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伴躯体疲劳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运用帕金森病疲劳量表对113例原发性PD患者进行疲劳评估,并用统一PD评分量表,Hoehn-Yahr(分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帕金森睡眠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等量表对PD患者进行测定.结果:PD患者中,疲劳的发生率为41.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生活质量为疲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疲劳在PD患者中很普遍,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未遂自杀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精神分裂症常见死因,而未遂自杀亦相当多见,本文旨在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未遂自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样本取自出院病人。入组标准1.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标准;2.能定期门诊复查、坚持服药,无药物所致的运动和静坐不能,填表合作。共计42例(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1.23岁,病程4.21年,住院2.62次,有阳性自杀家族史17例。二、评定工具1.自拟调查表,参照生活事件量表(LES)制定,由家人及病人填写。2.Hamilton量表(HAMD),由医师评…  相似文献   
53.
治失眠方1桑白皮、陈皮、赤芍、桃仁各12克 ,柴胡、木通、半夏、苏子各10克 ,香附、大腹皮、甘草各15克 ,青皮14克。水煎 ,每天1剂 ,分2次服用。用药6剂。方2川芎、龙骨、牡蛎、紫苏、百合、白芍、琥珀、夜合花、知母各20克 ,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每晚睡前1小时服9克。方3当归、茯苓、党参各100克 ,珍珠母125克 ,玄参、丹参、寸冬各75克 ,生地、桔梗、夜交藤、远志各50克 ,五味子62克 ,柏子仁25克 ,朱砂12 5克。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每次9克 ,每天3次。30天为1疗程。方4龙骨、浮小麦各30克 ,麦…  相似文献   
54.
癫痫性精神障碍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痫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调查1995年以来的住院病人资料,所有病人符合CCMD-2-R癫痫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共90例,结果: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类精神分裂样表现,人格改变为主,结论:长期有效的抗痫治疗,有助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预防。  相似文献   
55.
方1 白芨30克,94%乙醇340毫升。白芨加水浓煎,去潭滤液60毫升,加入乙醇沉淀30分钟,过滤收集白芨胶。将白芨胶溶于蒸馏水中,煮沸后加麻黄素1克,溶入300克甘油中,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备用。取棉片浸药油,再滴肾上腺素2滴,填塞患者鼻中。每天换药2次,用药1~2次。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60例发病1周内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蚓激酶胶囊60万单位,每天3次,加服阿司匹林75mg,每天1次,给药28天。检测病例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8天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则部分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两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56.7%。60例患者中,两组各出现1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3.3%),无肝肾功能影响。结论蚓激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轻型脑梗死急性期具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观察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对其影响,探讨β-NGF脑缺血保护的作用机制. 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腹腔注射β-NGF,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rk及Akt磷酸化的变化. 结果缺血8 h后Trk受体在半暗带表达增加.缺血2 h后Trk磷酸化即丌始不断增加,Akt的磷酸化则先减少,后逐渐恢复,其中缺血8 h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了76.5%(P<0.01).注射β-NGF后在缺血12 h,Trk磷酸化水平增加了 74.4%(P<0.01);Akt磷酸化水平在缺血8 h时明显恢复,在24 h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缺血促使Trk受体表达增加与激活.β-NGF可能通过增强Trk磷酸化及调节Akt磷酸化发挥脑缺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氯氮平对照,随机入组方法,实验期六周,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四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结果:左旋千金藤啶碱与氯 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均明显地消除阴,阳性症状(P>0.05),千金藤副作用明显少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均能明显地消除阴,阳性症状(P>0.05),千金藤副作用明显少于氯氮平(P<0.05),结论:左旋千金藤啶碱对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智能预警系统在脑卒中患者院前院内衔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病中心进行治疗并采用智能预警系统进行院前预警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院前预警定义为120在将患者转运至目的医院之前通过软件向脑卒中团队发出预警。按照院内处理方式将患者分成非脑卒中组、保守治疗组、单纯溶栓组、单纯取栓组、桥接组和脑出血组。评价各组患者救治中智能预警系统各环节的效率,急救医师判定脑卒中的能力和应用凝视-面臂语言时间(G-FAST)量表识别重度脑卒中的能力,接诊医师急救响应速度,以及初级卒中中心急救效率[入院至出院(DIDO)时间]。结果 共纳入患者248例,其中非脑卒中患者24例,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4例(保守治疗组101例、单纯溶栓组23例、单纯取栓组32例、桥接组22例、脑出血组46例)。248例患者的中位初筛时间、预警时间、响应时间分别为28.0(13.0,92.5)、11.0(7.3,15.3)、19.0(13.0,35.0)s。6名院前急救医师应用G-FAST量表识别重度脑卒中的总体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4%、71%、83%、72%、79%。其中8例重度脑卒中患者通过软件实行院前救治全流程监测,中位转运时间为113(82,142)min,DIDO时间为84(12,125)min。结论 智能预警系统可实现对转运时间点数据采集自动化,使数据更全面、可信度高。该系统有助于分析脑卒中患者院前院内衔接环节中急救医师、驾驶员、脑卒中团队的效率及初级卒中中心院内救治效率等,从而不断缩短院前救治时间,提高院前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