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7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0篇
  1篇
中国医学   39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保质期或有效期进行系统的调研,探讨中药饮片设定保质期或有效期的依据及其必要性,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药品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选用检索词为“中药材”并“有效期”“饮片”并“有效期”,“饮片”并“保质期”“中药材”并“保质期”“中药材”并“效期”和“饮片”并“效期”,利用CNKI平台工具以及Excel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数据库检索、筛选,获取中药材、饮片保质期或有效期或效期的相关有效文献共85篇,其中关于中药、饮片保质期的相关文献26篇,中药、饮片有效期或效期的相关文献59篇;在59篇关于中药有效期的文献中,74.58%的文献对于中药是否应该制定有效期、如何制定有效期等展开了讨论,25.42%的文献为中药有效期研究的实验性文献。结论:本文从中药材、饮片保质期与有效期的现状,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饮片分类、保质期制定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为中药饮片保质期制定,提供了详实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不同来源的4种大宗常用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和AFG2)的含量,比较不同基质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的分布状况。方法 基于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IAC-HPLC-FLD)方法,分析不同产地共75批中药样品。结果 柏子仁、薏苡仁、决明子及党参共计75批中药饮片中,阳性检出:26批柏子仁(AFs 1.22-46.67 μg·kg-1,AFB1 1.22-31.40 μg·kg-1)、4批薏苡仁(AFs 1.97-41.13 μg·kg-1,AFB1 1.97-36.40 μg·kg-1)、1批决明子(AFs 13.65 μg·kg-1,AFB1 12.60 μg·kg-1),阳性率41%,超标率15%。阳性样品经 LC-MS/MS确证,排除假阳性。4种大宗常用中药饮片柏子仁、薏苡仁、决明子、党参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依次降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29%、7%、0%,表明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与药材基质密切相关。结论 针对易污染AFs的中药品种,需进一步加强其污染状况的全面检测分析,为黄曲霉毒素的有效防控以及完善中药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中药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黄连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的黄连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并采用体外测定药物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生物活性,对化学信息和生物效应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以探索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产地黄连药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生物效应的有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中色谱峰10、6、3、7和巴马汀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相关性较强。结论:基本明确了化学指纹图谱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的相关性,有利于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成分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复方金荞麦颗粒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对1000例各种类型的肺癌患者采用复方金荞麦颗粒5g,3次·d^-1 口服,同时辅以中药汤剂治疗,3mo为1疗程,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维持。结果本组1000例患者经3mo~15a以上治疗,基本治愈181例(18.1%),显效518例(51.8%),有效204例(20.4%),无效97例(9.7%),总有效率为90.3%。结论 复方金荞麦颗粒为抗肿瘤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功效,尤其是对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不能接受化疗和放疗的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新法加工附子与附片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法加工附子在总生物碱高于附片13倍时,其抗炎、镇痛的效果是否有差异。方法:通过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大鼠足趾肿胀法进行镇痛和抗炎作用比较。结果:二者对热板法小鼠的痛阈值均无提高.均能减少酒石酸钾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具有抑制作用。但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法加工附子保存了其原有疗效,但和总生物碱无量效相关性,其中是否有新的活性成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34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白及45批、天麻30批、玉竹30批、黄花白及29批)作为待测样品,使用PEN3型电子鼻采集样品嗅觉感官数据作为自变量X,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的鉴别结果,以及各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原始采购信息,获得辨识模型的标杆数据Y,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及K-最近邻(KNN)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45批白及与89批非白及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上述4种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二分类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01%、97.01%、98.51%和97.01%;在四分类辨识中,这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76%、89.55%、98.51%和97.01%。二分类和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最高正判率均可达到98.51%,且均以LS-SVM算法为最优,最优核函数分别选择径向基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最优模型判别结果良好,没有未分类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后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对33例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有肌腱或骨外露的用肌瓣或筋膜瓣局部转移覆盖,采用大张中厚皮片加压打包植皮修复。结果皮片成活率90%以上28例,占84.8%,皮片成活率60%~89%5例,占15.2%,所有病例皮片移植后经1~2周换药创面均愈合。结论创面修复后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耐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是修复四肢大感染创面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跃华  冯丽  衡明莉 《中草药》2023,54(4):1267-1273
从药材及饮片(植物药)的包件取样、包件内取样及试验样品制备等方面对《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P)、《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BP)及《美国药典》(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进行对比,结合新药用饮片检验的要求,就中药新药用饮片取样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1)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起草中药新药用饮片取样的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2)暂时参照EP、BP的取样法对中药新药用饮片进行研究,并关注饮片取样对检验结果的影响。(3)根据试验样品的特点研究确定其处理方法。如饮片的不同药用部位或位置的质量差异大,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减少取样误差。(4)加强药材的源头管理,减少药材质量差异。(5)在新药用饮片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混合步骤提高同批饮片的同质性。(6)在ChP“中药材及饮片取样办法”中增加:待检批次饮片应具有较好的同质性;有些样品或试验需要采用更严格的取样方法,包括更多取样包件数或包件内取样量;此外,可对包件内抽取的位...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管理等,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2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组织下,汇总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结果,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检数据进行梳理并对总体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合格率为98%。针对质量和标准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管策略与建议,为提高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升监管效力、监管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