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药者,取象春季生发之气也,兼轻巧活泼、芳香辛散、轻扬升浮、通达宣散之性,此药可调肝宣肺运脾、斡旋气机升降,辅有承转机体脏腑气机以交通各脏之功,配伍风药医脾胃之疾,每获良效。张声生教授巧用风药于脾胃之疾,配伍敛阴、补气、活血、降气之药以取风药之长兼制风药之弊,其虽属佐使之品,然组方配伍之术于诊疗临床脾胃之疾常为点睛之笔,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不同证候分布与食管测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88例,进行辨证分型。采用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测压系统,分别对健康人及不同证候GERD患者进行食管上、下括约肌功能,食管动力方面检查。结果:88例患者中,以肝胃郁热证(35例)最多见,其次为胆热犯胃证(21例)、气郁痰阻证(20例)、中虚气逆证(12例)。将它们分为肝系证候组(56例占64%)和脾系证候组(32例占36%)。GERD患者食管上、下括约肌各项功能无论是两组间比较还是与健康人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肝系证候组在无效吞咽方面及脾系证候组在吞咽速度方面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系证候组与脾系证候组在食管动力的同步收缩、无效吞咽、吞咽速度、下食管括约肌以上3及7cm波幅、远端收缩积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的不同证候与食管动力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对慢性腹泻大鼠结肠黏膜Cl-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中益气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补中益气组应用大黄灌胃的方法建立慢性腹泻脾虚证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补中益气组给予补中益气颗粒0.945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 d。给药结束后应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量各组大鼠离体结肠黏膜跨上皮离子转运变化。结果:毛喉素(Forskolin)引起3组大鼠短路电流变化(ΔI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加入非选择性Cl~ˉ通道阻滞剂(DPC,1mmol/L)、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性的Clˉ通道(CFTR)阻滞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1mmol/L),Ca2+激活的Cl-通道(CaCC)阻滞剂(DIDS,500μmol/L),Na~+-K~+-Cl~ˉ共转运体(NKCC)阻滞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100mol/L)孵育黏膜,Forskolin引起3组大鼠短路电流变化(ΔI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对慢性腹泻大鼠治疗作用与调节结肠黏膜Cl-分泌有关,主要由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性Cl~-通道(CFTR)、Ca~(2+)激活的Cl-通道(CaCC)及Na~+-K~+-Cl~-共转运体(NKCC)膜通道蛋白共同介导。  相似文献   
4.
张声生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与内痈发病十分相似,治疗上可汲取中医外科治痈的宝贵经验,从“内痈”入手,分期论治,宏微相参,病证结合,配合中药局部灌肠,收效颇丰,并附病案举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和安伞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中药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纳入292个研究,包括19 817例患者,样本量最大为410例,最小为15例,平均68例.由于干预措施多样,同类数据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而异质性较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健脾温肾清化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设计,将72例U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健脾温肾清化方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栓纳肛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诱导缓解率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缓解率为56.8%,对照组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泻单项症状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血便、腹痛、腹胀单项症状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清化方治疗UC与柳氮磺吡啶栓疗效相当,但对于腹泻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胃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防治和延缓本病进展对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张声生教授将本病的核心病机总结为毒瘀为标、虚滞为本,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发病之源,"毒""瘀"在胃黏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毒瘀互结是胃癌前病变的关键病理节点,也是本病逐渐向胃癌演变的重要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慕课在消化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进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11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人。对照组采用临床带教结合科内定期讲课的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慕课教学,培训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2组学员在理论知识考核、腹腔穿刺、腹部查体、病历书写及对带教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各单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查体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教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中“准备充分、病例选择合理”等7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慕课应用于消化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可有效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及专科查体技能,且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正是向胃癌转变的高风险病理类型。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虚弱为本病之根本,临证辨治把握食滞、气滞、湿滞、络滞虚实夹杂之本质。治疗活用“通滞”之法,突出健脾导滞,且健脾勿忘通降和胃、化湿理气、消癥通络,并提出“以通为补,以化为用”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医药分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活动期予清肠化湿方口服联合灌肠方外治;缓解期予扶正清肠方口服,若病情复发加用灌肠方.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天、56天和84天进行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能够明显改善总体症状评分,且在治疗后第56天对总体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能够在不同治疗阶段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乏力评分,且治疗后第56天腹泻、脓血便评分,治疗后第84天腹泻、脓血便、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4天,生活质量评分中胃肠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研究组治疗后第84天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分期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UC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中后期疗效优于西药,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