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表达幽门螺杆菌(Hp)过氧化氢酶(KatA)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在防御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KatA的重组质粒,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再将其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株中构建成口服活疫苗株,经口服免疫C57BL/6小鼠,并以Hp翻尼株进行攻击,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定量培养对胃粘膜中的Hp进行检测。结果 SDS-PAGE凝胶电泳上显示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约79000的新生蛋白带,占细菌总蛋白的19%,并能与抗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能有效防御Hp的感染,结论 表达KatA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株能诱导抗Hp保护性免疫反应,有望在Hp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经临床及内镜确诊有上消化道出血或曾有出血史的胃静脉曲张病例,男25例,女7倒,年龄5~72岁(平均51.2岁),进行组织胶注射治疗.[结果]32例病人接受共41例次组织胶注射术,5例活动性出血注射后即刻止血,18例术后复查胃镜,胃静脉曲张消失7例(39%),近期(6周)再出血7例次(17%),注射处溃疡2例,肺栓塞1例.[结论]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具有止血效果确切,针眼无渗血的优点,可作为胃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的首选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下单独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或联合其他措施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内镜下单独应用APC或联合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喷洒组织胶或钛夹治疗各种病因的消化道出血.[结果]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月共治疗了69例次,年龄3~80岁,平均53岁,其中消化性溃疡20例次,下消化道溃疡5例,恶性溃疡4例,炎症性病变14例次,息肉或原位癌切除术后出血7例,消化道血管病变19例次,无效止血3例,总的止血率达94.2%,除少数患者腹胀,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单独应用APC或联合其他措施治疗消化道出血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本地区患幽门螺杆菌(Hp)根除后再感染和溃疡复发情况,本研究以^14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尿素酶、组织学及细菌培养),对十二指肠溃疡患Hp根除后共184例进行2年定期随访,并配合随机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指模技术鉴定Hp复发与再感染,结果发现:Hp根除后第1、2年再感染率力0.55%和0.56%,Hp持续阴性仅有1.1%溃疡复发,全部病例未发生溃疡出血,而同期Hp无根除的对照组2年溃疡累积再出血率为26.6%(P<0.005)。结果证明,成人患Hp根除后对Hp再感染不易感,发展中国家Hp根除后再感染率也相当低,以预防溃疡复发为目的的Hp根除疗法同样适用于高Hp感染率地区。  相似文献   
6.
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1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infliximab)治疗10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研究英夫利西静脉滴注治疗经常规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8例和以反复下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D患者2例.在第0、2、6周给予5 mg/kg荆量作为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维持,临床与内镜随访30周.结果 ①治疗2周时,8例活动性CD患者中5例有效;30周时4例临床缓解(其中3例停用激素),1例有效;②2例以反复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随访30周无再出血;③30周时复查肠镜6例,其中溃疡完全愈合或基本愈合4例;④7例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严重不良反应2例,分别为肺炎和迟发型过敏反应各1例.结论 英夫利西可诱导并维持部分活动性CD缓解,促进CD肠黏膜病变愈合,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别探讨门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Ⅲ及罗马Ⅱ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比较两个标准下的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和分型.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消化专科门诊病例3014例.结果 FD符合罗马Ⅲ标准者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20.17%,符合罗马Ⅱ标准者占24.85%.符合罗马Ⅱ标准患者中60.3%同时符合罗马Ⅲ标准;32.7%的患者存在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中的至少一种症状,但不符合罗马Ⅲ标准;7.0%的患者无上述4种症状,仅有恶心、嗳气、呕吐或上腹胀.符合罗马Ⅲ标准患者中74.3%同时符合罗马Ⅱ标准;10.2%的患者存在早饱或餐后饱胀不适症状,排便后可获缓解,但不伴有大便性状或频率改变.罗马Ⅲ标准亚型构成比中仅符合餐后不适综合征者占36.7%,仅符合上腹疼痛综合征者占36.8%,同时符合上述两亚型者占26.5%.罗马Ⅱ标准亚型构成比中溃疡样型占43.9%,动力障碍型占39.1%,非特异型占17.0%.结论 该研究病例中符合FD罗马Ⅲ标准的患者比例低于罗马Ⅱ标准.罗马Ⅲ标准更强调近3个月的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强调疾病的活动性和现症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9.
背景: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发现IL-17A基因多态性与某些亚型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目的:探讨IL-17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的IL-17A表达。以不同浓度重组人IL-17A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中的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IL-17A阳性细胞数较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显著增多(P0.05),且主要表达于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胃癌细胞株中无表达。重组人IL-17A可刺激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上调其IL-6、MMP-13 mRNA表达。结论:IL-17A可直接或通过诱导炎症信号通路分子间接促进胃癌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病例:患者男,24岁。因"反复皮下瘀斑8年,身目黄染3个月"于2012年3月11日收治入院。患者8年前四肢受到轻微碰撞后出现大面积皮下瘀斑伴牙龈出血,外院予止血治疗(具体不详)后瘀斑消退,但该症状常反复。1年前再次因皮下瘀斑至外院就诊,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12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07.8 s,凝血因子FⅦ、FⅨ下降,ALT 372 U/L,AST 386 U/L,ALP 1 633 U/L,甲状旁腺素173.9 pg/mL,骨扫描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活检提示刺激性骨髓象,予"止血、护肝"等对症治疗,皮下出血症状好转后出院。11个月前,复查ALT 298 U/L,AST 246 U/L,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