亡.近来的研究表明,血管重构和神经元凋亡都与氯离子通道有关.至少3种氯离子通道参与这些过程:容积调控的氯离子通道、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以及囊性纤维跨膜电导调节体.文章就这3种氯离子通道在血管重构、神经元凋亡以及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05.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影响脑组织微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一组病理学过程.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导致CSVD相关性改变的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望成为深入了解CSVD的重要手段.CSVD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的驱动因素以及血管病变和原发性神经变性改变在导致CSVD过程中所起的相对作用尚不清楚.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变和血管病变过程的脑脊液成分检查可提供重要信息.相关生化改变可能成为CSVD的早期识别指标,同时可增进对其特征性机制的了解.此外,CSVD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还能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6.
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斑块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特征性病理改变。在早发型和散发型AD患者脑中均可出现Aβ清除障碍。了解Aβ清除途径的具体机制对寻找有效的AD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对Aβ细胞内降解清除途径、血脑屏障转运清除途径、脑间质液泵流清除途径及脑脊液吸收清除途径的具体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7.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 mall v essel d isease, C SVD)指由脑微循环(包括脑小血管或微血管) 的病理变化而引起的急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脑微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与栓塞、 内皮功能障碍与血脑屏障破坏、淀粉样蛋白沉积、血流低灌注及静脉胶原性疾病与其发病机制密切 相关,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脑小血管病的明确诊断依赖组织活检,但此时常常是疾病的终末 期,且组织病理难以获得,故临床上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来获得诊断。本文就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 现、分类、微循环相关性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微循环检查方法进行阐述,以期寻找脑小血管病新的 诊断与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08.
精准诊疗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8):701-701
  相似文献   
309.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2014,9(4):274-277
正在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疾病管理以及人类基因组解释方面的巨大进展,我们已经迎来了个体化医疗新时代的黎明个体化医疗狭义的定义为在基因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即对患者基因组的测序,识别出了突变的基因,然后将这些信息与患者的其他医疗信息——病史、环境、家庭背景、微生物  相似文献   
310.
目的 探讨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指导下,急性缺血性卒中4.5~9 h重组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在2008至2009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且 发病时间在4.5~9 h的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多模式CT筛选后,进行rtPA(0.9 mg/kg)静脉溶栓治 疗。溶栓前以及溶栓后2 h、24 h和7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情况,溶栓后7 d和90 d时行巴氏指数量表 (Barthel 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神经功 能,在溶栓后24 h复查多模式CT评估血管再通情况。血管狭窄程度采用缺血性卒中血管栓塞程度量表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Scale,TICI)分级方法。 结果 在入选的6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和病情恶化。6例患者TICI分级评分在溶栓24 h后 较溶栓前显著升高(2.0+0.71 vs 1.0+0.71,P =0.03)。除去1例出血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分别为12.2±3.27(溶栓前)和9.4±3.78(溶栓后7 d),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4)。在日常生 活能力方面,与溶栓后7 d相比,BI评分在溶栓后90 d后稍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62.5±27.23 vs 47.5±27.84,P =0.13)。患者90 d mRS评分较7 d mRS评分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4±0.82 vs 3±0.82,P =0.09)。 结论 多模式CT指导下扩大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对促进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 活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