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58篇
  免费   11478篇
  国内免费   4934篇
耳鼻咽喉   658篇
儿科学   3329篇
妇产科学   1137篇
基础医学   3391篇
口腔科学   897篇
临床医学   23960篇
内科学   9543篇
皮肤病学   975篇
神经病学   2465篇
特种医学   37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3篇
外科学   7706篇
综合类   67996篇
预防医学   22359篇
眼科学   1051篇
药学   57651篇
  286篇
中国医学   79868篇
肿瘤学   3424篇
  2024年   1524篇
  2023年   5517篇
  2022年   4896篇
  2021年   6313篇
  2020年   5780篇
  2019年   5499篇
  2018年   2516篇
  2017年   5610篇
  2016年   5954篇
  2015年   6989篇
  2014年   15163篇
  2013年   13085篇
  2012年   16563篇
  2011年   18455篇
  2010年   18069篇
  2009年   16753篇
  2008年   17254篇
  2007年   16207篇
  2006年   14536篇
  2005年   15466篇
  2004年   14447篇
  2003年   13889篇
  2002年   9696篇
  2001年   7385篇
  2000年   5333篇
  1999年   4161篇
  1998年   3454篇
  1997年   3290篇
  1996年   2929篇
  1995年   2771篇
  1994年   2405篇
  1993年   1660篇
  1992年   1462篇
  1991年   1499篇
  1990年   1255篇
  1989年   1415篇
  1988年   422篇
  1987年   345篇
  1986年   199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86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药辨治老年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CSPD),纳入研究对象为老年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疾病及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①最终纳入168篇文献,其中2010至2020年之间发表138篇(82.14%);调查地区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纳入43948例老年人,累计覆盖340个研究中心;②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中医证候阴虚阳亢证(10.05%)>血瘀证(9.5%)>痰浊(湿)证(8.91%)>阴阳两虚证(4.98%)>痰瘀互结证(4.96%);单元证分布阴虚证(14.70%)>痰证(11.22%)>气虚证(7.15%)>肾虚证(4.72%)>血瘀证(4.18%);涉及病变脏腑肾>肝>脾>肺>心。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证候分布虚证多于实证,虚证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实证常见血瘀证、痰浊(湿)证等,且多见痰瘀互结证;老年人五脏皆损,其中又以肾、肝、脾功能失调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3.
正汗证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汗出,甚则浸湿衣物,在激动、紧张,亦或是天气影响时加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1]。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临床上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4.
值此《糖尿病之友》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糖尿病之友》杂志社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杂志社20年来,不断坚持给糖尿病病友传播科学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知识,尤其是感谢杂志社与时俱进,传播国内外的新研究成果及科技进步,为糖尿病病友战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本草学是东方医药学的重要标志。在生境中辨识药用植物是本草学的重点,本草著作在对药用植物进行描述的同时,基于知识传授的实际需要,会配以药图帮助学者掌握该药材的特点以方便识别。药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本草著作的附属成为独立的册页,其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日益凸显,然而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太多研究者重视,尤其将药图研究的视野从传统医药扩展至文化史、艺术史、美学和文化资源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鲜有。本文从本草学和本草图谱的演变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云南地域本草的杠鼎之作《滇南本草》各时期版本中代表性药图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本草纲目》等几种代表性本草著作中的药图,结合文化和艺术史相关知识,初步梳理《滇南本草》各历史时期药图的特点,分析其演变原因和具体社会条件,尝试从历史角度理解和归纳这些不同时期和版本药图的发展变化呈现的特点并揭示我们今天研究和利用中国传统药图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9.
目前,社会上有非法团伙或中介冒充《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编辑,利用虚假网站以编辑部或者杂志合作单位名义进行组稿,诱骗作者在线投稿、邮箱投稿,并以快速刊出论文、代写论文为诱饵骗取审稿费、版面费或中介费等,其手段隐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上当作者不仅会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承担学术不端舆论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利巴韦林10mg/kg·d-1,阿奇霉素10mg/kg·d-1+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治疗组40例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麻杏石甘汤(麻黄、甘草各6g,杏仁9g,生石膏18g),1剂/d,水煎200mL,2次/d,早晚温服,3岁:每三天1剂,3~6岁:每两天1剂,6岁:1剂/d,肺热重、壮热汗出增加生石膏剂量,加黄芪、桑白皮各6g;痰多气急加枇杷叶、紫菀、葶苈子各6g;无汗恶寒减少石膏剂量,加薄荷、紫苏叶、鲜芦根。中医定向透药选麻黄、杏仁、生石膏、川贝母、金银花等,研碎加蜂蜜、鲜姜汁调制成膏状,密封保存,取4g药膏敷于肺俞,并采用中医定向透药仪治疗,30min/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RAGE、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RAGE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