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364篇
  免费   28082篇
  国内免费   16259篇
耳鼻咽喉   1696篇
儿科学   3733篇
妇产科学   3113篇
基础医学   11828篇
口腔科学   2957篇
临床医学   82175篇
内科学   29298篇
皮肤病学   3858篇
神经病学   4745篇
特种医学   126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14篇
外科学   31001篇
综合类   164822篇
预防医学   27092篇
眼科学   2792篇
药学   60137篇
  632篇
中国医学   256429篇
肿瘤学   27846篇
  2024年   2855篇
  2023年   10777篇
  2022年   9404篇
  2021年   12052篇
  2020年   10456篇
  2019年   11902篇
  2018年   5524篇
  2017年   11583篇
  2016年   13126篇
  2015年   15090篇
  2014年   27116篇
  2013年   25643篇
  2012年   34233篇
  2011年   38453篇
  2010年   36941篇
  2009年   35056篇
  2008年   37477篇
  2007年   32600篇
  2006年   29966篇
  2005年   32407篇
  2004年   31776篇
  2003年   31261篇
  2002年   27363篇
  2001年   29527篇
  2000年   28100篇
  1999年   23778篇
  1998年   23336篇
  1997年   22132篇
  1996年   20225篇
  1995年   18004篇
  1994年   12012篇
  1993年   7333篇
  1992年   6045篇
  1991年   5172篇
  1990年   2988篇
  1989年   2942篇
  1988年   989篇
  1987年   650篇
  1986年   428篇
  1985年   382篇
  1984年   226篇
  1983年   139篇
  1982年   95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7篇
  1958年   3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植入式手臂输液港和胸壁输液港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肺癌化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臂港组(植入手臂式静脉输液港)30例和胸壁港组(植入胸壁式静脉输液港)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和渗液)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4 h、10 h、第2天和1周)穿刺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包括躯体、情感和认知3个维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4个维度)。结果 手臂港组和胸壁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6%和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臂港组患者术后4 h、10 h、第2天和1周的穿刺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胸壁港组(P<0.05或P<0.001);手臂港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胸壁港组(均P<0.001);手臂港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胸壁港组(均P<0.001)。结论 在肺癌化疗患者中,植入式手臂输液港较植入式胸壁输液港应用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癌因性疲乏程度更低,生活质量更高,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古籍中罕有关于“胰腺”的明确记载,缺乏直观、系统的理论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典籍所记载内容的分析,结合现代解剖学相关理论,梳理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识过程。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识具有阶段性:①先秦两汉时期,存在胰腺实体解剖,但并非认为胰腺是脏器;②唐宋时期,胰腺实体解剖更加清晰,在医学上胰腺附属于脾,并非为独立的脏器;③明清时期,胰腺实体解剖明确,部分医家以独立脏器论之,出现“脾”、“胰”之争。中医学理论缺少对胰腺的单独论述,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多为“胰属脾”,线性归属以脾笼统代之略显单薄,不利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笔者认为胰腺藏象应独立于脾单独讨论,现代解剖学对胰腺命名同一,形态结构清楚,位置描述明确,可直接补充进中医学胰腺藏象(藏)理论中,为完善胰腺藏象理论搭建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结肠癌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从PI3K/Akt生物轴调控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HCT116细胞,细胞设3组:对照组,健脾消癌方组(加入15%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及人参皂苷Rg3组;制备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条件培养液(分组及制备方法见实验方法),用条件培养液干预HUVEC(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Matrigel基质胶法检测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条件培养液对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随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Akt、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蛋白表达。最后在结肠癌HCT116荷瘤小鼠中验证健脾消癌方对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并经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模型组HUVEC细胞管腔形成较空白血清组显著增加(P<0.05);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较模型组HUVEC细胞管腔形成显著减少(P<0.01)。p-Akt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血清组(P<0.05),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I3K、Akt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性增大,瘤组织内VEGF表达、CD31阳性面积显著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瘤组织内VEGF表达、CD31阳性面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癌方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生物轴调控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早期诊断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不可切除的中晚期,5年总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微无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相对安全、高效、创伤小、便捷等优点,在控制胰腺肿瘤进展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得到了一定改善。目前应用于胰腺癌的主要微无创治疗技术有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射频/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化学消融、光动力治疗以及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等。本文就微无创治疗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5岁,为笔者在瑞士仁济中医(Aku Medi Renji TCM)诊疗中心工作期间所诊治的当地患者。初诊日期:2019年1月21日。主诉: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1月余。现病史:1年前因尿频尿急、尿等待、尿滴沥不尽等前往家庭医生处就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服用西药(具体不详)后效果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维A酸胶囊口服与光动力学疗法在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20年 5月-2021年5月就诊本院的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共计68例。依照用药方式不同分将应用异维A酸胶囊口服治疗的34例设为口服组,将应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的34例设为光动力组,比较两组治疗4、8、12周时GAGS 评分、疗效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光动力组治疗4、8周时GAGS评分低于口服组(P<0.05);治疗12周末两组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组第4、8、12周时有效率分别为58.82%、 67.65%、73.53%,高于口服组的32.35%、38.24%、44.12%(P<0.05);光动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寻常型痤疮患者,光动力学疗法在治疗中短期疗效较口服治疗来说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畅通散外敷神阙穴对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I)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120例阑尾切除术后出现PO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禁食、静脉补液、预防感染以及伤口换药等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畅通散外敷神阙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3~5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6 h、12 h每分钟肠鸣音次数、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24 h胃肠电图指标[波形平均幅值(P)、波形平均频率(f)、波形反应面积(RA)、电节律紊乱百分比(RD)]及术后24 h、72 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24 h胃动素(MTL)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 2组患者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治疗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24 h治疗组患者胃肠电图P值、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RD、R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2 h 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治疗组血清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结论:在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畅通散外敷神阙穴能够加快阑尾切除术后POI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机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预防抗磷脂抗体(ACA)阳性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ACA阳性,先兆性流产或有习惯性流产(RSA)史患者,将采用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西医联合滋肾育胎丸加减方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CA-IgA、ACA-IgM、ACA-IgG、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PAF)、活化蛋白C(PC)、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妊娠结局、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检测ACA,观察组2例未降低,对照组11例未降低,观察组未降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ACA-IgA、ACA-IgM、ACA-Ig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PAF、PAI-1低于对照组,PC、A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IFN-γ、IL-2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产率95.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ACA对滋肾育胎丸加减方精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指导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改善先兆性流产或有RSA史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因子指标,降低ACA水平,并可改善患者免疫耐受功能,提高胎儿活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