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目的 观察盲眼患者视觉传导通路中视神经和视放射磁共振扩散张量(MR-DTI)扫描像特征.方法 对20例盲眼患者(盲眼组)和20名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行视神经和视放射MR-DTI扫描.应用Volume-one 1.7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黑白各向异性(FA)和方向编码彩色(DEC)图.观察视神经和视放射在FA和DEC图中的信号表达.在DEC图上分别测量并对比分析盲眼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双侧视神经和视放射的FA、平均扩散率(MD),本征矢量λ∥及λ⊥值.结果 对照组双侧视神经在FA和DEC图均呈高信号,盲眼组双侧视神经在FA和DEC图均呈明显低信号.盲眼组视神经FA和λ∥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4,14.660;P值均=0.000);MD和λ⊥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8.096,8.538;P值均=0.000).两组受检者双侧视放射在FA和DEC图均呈高信号.盲眼组与对照组双侧视放射FA和M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侧:t=1.456、1.811,P=0.152、0.076;右侧:t=0.779、0.073,P=0.440、0.942).结论 盲眼患者双侧视神经MR-DTI呈低信号,双侧视放射MR-DTI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研究少见部位脑膜瘤MRI表现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少见部位脑膜瘤患者的MRI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脑实质脑膜瘤3例,侧脑室脑膜瘤2例,嗅沟脑膜瘤2例,颅骨脑膜瘤2例,鞍隔脑膜瘤1例.10例中9例为实质性,仅1例脑实质内肿瘤为囊实性.肿瘤在T1WI、T2WI信号接近脑皮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均高于脑实质,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对邻近组织无破坏者6例;术中发现肿块血供丰富,6例肿块边界清楚,有较完整包膜,4例呈侵袭性生长.结论充分认识少见部位脑膜瘤的MRI表现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A)在星形细胞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星形细胞瘤.根据分级将其分为良性组(Ⅰ+Ⅱ级)15例与恶性组(Ⅲ+Ⅳ级)17例.对照术前T2WI与增强T1WI,在DTI上测量肿瘤实质区、肿瘤坏死区、水肿区.DTI测量参数包括:ADC与FA.比较不同区域的DTI参数问的差异以及与良性与恶性组间的差异.获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肿瘤实质、中心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在ADC图上为高信号,FA图上为低信号.2组间肿瘤实质区[分别为(1363.21±361.02)×10-6mm2/s和(1053.72 ±212.81)x 10-6mm2/s,F=9.06,P=0.005]与瘤周水肿区[分别为(1535.50±163.21)×10-6mm2/s和(1785.00 ±124.65)×10-6mm2/s,F=22.79,P=0.000]的ADC值则有统计学意义.2组问中心坏死区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995.30±497.51)× 106mm2/s和(1630.22±633.43)×10-6mm2/s,F=0.27,P=0.61].FA值则仅在瘤周水肿区(分别为0.17±0.04和0.12 ±0.02,F=17.79,P=0.000)具有差异.结论 ADC、FA值可用来鉴别星形细胞瘤的良恶性,ADC值有较好的鉴别能力.瘤周水肿在DTI鉴别良恶性星形细胞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舒婷  肖新兰  尹建华  唐小平  陈快   《放射学实践》2010,25(6):677-680
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瘤内成分构成比在骶尾部畸胎瘤成熟度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进行MRI扫描,用手动勾画体积测量法测量瘤内实性成分、脂肪和瘤内囊变体积构成比,对照术后病理,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熟型畸胎瘤组(A组)瘤内实性成分含量范围是(19.48±11.82)%,未成熟型及恶性畸胎瘤组(B组)瘤内实性成分构成比范围是(66.07±30.6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以41.63%作为阈值推测肿瘤成熟度,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5%,准确率为89.3%,误诊率为25%,漏诊率为0%;A组瘤内脂肪含量构成比为(48.51±24.97)%,B组瘤内脂肪含量构成比为(3.97±2.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并将10.61%作为阈值推测肿瘤的成熟度,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2.9%,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12.5%;A组瘤内囊变成分体积构成比为(22.80±18.65)%,B组瘤内囊变体积构成比为(30.14±30.1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34)。结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瘤内实性和脂肪成分构成比对判断肿瘤成熟度均有显著性意义,以脂肪含量灵敏度更大,特异性更高,漏诊率更小;但两者正确率相当。瘤内囊变成分构成比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成熟度分型方面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患者男,78岁,因肛门下坠、大便不尽感25d于2009年10月21日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明显肿大突向直肠,左右径约9 cm,手指不能探及前列腺上缘,质较硬.表面凹凸不平触及多个结节,无压痛,中央沟消失.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9 ng/ml(正常参考值为0~4ng/ml)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妇女子宫45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 35例,均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常规MRI扫描及不同b值下(b=500、800、1 000 s/mm2)横断面及矢状位扩散加权成像,分别测量正常子宫体3层结构和子宫内膜癌病灶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膀胱的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子宫三层结构的T2WI图像信号强度有差异,内膜层信号度最高,结合带最低;在DWI图像上内膜信号强度分别高于结合带和外带,结合带和外带的差异肉眼不易分辨.正常对照组子宫同一层组织在不同b值下所得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体内膜与结合带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体内膜与肌层、结合带与肌层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扩散图像中肿瘤SNR随着b值增加而逐渐下降.b=500 s/mm2时,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ADC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800、1 000 mm2/s时,正常子宫内膜ADC分别为(1.541±0.148)×10-3mm2/s和(1.530±0.119)×10-3mm2/s,均高于EC病灶的(0.984±0.162) ×10-3mm2/s和(0.775±0.153)×10-3 mm2/s,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19,P<0.01).但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的ADC值之间在不同b值间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b=800 s/mm2和1 000 s/mm2是子宫内膜癌成像的较佳b值.ADC值对鉴别正常子宫体内膜与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鉴别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7.
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超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19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均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的T1像(T1FLAIR)、T2(T2FLAIR)、T2加权像(T2WI)、及弥散加权像(DWI)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①DWI对病灶的检出率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T1FLAIR、T2WI、T2FLAIR(P均<0.05);②所有病灶的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下降64.3%(35%~87%)。结论:DWI对超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敏感性高,能准确、可靠地判断病灶的大小及部位,对诊断超急性脑梗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8.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海  肖新兰 《山东医药》2008,48(1):141-142
脑微出血(CMBs)最先描述是在MBI的T2加权梯度回波(GRE序列)临床运用以后.GRE序列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对于检测陈旧性和新发的出血高度敏感,能够检测到大脑实质中毫米大小的出血(包括含铁血黄素沉积),而CMBs在CT或者MRI常规序列中是检测不到的.  相似文献   
119.
视神经萎缩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视神经萎缩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特点.方法 对2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视神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①萎缩视神经均明显变细,在各向异性(FA)图和方向编码彩色(DEC)图上萎缩的视神经信号强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②萎缩视神经的FA值(0.277±0.078)和λ∥值(1.808±0.307)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萎缩视神经的平均扩散率(MD)值(1.442±0.264)和λ⊥值(1.231±0.225)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均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视神经萎缩的信号变化非常敏感,并且可以定量反映视神经萎缩后轴索和髓鞘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分析Graves病合并烟雾病的MRI表现和临床特征,探讨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学联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raves病合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7例均行头部MRI和MRA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14~58岁,平均28.4岁.7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均异常.4例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3例住院期间查出甲亢.临床表现:肢体偏瘫和运动性失语3例,肢体抽搐3例,右上肢和右侧颜面部麻木1例.结果 MRI表现:急性脑梗死5例,陈旧性脑梗死伴缺血灶1例,无异常1例.MRA表现:双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6例,1例单侧颈内动脉系统受累.其中,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7例,颈内动脉末端狭窄5例,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2例.仅2例见网状侧支血管.结论 Graves病可能是烟雾病的一个病因,对于MRA显示烟雾病的中青年女性,无论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均有必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