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5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832篇
内科学   510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1568篇
预防医学   645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703篇
  8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神经鞘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治疗,且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神经鞘瘤52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结果及术后长期随访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52例病人中,21例病变位于食管,31例位于胃。内镜下整块切除51例,整块切除率为98.1%,1例食管上胸段病变行分块切除。中位手术时间为53.5(20.0 ~108.0)min。51例病人中,26例接受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11例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15例接受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且无中转手术的病例。1例(1.9%)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及局部肺不张,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好转;1例(1.9%)出现术后出血,予心电监护,输血、抗感染、抑酸、止血、补液等内科治疗后好转;1例(1.9%)术后发生电凝综合征, 予以禁食、输液、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6(32.0~48.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神经鞘瘤具有可靠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病人恢复好,可作为上消化道神经鞘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2.
晏冬  佟庆  孔盼盼  张冰 《新疆医学》2023,(9):1153-1156
<正>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新型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3]。其中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于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4]。其本质是将“教”与“学”进行了翻转,  相似文献   
93.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目前无特效治疗。该病病程迁延 ,易反复使临床治疗较困难 ,我们于 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7月试用丹参辅助治疗HSP5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确诊的HSP93例 ,男 55例 ,女 38例 ,男∶女约 1.4∶1;年龄 3~ 14a ,<7a2 0例 ,>7a73例。发病相关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 2 7例 ,颌下淋巴结炎 3例 ,接触过敏原 (食物或药物 ) 17例 ,无明确诱因4 6例。从发病至入院 ,病程最短 2d ,病程最长 13d。1.2 诊断 与分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1] 关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TH)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0例TH的临床与CT、MRI进行总结,结果 50例TH中存活41例,死亡9例,有梗阻性脑积水呈进行性加重者7例,其中3例作引流术均缓解,另4例保守治疗均死亡。结论 TH多见于高龄与高血压患者,眼球运动障碍对TH的诊断及预后的估计有帮助。丘脑痛对早期诊断帮助不大。如存在梗阻性脑积水且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引流,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究结直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并通过列线图预测该肿瘤生存概率,为指导临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获取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资料,对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绘制成列线图,之后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生存准确性.结果: 546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发病年龄64岁,区域淋巴结转移率9.4%.546例患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发病年龄 > 64岁,未婚/离婚,结肠间质瘤(与直肠间质瘤相比),非手术治疗,组织分化级别高,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更差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P均<0.05), 美国东部地区诊治患者比西部地区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 = 0.027),以上独立预后因素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为0.76(95%CI: 0.72-0.80)和0.75(95%CI: 0.72-0.78).在174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部位明确的患者中,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组织分化级别和是否行手术治疗(P均<0.05),而肿瘤部位仅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显著相关(P = 0.041),未证实与总生存显著相关(P = 0.057),采用这4个预后影响因素预测546例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是0.71(95%CI: 0.66-0.75)和0.73(95%CI: 0.70-0.77), 能较准确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结论: 结直肠间质瘤预后受多个临床病理因素影响,列线图能为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氯沙坦是临床应用的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它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性的与AⅡ受体亚型Ⅰ型受体(AT1)结合,从而阻滞了AT1介导的生理学效应,达到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的目的.国外已有不少关于氯沙坦临床研究的报告,结果表明氯沙坦每日一次口服50 mg可有效地控制血压[1].而且氯沙坦与转换酶抑制剂相似,可以改善与肾血流动力学有关的肾损害及改善心脏功能[2].有关报道特别提到对老年高血压病有益[3],国内有关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病人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同时观察了氯沙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尿微量蛋白、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脂代谢的影响以及病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7.
为观察坐位颈椎不同位置时椎管内结构的变化,解剖颈椎标本8具。用灌石蜡的方法测量颈椎矢状径及截面积的变化。结果:颈椎轻度屈曲时,椎间盘、黄韧带、椎板、硬膜、脊髓的形态与位置发生变化,但对椎管容积影响不大,中立位和自然屈颈位时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截面积两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手术时,坐位是值得推荐的一种体位。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澄江县1991~1995年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完成血源乙肝疫苗接种的人群,按接种后间隔1~5年分组,每组随机抽取100名儿童,采末梢血,共得517份免疫者的血清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Bs、HBsAg。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2年内抗-HBs阳性率在90%以上,以后随间隔年眼的延长而明显下降,间隔5年降至60%,人群平均保护率达78.57%.  相似文献   
99.
为修复面部软组织的凹陷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萎缩和缺陷达到美容外科的目的,我们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法  相似文献   
100.
慢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制(摘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理想的动物模型是探索疾病的病理机制,发现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目前人们着眼于从抑制早期损伤性病理反应,促进神经再生的角度探索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新途径,更需要一种能良好模拟自然病理过程、能分级定量、重复性好、且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设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