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60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3篇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威尼斯国际共识——2007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7年的威尼斯国际心律失常会议上,全球范围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专家制定并通过了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国际共识,该共识发表在今年5月的(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笔者就其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2.
脑卒中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在美国,脑卒中是位于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3位致死原因疾病。据估计,美国每年有73万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约16万人因此而死亡,其致死率高达20%。在我国,脑血管病也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估计每年用于脑卒中治疗的费用约120亿元人民币,已日益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33.
134.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0 0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将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6 3.8% ,特异性为 79.2 % ,阳性预测值为 73.2 % ,阴性预测值为 71.2 % ,准确性为 72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 3支及左主干病变敏感性高达 10 0 % ,而对于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没有区别。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 ,但对左主干及 3支病变的敏感性很高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成为最方便的信息获取途径,信息技术也正在改变医疗模式。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调查显示,公众每天有效媒体接触时间5.8h,中国是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8.5亿。  相似文献   
136.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cas)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l临床,是最早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它通过与磺脲受体结合,抑制胰岛B细胞的ATP依赖性钾通道,增加胰岛素的释放以降低血糖浓度。促胰岛素分泌剂在发病早期(〈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或存在内源性胰岛素生成障碍人群中的降糖效果更显著。一般来说,促胰岛素分泌剂的耐受性较好,但对于老年患者,容易导致严重低血糖。低血糖事件多与就餐时间耽搁、体育活动量增加、酒精摄入以及肾功能不全有关。多数磺脲类药物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清除,因此不建议用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病)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的房颤合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稳定后的免疫病患者共15例(免疫病组),并按照1∶4比例匹配了60例房颤类型、性别、年龄(±2年)、手术时间(±1年)的非免疫病房颤患者(非免疫病组)。比较两组包括C反应蛋白在内的临床特征及房颤导管消融的疗效复发情况。复发定义为消融术后发生持续30 s以上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免疫病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非免疫病组(6.14±9.50 mg/dl vs 1.81±2.35 mg/dl,P=0.001 8),其它临床指标两组无差异。随访462±416天,两组房颤复发率无差异[33.33%(5/15)vs35%(21/60),P〉0.05]。免疫病组5例均在81天内复发(中位数18 vs 92 d,P=0.037 3)。免疫病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66.7%,10/15)。结论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稳定后,免疫病合并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早期房颤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38.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逐年增多 ,尤其是冠状动脉 (冠脉)介入治疗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回顾性总结≥ 70例 70岁AMI患者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情况 ,旨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入选病例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并接受PCI的≥ 70岁的AMI患者共70例 ,男 5 3例 ,女 1 7岁 ,年龄 70~ 84( 72 .4± 5 .3)岁。其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2 8例 ,下壁心肌梗死40例 (并发右室梗死 1 9例、后壁梗死 8例 ) ,高侧壁心肌梗死 2例。并发高血压 5 7例 ( 81 .4% ) ,糖尿病 4…  相似文献   
139.
射频消蚀时间递增法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消蚀时间递增法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摘要)李毅刚,丁燕生,胡大一,马长生10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2.1±14.4(12~68)岁。经体检、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按常规放置电极导管。消...  相似文献   
14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以及粥样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血小板是惟一参与这两个病理生理过程的血液成分。抗血小板治疗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又抑制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的形成,从而成为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恰当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早期和远期临床预后及预防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