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合并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LD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间,12例OVCFs(男5例,女7例)合并不同程度LDD的患者,依据患者术前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CT及MRI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一期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椎体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 PLF )+伤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采用JOA评分评估患者腰背痛及下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定期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CT和/或MRI评估患者术后骨折椎体复位、后凸矫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平均骨水泥注射量5.3ml,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及患肢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度术前分别为13. 2±2. 8 mm和29.7°±10.5°,术后分别为21. 8±3. 4 mm和16.2°±8. 4°,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无显著变化;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9. 46±2. 58和21. 52± 3. 5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 05 ),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畸形加重及患肢神经症状的复发。患者SF-36健康调查评分术后均有显著提高。1例患者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术后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OVCFs合并LDD,采用PLF+PKP治疗,能够使患者腰背痛及患肢神经症状明显缓解并可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核黄素转运蛋白C20orf54基因外显子3中rs374680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鳞癌(ES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磁珠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以直接测序方法对434例包括长治、林州两地ESCC患者与554例包括长治、林州健康人群及由林州移居长治的健康移民5组人群的C20orf54基因外显子3的SNP1139C>T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长治ESCC组与长治健康组、健康移民组在基因型CT(37.5%比51.0%、37.5%比52.0%)、CC(44.2%比34.8%、44.2%比33.0%)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5),与林州ESCC组在基因型TT(18.3%比4.1%)、CC(44.2%比54.6%)的分布频率上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林州ESCC组与健康移民组在基因型TT(4.1%比15.0%)、CT(41.2%比52.0%)、CC (54.6%比33.0%)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5),与长治健康组在基因型TT(4.1%比14.1%)、CC(54.6%比34.8%)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1)。肿瘤组(长治ESCC组+林州ESCC组)与健康组(长治健康组+林州健康组+健康移民组)在基因型CT(39.2%比48.7%)和CC (48.8%比38.2%)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1)。相对于CC基因型,CT和CT+TT基因型可以降低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OR=0.630,95%CI 0.481~0.826;OR=0.654,95%CI 0.507~0.844)。结论 C20orf54基因外显子3中rs3746804 位点的SNP与食管鳞癌的遗传易感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3.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附院血液科(046000)张斌严魏武申徐良1.病例介绍男患,32岁,住院号204890,主因鼻衄,牙龈出血2周于1991年4月10日住院。起病急,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对症处理无效。发病以来不伴发热、咳嗽、腹...  相似文献   
114.
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0例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和25例经开放治疗的肾上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别。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9.8±82.9)min和(117.7±70.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4±104.3)ml和(189.2±223.9)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7±1.6)d和(8.9±4.6)d。其中,后两项的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后腹腔镜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开放组术中4例发生胸膜损伤,1例出现大出血(出血量>1000ml),术后3例切口愈合不良。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切口美观、病人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5.
魏武 《医药导报》2004,23(11):0836-0836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加顺铂加长春地辛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在每个治疗周期开始的第1~3天,用异环磷酰胺1.2 g·(m2) 1,静脉滴注,3 h内滴完;美司钠400~800 μg于每天第0,4,8 h静脉推注;顺铂25 mg·(m2) 1,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应用长春地辛2.5~3.0 mg·(m2) 1,静脉推注。以上治疗循环进行,每3周为1周期,3周期为1个疗程,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5例总缓解率为57.1%,其中完全缓解4例(11.4%),部分缓解16例(45.7%),肿瘤稳定9例(25.7%)。中位缓解期10个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28.5%的患者发生3~4级白细胞下降。结论:异环磷酰胺加顺铂加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能够承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6.
血浆内皮素-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 1(ET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改变及意义。 方法 :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1 ,2 ] 为实验组 (分梗阻 3周组及梗阻 6周组 )及 1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为对照组(分术后 3周组及术后 6周组 )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兔血浆ET 1进行研究。 结果 :实验组血浆ET 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梗阻 3周组与梗阻 6周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术后 3周组与术后 6周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5 )。 结论 :血浆ET 1的上调与兔膀胱不全梗阻的病理改变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并且可作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7.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276例中21例发生SIRS.对经皮肾镜手术时间、术前有无尿路感染、结石负荷、结石部位、性别、年龄等诸因素与SIRS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长、术前有尿路感染和结石负荷较大,以及肾结石者,术后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而性别、年龄等因素对SIRS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由于手术途径及结石等客观因素,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有发生SIRS的可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低压灌注,术后早期诊断治疗,是降低术后SIRS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8.
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教研室(046000)王庸晋魏武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是1972年由Kerr首次提出的,又被称为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它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是一种有核...  相似文献   
119.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注射剂对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 方法 :以阿奇霉素 1次 /d静脉单剂给药治疗轻到中度的淋病奈瑟菌所致的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 19例 ,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 :12例治愈(6 3 16 % ) ,5例显效 ,总有效率达 89 4 7%。 结论 :用阿奇霉素注射剂短期治疗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并可消除依从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