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失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影像学及外科技术的发展 ,对成人腰椎失稳诊断和治疗方法很多 ,但均遵循其治疗原则彻底减压、复位和融合固定。虽脊柱融合与髋关节融合一样是一种非生理性的治疗方法 ,但一些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在适当选择的病人中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自 1999年 5月以来作者应用经后路椎间植骨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失稳 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年龄 35~ 6 4岁 ,平均 4 5岁。病程 10个月~ 2 0年 ,平均 1年 6个月。均有顽固性下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 14例 ,伴间隙性跛行 13例…  相似文献   
2.
锁骨骨折四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自1997~2002年,作者先后治锁骨骨折122例,分别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克氏针髓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钢板内固定四种方法治疗.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膝关节退行性变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临床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膝关节是人体负重关节且容易受外力损伤,故其发病率最高.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属"痹症"范畴.自1996年5月~2002年10月,作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1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转子复位固定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32例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45~81岁,平均64岁。EvansⅡ型12例,Ⅲ型13例,Ⅳ型7例。均采用自行设计的爪式可控复位固定器进行小转子复位。方法:单纯使用拉力螺钉19例,使用钢丝13例。通过观察患者髋内翻、股骨头颈切割、钉板断裂等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来分析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个月~2年,平均13个月。32例患者中发生髋内翻1例,无股骨头颈切割及钉板断裂。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1.80±3.05.结论: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的重建和固定是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爪式可控复位固定器可在术中有效的复位固定小转子,具有快速复位和固定、操作简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加味方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断指再植术后 ,血液循环的好坏 ,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血液循环则是由血管的损伤程度、血管的痉挛状态、血液的粘稠度等因素来决定的。我们从 1996年以来对部分断指再植术成功后 ,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5 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4例 ,男 19例 ,女 5例 ;年龄 19~ 45岁 ,平均 3 0岁 ;手指完全离断19指 ,不全离断 5例 ;拇指 4例 ,示指 12例 ,中指 8例 ;离断平面位于近节指骨范围内 7例 ,中节指骨范围内 9例 ,远节指骨范围内 5例 ;平关节平面 3例 ;切割伤 14例 ,电锯伤…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髋关节后脱位,是由于受高能量暴力打击所致,伤情较为严重且复杂。目前交通事故不断增多,髋臼骨折、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增多。Baumgaertner报告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占髋部骨折脱位患者的3%~18%。且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其临床诊断、治疗不恰当,将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本院自1998年7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髋臼骨折、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28例,通过临床诊治,结合有关文献,对此类损伤进行总结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髋臼骨折日趋增多.其中髋臼后壁骨折最为多见[1,2],约占所有髋臼骨折的25%~33%,加之前后柱骨折伴后壁骨折总数达70%~8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后壁粉碎性骨折,由于其潜在复杂性,如邻近关节面的塌陷骨折,后壁骨块的严重粉碎,关节软骨面的挫伤和剥离等,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当棘手.有学者报道髋臼后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不满意率达30%[3].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包括伴有后壁骨折)共12例应用取髂骨加盖植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内翻角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中的4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为2008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例,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要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分别进行测量,测量使用PACS图像分析软件,评定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胫骨平台内翻角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后为(4.13±0.73)°,与正常的胫骨平台内翻角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明显正相关于膝关节功能(r=0.937,P〈0.05)。结论胫骨平台内翻角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术后变化较为明显,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的纠正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多由暴力冲击致伤,如从高处坠落,臀部着地,脊椎由于受到暴力作用后上下椎体进行挤压而引起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以胸12、腰1、腰2为多见。腹胀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的一个主要症状,较多患者在骨折后4-72小时出现明显的腹胀、大便秘结,辨证属实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钢板改良切口治疗开放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4月本院共收治收治开放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1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2例,均采用双钢板改良切口技术进行可靠的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7~15月,平均10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所有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5周,X线检查胫骨平台均为发生二期塌陷,无膝关节机械轴对位不良,膝关节屈曲达110°~130°(平均121.5°)。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1]:优11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对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改良切口技术进行内固定,既能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又能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和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是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