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Diabetescouldaggravateischemicbraindamage,butthemechanismsarestillunknown.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addressthepossibilitythatanenhancedaccumulationofadherentleukocyteswithinpostcapillaryvenulescontributedtoenhanced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diabeticstate.1Materialsandmethods1.1ExperimentalanimalsEighty-eightmaleSDratsweigh-ing180~200gweredividedrandomlyinto2groups,44ratseach(diabeticratsandnon-diabeticrats).Asneeded,16ratswereusedforevaluationofinfarctionsizewith1…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 对2000年10月至200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门诊的33例PK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随诊。结果 PKD患者在发作前均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大多为突然运动、紧张、过度换气或惊吓。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投掷运动、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等,多为一侧性,持续时间1s至5min,发作频率为每周数次或每天10余次。发作时意识清楚,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发病年龄4~18岁。8例脑电图异常,其余病例其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无明确异常:卡马西平类药物治疗有满意的疗效。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病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短暂的、发作性局部或全身不随意运动,属于离子通路疾病,用抗癫痫药疗效好。发作性运动障碍的准确分类对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监测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ABP),观察杓型和非杓型血压在不同亚型P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原发性PD患者40例设为PD组,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名设为对照组。PD组再分为有姿势异常步态障碍型(PIGD)亚组、震颤优势型亚组(震颤亚组)和不确定型亚组。对PD组和对照组行24 h ABP监测,比较PD组和对照组ABP变化,比较杓型和非杓型血压PD患者的特征。结果 PD组夜间平均血压(n MBP)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34);夜间平均动脉血压下降%(MA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9)。杓型血压的PD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3)。PIGD亚组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震颤亚组+不确定型亚组(P=0.022)。杓型血压PD患者PIGD分值与非杓型血压PD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3);MABP%与PIGD分值呈负相关(r=0.622,P=0.000)。MABP%对震颤亚组+不确定型亚组诊断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8.9%,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568~0.891)。结论 PIGD患者较非PIGD患者有更明显的血压生物节律调节异常,MABP%是鉴别PIGD和非PIGD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治胃痛     
方1 取鸠尾、胃俞穴(双侧).用颗 粒形针由鸠尾穴进针,针尖向下沿皮刺 入,胶布固定;胃俞穴进针后针尖向脊 柱方向刺入,垂直固定.胃痛消失后取 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