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胫骨后Pilon骨折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入院手术的诊断为胫骨后Pilon骨折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人,女性10人;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9.89岁;受伤机制:行走跌倒14例,交通伤4例,重物砸伤 1例;所有患者行CT检查,根据CT检查分型后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标准评价踝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采用AOFAS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9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79月)随访,根据Bruwell-Charnley评价标准评估术后踝关节面复位质量:13例优,6例可。术后一年AOFAS评分平均为85.95分,VAS评分平均为1.11分。 结论:胫骨后Pilon骨折根据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多样,结合CT及AGH分型指导胫骨后Pilon骨折分型及个体化治疗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代表性的成骨分化潜能的细胞,多条信号传导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进而影响其成骨分化的过程。其中BMP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BMP-TGFβ在调控靶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在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的改变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成骨增殖分化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成骨分化的不同阶段,分子通路的作用不同,相互之间的调节也动态变化的,研究BMP和经典Wnt信号通路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相互调节作用,对于指导治疗骨质疏松和骨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BMP-TGFβ通路对靶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以及和经典Wnt信号两条信号通路之间的交联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前交叉韧带(ACL)单束重建中股骨隧道创建的方法较多,但经前内侧入口(AMP)与辅助前内侧入口(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临床疗效分析较少。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AMP与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的63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AMP创建股骨隧道的33例为AMP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9~54岁,平均(32.7±18.2)岁。经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30例为AAMP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4.0±17.5)岁。测量两组股骨隧道长度、ACL股骨隧道位置、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Lysholm评分、IKDC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随访时间为9~24个月,平均(13.2±5.5)个月。AMP组和AAMP组股骨隧道长度分别是(37.8±3.4)mm和(40.0±3.6)mm(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隧道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复查均显示重建的ACL完整。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AMP组23例阴性、10例阳性,AAMP组24例阴性、6例阳性;Pivot-shift试验AMP组24例阴性、9例阳性,AAMP组25例阴性、5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经AMP与AAMP创建股骨隧道,均能重建ACL股骨止点。经AAMP创建的股骨隧道更长,股骨隧道位置更接近解剖位点,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更优,建议行ACL单束重建时首选AAMP创建股骨隧道。  相似文献   
14.
杭海峰  徐又佳 《中国骨伤》2020,33(10):954-959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中凝血状态、微血栓、微血管床及骨密度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凝血功能、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24只6月龄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铁蓄积组,每组12只。铁蓄积组用枸橼酸铁(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90 mg/kg腹腔注射干预,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周2次,干预9周。干预完成后,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凝血功能、微血栓、血管密度及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铁蓄积组血清铁蛋白(136.36±35.41)μg/L较对照组(68.44±16.86)μg/L显著升高,铁蓄积组骨密度(0.167±0.024)g/cm3较对照组(0.400±0.030)g/cm3显著下降;铁蓄积组的纤维蛋白原(2.03±0.13)g/L较对照组(1.78±0.46)g/L明显升高,D-二聚体含量(534.95±31.81)ng/ml较对照组(329.02±84.99)ng/ml明显增高(P<0.05),而凝血酶时间(39.64±2.18)s和凝血酶原时间(8.70±0.39)s较对照组(44.92±2.98)s、(9.44±0.49)s明显缩短(P<0.05);墨汁染色后,铁蓄积组的微血管密度(17.46±2.07)%较对照组(23.81±2.98)%明显缩小(P<0.05)。HE和MSB染色均显示铁蓄积大鼠骨髓中存在微血栓,同时在心肌中也存在微血栓。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血液相对呈高凝状态,骨血管床减少,骨髓中有微血栓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及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铁蓄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解剖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4例。根据AO原则分型:B型19例(56%),C型15例(44%)。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按Helfet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5.3%。并发症:骨折不愈合1例,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活动3例。结论掌握适应症,采用解剖型钢板可紧密贴和胫骨下段骨骼形态,使胫骨远端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骨代谢与铁代谢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思  徐又佳 《医学综述》2008,14(12):1765-1767
对骨代谢的研究是骨科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去数十年中对骨代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骨代谢与钙代谢相关性的研究。铁调素是一种能调节血铁水平的小分子肽类激素。自2001年发现铁调素之后,铁代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骨代谢与铁代谢相关性的研究也随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骨代谢与铁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铁超载可致骨质疏松,铁不足又使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大鼠占位模型与脊髓神经细胞死亡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脊髓操伤神经细胞凋亡领域首次探讨脊髓占位模型中神经细胞死亡方式,为其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大鼠胸10椎管后方放置Φ0.8mm、长3mm的硬质塑料管,术后秕3d运用荧光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发现在 伤中心灰质白质均存在细胞凋亡,其中白质传导束凋亡细胞明显。研究认为脊髓在持续性机械占位务中,神经细胞继发性改变存在主动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点注册和面注册两种不同注册方式对胸椎骨折椎弓根钉导航置入的精确性、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导航技术对24例胸椎骨折行椎弓根钉(148枚)内固定,根据注册方式的不同分为“点注册组”和“面注册组”,分析导航记录图像与术后CT螺钉置入准确性,比较两组注册时间.结果 (1)注册时间:点注册组平均( 292±45)s,面注册组平均(245±32)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准确率:点注册组CT扫描显示椎弓根钉准确率为88.16%,面注册组为9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匹配误差:点注册组(1.10±0.23) mm,面注册组(0.80±0.1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椎骨折椎弓根钉运用导航技术置入中,虽然点注册和面注册操作时间无差异,但面注册可提高术中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20.
金属大头髋(ASRTM XL)的临床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属大头髋(ASRTMXL)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4例患者采用ASRTMXL金属大头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其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融合2髋,股骨头坏死3髋,继发性骨关节炎2髋,股骨颈骨折7髋.根据随访结果对金属大头髋的设计特点、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周开始扶拐行走,6周去拐行走,髋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内收、外展显著改善,Harris评分术后平均90分(75~100分)、比术前平均30分(13~50分)显著提高.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正确,外翻角、前倾角正常.无早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金属大头髋早期随访效果好,假体设计具有磨损率低、活动范围大、脱位发生率低、臼杯变形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