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DJC)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炎症小体NLRP3的影响。  方法:取大鼠55只,除正常对照组9只外,其余大鼠高能量饮食4 周后加小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分为模型组,DJC高、低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各药物组分别予DJC(1.08、.0.54 g·kg-1·d-1)、吡格列酮10 mg·kg-1·d-1,正常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连续8周。检测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NLRP3 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炎症小体NLR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JC高剂量组NLRP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DJC高、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各用药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DJC可控制NLRP3的过度表达,抑制细胞炎症反应、改善微炎症状态,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燕麦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对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有降糖方案基础上,治疗组(27例)采取进食燕麦治疗方式,在三餐前15 min服用燕麦液;对照组(25例)采取普通饮食控制方式,治疗疗程为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并根据中医证候记分法进行疗效判定中医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通过进食燕麦膳食和饮食控制干预之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FPG、2hPG有所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FPG、2hP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HbA1c改善不明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TC和TG指标较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TC和T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进食燕麦膳食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HbA1c、TC和TG水平,并明显改善症状,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饮食选择。  相似文献   
84.
方朝晖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肾虚肝郁,痰瘀阻滞,提出其治法应为补肾疏肝、化痰祛瘀,并兼顾心理调治,临床上依此法治疗该病确见成效。  相似文献   
85.
86.
糖尿病在中医里归于消渴范围内,“消渴”最初是在《黄帝内经》中被提起的,到了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消渴进行更为详细记载。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张仲景对此也有独特见解。张仲景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谨遵病因病机,通过辨证分型,归纳出不同的有效方剂,为当代中医提供了极大的参考,应当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思想,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adipocyte factor-1,pre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组),空白组喂以基础饲料,模型组与治疗组注射小剂量STZ并喂以高热量饲料,提取大网膜脂肪组织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pref-1基因片段,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降低pref-1 mRNA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分化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提示pref-1可能是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个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融合中西医特征数据,研究构建糖尿病并发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预测模型。方法 从2017—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中选取4 107例数据完整的病例。收集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中医症状及体征共49项指标,采用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变量特征权重值排序,分析DSPN潜在危险因素。使用十折交叉进行验证,通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AUC值衡量模型的性能。结果 DSPN组的平均糖尿病病程比非DSPN组长4年左右(P<0.001)。与非DSPN患者相比,DSPN患者出现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口干咽干、视物模糊、小便频多、反应迟钝、面色晦暗、舌紫、脉细、脉涩等中医症状及体征的比例明显更高(P<0.001)。DSP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AUC为0.945 3,准确度为87.68%、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92.7%、阳性预测值为78.7%、阴性预测值为90.72%。结论 中西医特征数据融合对DSPN早期诊断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诊...  相似文献   
89.
糖尿病心肌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肌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心肌炎症反应、维持氧化应激动态平衡、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这3个方面。该文基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3个方面研究中药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发现其中的不足,为今后更好地研究中药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寻找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近年来学术理论创新回顾,总结了中医内科学理论创新的成果,从脾论治学说、肺气虚理论、虚瘀衰老模式等学术成果,对中医内科学乃至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