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8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707篇
预防医学   24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00篇
  2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石佳  杨玲  吕红  王古岩  袁素  李立环 《山东医药》2012,52(17):65-6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围术期患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白细胞计数(WBC)及SIR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行CPB冠脉旁路移植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肝素化及鱼精蛋白中和后给予UTI,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前、术毕及术后8、16、24、48、72 h评估SIRS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浆NE、WBC及中性粒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术期NE、WBC、中性粒细胞及SI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UTI可显著降低CPB心脏围术期患者的NE、WBC、中性粒细胞及SIRS评分。  相似文献   
92.
1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农民,湖北谷城县人。因"乏力、发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晦暗1年余"于2011年3月8日入院,间断有牙龈自发性出血,伴心慌、胸闷感,小便色偏黄。患者既往1990年因"贫血"入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脾亢"、"胆囊结石",接受脾及胆囊切除术。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尤以面部、颈部、上肢以及手背为甚,巩膜轻度黄染。腹稍膨隆,肝  相似文献   
93.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目前控制血糖,保护糖尿病(DM)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有效方法之一.对新诊断的2型DM(T2DM)患者进行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解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可使受到抑制的胰岛功能得到恢复[1,2].当前国内外多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的方案或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寻隐匿性肋骨骨折(ORF)多层螺旋CT的最佳检查时间段,为法医鉴定伤情及临床诊治肋骨骨折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分析5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影像资料,于伤后10天内行首次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经薄层重建VR及MPR显示为ORF,并于伤后20 ~ 50天内复查多层螺旋CT,比较伤后不同检查时间诊断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诊断肋骨骨折数的差异.结果 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检查,被诊断ORF的数目往往不同,受伤后21 ~40天复查的结果与首次检查结果显示的ORF的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后21~ 40天复查多层螺旋CT,根据骨痂的病理生理变化,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地显示ORF,21 ~ 40天为诊断ORF的最佳时间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透析低血压发生率等指标是否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血栓的发生。方法选择以自体AVF为血管通路的MHD患者92例,观察1年是否有过1次或1次以上的内瘘血栓栓塞事件,将其分为AVF血栓组和非AVF血栓组。比较2组患者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Hcy、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铁蛋白等1年内两次化验的平均值指标及透析时间,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入选92例MHD患者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19.6%(18/92),AVF血栓组和非AVF血栓组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MHD患者Hcy异常发生率为100%,但2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CRP和铁蛋白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分析提示Hb和透析低血压是AVF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Hcy、CRP不是AVF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VF血栓组的透析时间及Hct低于非AVF血栓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白细胞、SCr、血小板、LDL、Alb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低血压、Hb都是MHD患者AVF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而Hcy、CRP等与AVF血栓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层粘连蛋白3(Laminin subunit alpha 3,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患者预后、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从多个数据库中收集转录组、预后、免疫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预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LAMA3在11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如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等;在11种肿瘤中显著低表达,如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脑低级别胶质瘤(brain lower grade glioma,LGG)、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等。LAMA3表达水平不仅与包括PAAD在内的多种肿瘤预后显著相关,还与SKCM等多种肿瘤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肿瘤免疫浸润显著相关。此外,基因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LAMA3与多种常见的免疫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LAMA3可作为泛癌预后、免疫治疗反应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7.
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包含蛋白4(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 FNDC4)是一种新型的肝脏分泌因子,其主要被剪切并分泌细胞外N端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sFNDC4)进而发挥作用。研究发现,FNDC4在调节炎症、内质网应激、肿瘤、骨代谢、骨骼肌分化以及糖脂代谢等方面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FNDC4的发现、结构、分布和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旨为糖脂代谢相关代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以及骨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ICU病房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案以及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7~12月ICU采取常规ICU管理模式(实施前),2021年1~6月ICU实施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包括责任组长选拔、护士分层搭配、护理工作实施、小组组内沟通、弹性合理排班等。结果 实施后护士满意度、护士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根据基层医院实际情况,构建ICU病房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士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增强ICU运作效率,实现护理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
抗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hnRNP)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中的抗hnRNP抗体主要是针对hnRNPA/B蛋白质,其中针对3种hnRNP蛋白质A2、B1、B2(RA3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又称抗RA33抗体,检查抗RA33抗体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抗hnRNP抗体不仅是有价值的诊断指标,而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杨玲  贾国瑜  王璐  李强  张洁  谢春晓  邸阜生 《天津医药》2014,(12):1209-1212
目的 研究血浆可溶性CD36(s CD36)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A组,39例)、T2DM未合并NAFLD组(B组,39例)和T2DM合并NAFLD组(C组,59例)患者的血浆s CD36水平,计算C组的肝脏脂肪含量(LFC)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测定上述3组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方差分析法比较上述指标在3组中的差异;相关分析法分析C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与s CD36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C组s CD36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浆s CD36(μg/L)水平在B组(3.87±1.16)、C组(5.72±1.79)均高于A组(2.57±0.93),且C组高于B组(均P<0.01);相关分析示C组的s CD36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LFC、NFS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FFA、LFC、TNF-α、IL-6是s CD36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浆s CD36与脂肪肝严重程度、肝脏损伤以及脂肪性肝纤维化有关,可能成为T2DM合并NAFLD的血浆标志物,CD36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参与T2DM合并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