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临床实践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中成药应用规律。方法:从 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利用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CR临床数据,研究对象为中国中医科 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28例CR住院与门诊患者。以使用中成药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网络liquorice软件 计算中成药与西药、中成药与外用中药制剂应用的关联频度和互信息值,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中成药使 用例数分析,排在前两位的中成药为瘀血痹胶囊、颈舒颗粒。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频次分析,颈舒颗粒与注 射用腺苷钴胺联用频次最高,关联频度为822,互信息值为268.07。中成药与外用药物联合应用频次分析,痹祺 胶囊与代温灸膏临床联用频次最高,关联频度为384,互信息值为1754.76。结论:进一步证实中成药治疗CR患 者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治法。中西药联用、中药制剂内服外用联合在实践中应用广泛,联合用药的 疗效、作用特点及安全性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12名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干预前后进行分析。结果①贫困生16PF在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人格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在忧虑性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②在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③在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通过传感器电测技术、光导纤维在体植入观察与X线灰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探讨了骨折端受力、肌肉动力、骨痂密度、血管再生与骨折愈合的关系。对骨折愈合过程活体断端力学环境、活体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愈合组织的物质梯度连续变化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通过对我院血液病房分离的所有致病菌进行分析,了解血液内科病原菌分布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共收集致病菌2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8株(49.64%),革兰阳性菌99株(35.61%),真菌41株(14.75%).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液117份(42.09%); 其次为痰液80份(28.78%).致病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氏菌(12.59%)、大肠埃希氏菌(10.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07%)、白色念珠菌(8.63%)、铜绿假单胞菌(6.83%)为主.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菌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65.52%.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92.5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仍有较好敏感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仍较敏感.结论 了解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对血液病房感染患者的经验性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分类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是指医生以手为主,按照特定的动作技巧,在患者体表进行各种专门操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或疗法。因主要是以手进行操作,故简称为手法,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36.
中医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行建立中医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方法:采用联网数据库检索及人工对教材、专著检索、问卷调查、临床测评和专家论证等综合分析、评价方法。结果:从CNKI、万方和中医药数据库中检出手法频次分别为3326、12864和8131,从81本骨伤推拿教材、专著中检出手法196种。回收有效问卷276份(92%),88·0%的人支持建立此规范(标准)。在确定骨伤推拿基本手法范围、条目和框架基础上,编制了首部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经16个省市23家医院151名骨伤推拿专家的综合测评,认为技术指标适当的频次达80532/84554(95·3%)。结论:研究、编制首部中医骨伤推拿基本手法技术规范(标准),对于骨伤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39.
四种中药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中药给药),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类mRN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中药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的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海螵蛸在骨折早期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VEGF-mRNA、BMP-2mRNA的表达升高,后期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mRNA、TGF-β1mRNA表达量维持于较高水平;骨碎补组较模型组在BMP-2mRNA、TGF-β1mRNA、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阿胶对骨愈合早、中期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水蛭对VEGF-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海螵蛸、水蛭对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阿胶、骨碎补和海螵蛸对骨折软骨形成早期具有促进骨诱导的作用,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0.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学能否得到长足发展,需要中医学者的继承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中医院的发展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中医院科研的发展和提高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科研团队建设是促进医院科研力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分析中医院科研团队的整体现状,从科研团队体系、人才梯队构建、管理制度及团队整体活力等方面,探讨加强中医院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冀此强化中医科研团队建设特色,促进中医科研水平提高,为医院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