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使用钢板预置关节镜复位技术(PART)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将腕掌侧锁定钢板技术与腕关节镜有效结合,提高C型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年2月~2011年7月使用PART技术对1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后予克氏针及预置掌侧锁定钢板临时固定骨折,在腕关节镜下对关节面处骨折行进一步复位,满意后用钢板螺钉将骨折完全固定.结果 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移位及水平移位均在2 mm内.掌倾角0~15°,平均13.4°,尺偏角17~26°,平均22.3°.桡骨远端高度无短缩.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8例,良4例,中1例.结论 PART技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将腕掌侧锁定钢板技术与腕关节镜有效简便结合,提高了关节面骨折复位水平,骨折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临床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肱骨短缩结合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多次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对15例肱骨骨折多次(≥2次)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肱骨短缩结合锁定钢板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早期进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4±3.2)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肢体短缩2.0~5.1 cm,平均(3.8±0.8)cm。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个月,平均(10.4±2.3)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病例,其中2例为桡神经陈旧性损伤,予行屈肌腱转位重建背伸功能。术后6个月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和HS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采用肱骨短缩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骨折多次术后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缺点是肢体短缩影响外观,但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常规手术比较,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6月间医院收治的27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临床患者(研究组13例,对照组14例),研究组患者进行CT扫描,将所获DICOM数据运用Mimi cs软件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再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三维骨折模型,用于明确诊断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模拟手术过程,并按规划实施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Constant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术前规划在钉板系统位置、长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快速成型所获得的肱骨近端骨折三维模型,可直观展现及任意方位观察骨折移位的方向、程度,用于手术前诊断、医患沟通、手术规划设计、数据测量、预选内固定物及模拟手术效果。本组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而肩关节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通过该技术获得的肱骨近端骨折模型可清晰展示骨折情况,利于明确骨折分型,判断骨折损伤程度,有助于手术团队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理解和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便于医息沟通,可降低医患纠纷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Kocher-Langenbeck(简称K-L)入路中臀上动脉深下支、坐骨神经及髋臼后柱切面解剖特点,为安全放置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后柱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常国人骨盆标本17具34侧,以K-L入路显露髋臼后柱,观测臀上动脉深下支及坐骨神经的移动范围,以后柱长轴为参考予髋臼后柱切片,对各切面进行观测。结果臀上动脉深下支主干长度(52.56±3.48)mm,起始直径(2.44±0.28)mm;伸膝位时,坐骨神经在切断外旋肌群后可水平移位(6.58±2.12)mm;后柱横切面为底角约56.6°~62.4°的等腰三角形。临床应用1例,采用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疗效满意。结论臀上动脉深下支需在放置后柱重建钢板前探查处理;坐骨神经在切断外旋肌群后仍与后柱关系密切,手术过程容易伤及;后柱髋臼区切面按锐角等腰三角形处理,可帮助判断安全钉道的角度及深度。  相似文献   
5.
手部外伤合并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常见损伤 ,其治疗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手部创伤后非失活组织及其功能。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 ,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越来越多 ,各类型游离皮瓣均可应用于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由于游离皮瓣移植需吻合血管 ,同时手外伤病人一般来说损伤和 (或 )污染严重 ,故目前趋向于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本院自 1998年 8月以来 ,采用各种带蒂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共5 1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 ,男 35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2 8.6(18~ 5 0 )岁。受伤类型 :挤压伤 2 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4年6月的69例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踝关节骨折42例,肱骨内外髁骨折19例,髋臼骨折8例,均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 结果平均随访19个月(4个月~5年),所有病例骨折均在伤后12周内愈合,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优良67例,可2例. 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良好等优点,避免了患者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7.
雪旺细胞胞浆神经营养蛋白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离纯化雪旺细胞胞浆神经营养蛋白并测定其等电点。方法:培养收集新生1-3天SD乳鼠四肢神经雪旺细胞,超声粉碎,超速离心,取上清胞浆成份超滤浓缩,收集分子量>10KDa浓缩蛋白液,通过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和Diol-150高压液相分子筛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纯化的活性蛋白质等电点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分子量。结果:成功地分离纯化出一种活性蛋白质,分子量约58KDa,等电点4.55,结论:联合应用超滤浓缩、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高压液相能较理想地分离纯化雪旺细胞胞浆蛋白  相似文献   
8.
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组织中cyclinD1和CDK4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骨肿瘤组织脱钙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ABC免疫组化法.结果15例骨软骨瘤cyclinD1和CDK4表达均阴性,45例骨恶性肿瘤cyclinD1和CK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20/45)和60%(27/45).组织学分级1级和无原发灶外转移骨恶性肿瘤cyclinD1和CDK4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和原发灶外转移病例,其中分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恶性肿瘤中cyclinD1和CDK4表达存在密切正相关(P<0.05).结论cyclinD1和CDK4表达与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存在较密切关系,骨恶性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CDK4/.cyclinD1调节通路异常,检测骨良性病变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可能对预防和早期发现骨恶性肿瘤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USS通用脊柱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和总结USS通用脊柱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应用SYNTHES产品USS通用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2 1例。其T10 2例 ,T112例 ,T12 5例 ,L14例 ,L2 3例 ,L3 3例 ,L42例。分别行后路减压 ,伤椎上下各 2个椎体共四组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2 1例均获随访 ,时间 6~ 18个月 ,骨折均愈合 ,1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 3例残留 10 %~ 2 5 %的压缩未能恢复。 2 0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USS系统操作简便 ,固定可靠 ,骨折复位和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一次完成。重建的脊柱稳定性好 ,可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黄连素(Berberine)抑制胃癌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检测黄连素对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增殖、凋亡、坏死、自噬及细胞连接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黄连素处理胃癌细胞后,增殖相关基因IGFBP5、E2F6及MDM2表达水平降低,Notch2和JAG2表达水平升高,而PAK3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1及Caspase-8表达水平升高;坏死相关基因RIPK1与RIPK3表达水平降低,自噬相关基因ATG7表达水平升高;细胞连接相关基因EpCAM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黄连素通过调控增殖、凋亡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发挥抑制胃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