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流重建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和脑灌注的影响,并分析抑郁、焦虑状态改变与脑灌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64例,其中手术治疗42例(联合血流重建组16例、间接血流重建组26例),保守治疗22例(保守治疗组).在入院时、治疗6个月(±1个月)和治疗12个月(±1个月)时,分别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估抑郁、焦虑状态,入院和6个月(±1个月)时采用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评估脑灌注.采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法比较各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和脑灌注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情绪改善程度和脑灌注变化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脑白质病变Fazekas评分和卒中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血流重建组和间接血流重建组术后6个月PHQ-9评分和GAD-7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术后12个月PHQ-9和GAD-7评分较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血流重建组和间接血流重建组术后6个月时PHQ-9和GAD-7评分的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术后6、12个月PHQ-9和GAD-7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联合血流重建组和间接血流重建组脑灌注达峰时间(TTP)均较入院时下降(P=0.04、0.04),脑血流量(CBF)均较入院时提高(P=0.02、0.04).术后6个月时手术治疗患者PHQ-9评分的改善程度与TTP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血流重建术可改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且间接血流重建术和联合血流重建术效果相当.手术可能通过改善烟雾病患者的脑灌注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常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华法林抗凝监测指标,不同治疗目的有不同目标INR值。当脑栓塞后二级预防需将INR控制在2.0~3.0时,国人的华法林维持剂量约在3.0 mg[1]。现遇到1例需要高剂量及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华法林敏感性有差异的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男,60岁,因"突发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1 d"于2012年1月17日入院。1 d前在行走时突觉说话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为动脉壁中层的分离,主要表现为胸背腹部的撕裂样疼痛,其病情凶险,若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极易出现猝死,48 h内猝死率可达36%~72%。其中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约占29%,部分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1]。由于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诊断上非常困难,存在神经系统体征的这部分患者往往首诊于脑血管病科,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笔者将2014年3月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结合"角色扮演"活动在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7年1-6月,便利抽样法发选择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NICU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12名护士成立巴林特小组,共开展12次巴林特小组结合"角色扮演"活动。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在活动前后对护士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活动后,NICU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总分及时间与工作量、患者护理、管理与人际关系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S量表的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及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结合"角色扮演"活动,可有效减轻N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伴言语不能”于2008年3月27日收入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体检:意识清楚,右侧鼻唇沟偏浅,右下肢轻度瘫痪,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既往患者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有吸烟史,20年,20支/d。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烟雾病(MMD)和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综合征(AS-MMS)成年患者大脑中动脉(MCA)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探讨HR-MRI在M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确诊的MMD和AS-MMS成年患者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发病形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既往卒中史).采用3.0T HR-MRI对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行管壁增强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CA的血管内径和外径、管壁厚度、管壁信号强度、增强效应和MCA附近微小血管结构及重构指数等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MCA外径对MMD和AS-MM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MMD组和AS-MMS组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D组患者的MCA外径较AS-MMS组减小[(2.70±0.44) mm vs (3.31±0.54) mm,P<0.05],MCA管壁厚度增厚[(1.99±0.32) mm vs(1.39±0.57) mm,P<0.05].AS-MMS组患者发生MCA管壁局灶性信号增强现象较MMD组更常见(50.00% vs 33.33%,P<0.05).与AS-MMS组比较,MMD组患者MCA多为阴性重构(79.17% vs 25.00%,P<0.05),平均重构指数降低(0.86±0.12 vs 1.05±0.21,P<0.05),且MCA附近微小血管结构发生率升高(83.33% vs 24.17%,P<0.05).ROC曲线显示以3.13 mm为MCA外径界限值时,鉴别诊断MMD和AS-MMS的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64.0%.结论 HR-MRI对MMD和AS-MMS的鉴别有重要意义.MMD的MCA管壁皱缩,多呈阴性重构,血管外径常<3.13 mm,呈同心圆增厚,增强无强化或呈同心圆强化,且MCA附近更常见微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基因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从分子水平探索卒中的遗传学基础.相关研究将对某些由单基因所致卒中的临床诊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为这些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疗措施.本综述将对缺血性脑卒中基因遗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临床医生在诊疗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取栓效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实施脑血管病急诊模式优化前后收治的AIS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优化组各收集到患者49例,两组自接诊到CT检查、送入导管室、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再通的时间分别为24.1±13.6min vs 13.4±7.6 min,=4.417(P <0.001);87.8±48.0min vs 70.6±23.0 min,t=2.095(P=0.020);49.5±24.7 min vs 38.9±12.5 min,t=2.034(P=0.024);197.0±62.3 min vs 142.6±46.6 min,t=4.05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化的脑血管急诊模式可显著缩短AIS患者自抵达急诊到CT检查、静脉溶栓、抵达导管室、动脉取栓再通的时间.结论 优化的脑血管急诊模式可显著提高急诊取栓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探讨了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3-2019.6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连续收治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行血管内治疗(EVT)、且血管再通均达到术后脑梗死溶栓 (TICI)分级2b以上的病例。分析患者的术前和术后24h的血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临床预后包括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以及3个月死亡率。mRS 评分≤2 定义为预后良好, mRS≥3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P <0.1纳入多因素分析,寻找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到术后24h平均收缩压(mSBP)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术后24hmSBP值分为三组:低mSBP组101-120mmHg;中mSBP组121-140mmHg;高mSBP组:141-160mmHg,分析三组间预后的差异;再分析低中mSBP(≤140 mmHg)两组患者与高mSBP组(>140 mmHg)预后差异。结果 共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取栓成功再通患者238例,其中预后良好161人,预后不良77人。术前Alberta卒中早期 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术后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24hmSBP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mSBP增高预后良好率下降、死亡率增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随着mSBP的增高,24h sICH发生率增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9)。低中mSBP(≤140 mmHg)患者较高mSBP(>140 mmHg)患者的良好预后率高(OR:2.039,95%CI:1.043-3.984,P=0.037),sICH率低(OR:0.203,95%CI:0.062-0.664,P=0.00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后24h mSBP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术后血压管理的重点。建议将术后24h mSBP积极控制在140 mmHg以下,如果出血转化的风险大,可控制在120 mmHg以下。需RCT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 (MG)合并Parkinson病 (PD)罕见 ,国内外报道不多 ,现报告 2例如下。1 病例 1.1 例 1 女 ,71岁。因双眼睑下垂 17年 ,右肢体不自主抖动 5个月于 2 0 0 1年 9月 14日入院。患者自 1984年起发现双眼变小 ,无视物不清、视物成双 ,无朝轻暮重、疲劳后加重现象 ,作新斯的明试验 (+)确诊MG ,服中药治疗 ,至 1997年停药 ,病情尚稳定。 1999年初出现睁眼困难 ,朝轻暮重 ,疲劳后明显 ,双下肢无力 ,上楼困难 ,服吡啶斯的明 6 0mg ,2 /d ,症状控制。 2 0 0 0年双下肢酸胀乏力 ,口服吡啶斯的明 6 0mg ,3/d ,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