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28篇
  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究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d,术后口服40 mg/d。对照组患者术前口服20 mg/d,术后口服2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SOCS1 mRNA、蛋白表达、血清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术后治疗组SOCS1 mRNA、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两者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FN-γ、hs-CRP、TNF-α、IL-10水平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IFN-γ、hs-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SOCS1的表达,并调节炎症因子IFN-γ、hs-CRP、TNF-α、IL-10水平从而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基于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进行肝门部胆管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基于QoR-15评分系统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对照组则为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基本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医疗满意度、术后恢复质量等方面,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医疗满意度、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QOR-1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应用基于QoR-15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加快患者的康复,同时增进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23.
正冠心病和心房颤动(AF)在现实临床中常常共存。由于AF血栓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法。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血栓预防的关键,而合适剂量的华法林在预防AF相关卒中和体循环栓塞方面地位举足轻重。若同时存在以上2种临床情况,临床决策常处于两难境地。在这类患者中如何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成为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系统合并图像融合(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用Carto系统治疗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间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连续68例房颤患者,其中单纯 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手术患者11例(A组), 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手术患者57例.消融策略先行左房肺静脉电隔离,必要时加行左房碎裂电位消融 左房顶部、底部、峡部 右房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口部消融.结果 A组平均X线透视时间56.24±13.92 min,平均随访15.08±1.82个月,7例(57.14%)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房颤发作;其中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为60%,2例接受第二次消融后治愈.B组平均X线透视时间33.32±13.84 min,平均随访8.97±6.28个月,51例(89.47%)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房颤发作;其中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达95.12%;其X线透视时间,总体及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均与A组有明显差异;B组中3例扩张型心肌病和1例肥厚型心肌病房颤消融成功,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在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房颤能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进一步减少X线曝光时间.左房肺静脉电隔离 左房碎裂电位消融 左房顶部、底部、峡部 右房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冠状窦口的消融可能通过改良心房基质而提高房颤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5.
孙勇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575-577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局部灌洗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53例支气管扩张病人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反复气道灌洗和注药,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后常规监测患者临床情况、通气换气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灌洗注药后患者体温迅速下降,外周血白细胞、痰液量明显减少,X线胸片明显改善。灌洗后血气指标(PaO2,SaO2及PaO2/FiO2)改善;肺通气功能检测(VC、FEVI、FEVI%、VS0、V25及MVV)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注药能有效清除痰痂和气道分泌物,解除支气管的阻塞,改善患者通气换气功能,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6.
由于外伤、感染、手术等原因,常造成口腔软组织缺损,给口腔临床带来巨大的挑战。口腔黏膜的敏感性和分泌黏液的功能,增加了修复难度,修复后功能和形态近于理想的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游离皮瓣转移修复皮瓣转移修复开展于公元前6~7世纪,通过受区与供区血管的吻合,以达到受植区皮瓣高质量的存活来修复缺损。皮瓣移植是口腔软组织缺损最初的一种修复方式,它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GCVE)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顽固性腹水拟行TIPS联合GCVE患者,术前行MSCT及MSCTP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遮蔽表面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肝脏情况。结果 MSCT及MSCTP能清晰显示肝硬化肝脏形态变化、肝静脉与门静脉空间位置关系、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程度和范围以及腹水等情况,为TIPS联合GCVE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解剖信息。结论 MSCT 及MSCTP 是无创性检查并明确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可靠方法,对 TIPS 联合GCVE术中准确引导门静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调查海尔曼螺杆菌(Hh)感染的致病性和致病特点。方法:对992例胃镜受检者进行Hh的形态学和生化检测方法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观察Hp对常规抗Hh药物的反应。结果:992名受检者中Hh阳性者20例,15例有消化道症状,内镜下均为慢性胃炎表现;病理检查见所有Hh感染者均有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9例见中性粒细胞浸润(9/20),6例见淋巴滤泡形成(6/20),炎症程度总体上较Hp感染轻;Hh主要定植于胃窦;20例中尿素酶试验阳性者14例,其中9例弱阳性,12例阳性者三联治疗后10例细菌消失;另有2名未经任何治疗Hh自然消失。结论:Hh的致病性远弱于Hp,尿素酶活性低,主要引起胃窦部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自愈或易于用常规抗Hp药物根除。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利用全脑CT灌注(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分析烟雾病(MMD)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CTP、CTA资料.以5名正常人灌注值作为参考值.将30例烟雾病患者分为无症状组、症状轻微及TIA组、卒中组,分析各组临床症状,灌注参数值及侧枝循环情况.结果 (1)临床症状:无症状者5例;头痛、TIA者8例;脑梗塞12例;脑出血5例;(2)侧枝血管:无症状组、症状轻微及TIA组侧枝循环良好.卒中组侧支循环代偿不良;(3)灌注参数值:无症状组:CBF、CBV、MTT、TTP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症状轻微及TIA组:CBF、CBV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MTT、TTP延长(P<0.05);卒中组:CBF、CBV明显下降,MTT、TTP明显延长(P<0.05).结论 CTP联合CTA能很好评估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侧支循环情况,其临床症状与侧枝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