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夏峰 《中外医疗》2009,28(3):102-102
目的探讨低浓度持续静滴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疗效及实用性。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有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与舌下含服的治疗,观察2组的恢复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经静滴硝酸甘油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96.7%,ECG改善率为93.3%,心功能改善率为96.7%;与舌下含服的相应指标相比(76.7%、60.0%、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短期静脉滴注的方式对冠心病的心绞痛的即刻或近期效果以及心功能的改善,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2.
TCD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附20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3年3月~1995年3月随机选择200例椎-基底动脉(V-BA)缺血性眩晕患者,用TCD进行颅内动脉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按游氏标准诊断(游国雄,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5)。男87例,女113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在53例胸腺瘤和20例非肿瘤胸腺(non-neoplastic thymus,NNT)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胸腺瘤与NNT组织、胸腺瘤Masaoka分期、胸腺瘤WHO分型、胸腺瘤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比较OPN在胸腺瘤与正常胸腺组织、胸腺瘤分期、胸腺瘤分型、胸腺瘤是否合并MG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OPN在胸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NT组(75.5%vs 15.0%,P〈0.001);OPN在胸腺瘤Masaoka分期的Ⅱ~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组(90.9%vs 64.5%,P=0.028);OPN在胸腺瘤WHO分型的B/C型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AB型组(90.5%vs 65.6%,P=0.040);OPN在合并MG的胸腺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与不合并MG的胸腺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vs 69.2%,P=0.300)。结论 OPN与胸腺瘤的形成、胸腺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有关,与是否合并MG无关。OPN的表达可作为胸腺瘤临床诊断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4.
吴松笛  韩仰东  夏峰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08-1310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时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3、5、14天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测定,评价其与脑梗死灶体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在发病第1、3、5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在第3天达峰值,在第14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相同水平;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测定对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耻骨径路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采用耻骨径路带蒂阴囊中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野清晰,瘢痕切除完全,1例近端吻合口狭窄,1例有毛石形成,余均排尿通畅。结论耻骨径路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病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T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变化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将66例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设为观察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为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静脉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分析观察组以上各指标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NSE、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间血清NSE、TNF-α、IL-6水平逐渐升高(P < 0.05)。观察组静脉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病人VAS评分与血清NSE、TNF-α、IL-6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95、0.718、0.726,P < 0.05),与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均呈负相关关系(r=-0.624、-0.674、-0.524、-0.445,P < 0.05)。结论带状疱疹病人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炎症反应程度增加和一定程度的神经损伤情况,与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谷氨酸转运蛋白与癫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氨酸是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 ,并可潜在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通路。细胞外高浓度的谷氨酸不仅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且持续作用于受体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疾病。使谷氨酸在神经系统灭活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神经细胞的再摄取和吸收 ,从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谷氨酸转运蛋白。谷氨酸转运蛋白 (glutamate tran-sproter)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浆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具有主动转移细胞外的谷氨酸 ,以维持细胞外谷氨酸较低的浓度 ,从而避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对于谷氨酸…  相似文献   
28.
1 临床资料本组选择 3年来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 16例 ,男 9例 ,女 7例。年龄 10~ 42岁 ,其中 2 0~ 2 5岁发病率最高。全年散在发病 ,无接种史。行脑电图检查 16例 ,行头颅MRI检查 14例 ,头颅CT检查 2例 ,脑脊液检查 16例。2 诊断与临床表现本文 16例病人的诊断是以 1994年饶氏[1] 提出的有关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特点为依据。全部病人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症状多在一周内达高峰 ,首发症状以精神异常或轻度意识障碍者 15例 ,主要表现呆滞、言语减少、情感淡漠、嗜睡 ;判断与记忆力下降 ,同时伴有抽搐 8例 ,偏瘫或单瘫 7例 ,视物膜糊或…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笔者医院2006年5月~2009年10月对28例肝外胆管结石的病人在先期预置鼻胆外引流管后,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在先期预置鼻胆外引流管下,择期顺利完成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无胆汁渗漏、腹腔感染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ENBD很大程度地拓展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用范围,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胆总管一期缝合值得推荐的方式.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多电极阵列(MEA)技术探索记录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电生理特征的方法。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6只。处死后急性分离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将其转移到MEA生物芯片上,使神经节细胞一面贴于电极阵列,用充氧的Ringer′s液孵育15 min后,记录不同光照刺激或电刺激模式下大鼠视网膜电生理特征。所有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呈正态分布,以x±s进行描述。结果 MEA能够记录到SD大鼠视网膜典型的光刺激诱发场电位改变,这种光诱发场电位的幅值随刺激光亮度增加先增大后稳定。暗适应后给予高光亮度(256 cd/m2)刺激时,长时程光照后(6~10 s),可记录到一个明显的撤光相关场电位改变,表现为一个负向偏折。根据光诱发神经节细胞的放电模式与光刺激的关系,可将神经节细胞分为ON、OFF及ON/OFF型。电刺激诱发神经节细胞的放电主要集中在刺激后的50 ms内。结论 MEA技术可以在保证视网膜神经回路完整的情况下,从多个方面(感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3个水平)对视网膜的功能做出客观的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