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林州市人民 医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 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不同时间段血浆脑 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后 2 d 血浆 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d、7 d 血浆 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 % 低于对照组的 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状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小转子复位固定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32例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45~81岁,平均64岁。EvansⅡ型12例,Ⅲ型13例,Ⅳ型7例。均采用自行设计的爪式可控复位固定器进行小转子复位。方法:单纯使用拉力螺钉19例,使用钢丝13例。通过观察患者髋内翻、股骨头颈切割、钉板断裂等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来分析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个月~2年,平均13个月。32例患者中发生髋内翻1例,无股骨头颈切割及钉板断裂。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1.80±3.05.结论: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的重建和固定是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爪式可控复位固定器可在术中有效的复位固定小转子,具有快速复位和固定、操作简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体检者血清中氨基酸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招募2019年4-6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9例作为乳腺癌组,以正常女性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检测招募者血清中20种氨基酸水平,分析乳腺癌组与对照组间、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组间、早期乳腺癌组与晚期乳腺癌组间氨基酸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差异血清氨基酸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中丙氨酸(Ala)、天冬酰胺(Asn)、瓜氨酸(Cit)、谷氨酸(Glu)、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鸟氨酸(Orn)、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苏氨酸(Thr)、酪氨酸(Tyr)、缬氨酸(Val)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精氨酸(Ar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3).ROC曲线分析表明,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的14种氨基酸中,Ala和Pro单独筛查乳腺癌的效能较高,AUC均为0.75;Ile单独筛查乳腺癌时有最高的灵敏度,达0.82;Lys单独筛查乳腺癌时有最高的特异度,达0.94;这14种氨基酸联合检测时能够提高乳腺癌的筛查效能,AUC为0.88,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94.早期乳腺癌(TNM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血清Val水平高于晚期(TNM分期Ⅲ期和Ⅳ期)患者(P=0.044),其他19种氨基酸水平在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种血清氨基酸水平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性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乳腺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15种氨基酸水平与正常体检者相比存在差异,有助于乳腺癌筛查;14种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的氨基酸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筛查效能,是有潜力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进路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被给予胸腹颈三切口行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观察组患者被给予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79±1.22)h低于对照组(4.33±1.51)h,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201.23±4.54)ml低于对照组(460.23±5.12)ml,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1.68±2.09)d低于对照组(16.87±3.04)d,观察组的住院费用(13753.1±232.1)元低于对照组(27753.2±320.1)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现象,分析其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去年一年接收的3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系统的整理统计及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会造成患者过敏性的休克、神经系统、胃肠道消化甚至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其中女性发病占比高于男性,静脉注射高于口服与滴眼液。结论左氧氟沙星会造成多种不良反应,要加强其给药的标准,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肠梗阻的临床手术时机。方法:对82例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发病<48 h行手术)6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3.12%),有2例患者出现肠绞窄坏死(3.12%);B组(发病>48 h行手术)2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5.00%),有1例患者出现肠绞窄坏死(5.00%)。结论:早期诊断及在最佳治疗时间进行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65年,Patel发明了波长为10600nm的CO2激光,它非常容易被生物组织中的水吸收,且有足够的输出功率,能将能量聚焦一个很小的区域,之后CO2激光迅速成为激光医学中受人瞩目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建良  张龙君  叶峰  郑晓东  许勇  朱少兵 《中国骨伤》2011,24(12):1039-1042
目的:探讨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该类损伤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38岁。分4类治疗: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4例,分别用重建钢板固定;喙突骨折或喙锁韧带断裂加锁骨肩峰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2例,锁骨肩峰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固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喙突骨折;肩峰基底部加肩胛盂加肩锁关节(锁骨外侧端骨折)损伤3例,肩峰基底部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锁骨外侧端骨折);肩峰加肩锁关节加锁骨外侧1/3骨折2例,肩峰用小斜"T"形钢板固定,肩锁关节、锁骨外侧1/3骨折用锁骨钩钢板固定。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1例中9例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骨折愈合,无内固定失效和骨折不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6个月,肩关节外形正常,双肩对称,无肩关节短缩、下垂、内收内旋等严重肩下垂畸形。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本组评分为69~100分,平均89.7分,其中疼痛评分10~15分,日常活动评分14~20分,肌力评分15~25分,活动范围评分34~40分。结论: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需手术分型治疗恢复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陈建良  张龙君  叶锋  郑晓东  王晓  许勇 《中国骨伤》2011,24(10):869-872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复合体(TJC)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男12例,女4例;年龄21~45岁,平均34.1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7例,右侧9例,均为直接暴力所伤,其中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7例。楔骨间脱位11例,舟楔关节脱位3例,骰骨骨折2例。跖跗关节损伤均为三柱损伤。根据手术探查和稳定性破坏情况,通常跗骨间关节,内侧、中间柱跖跗关节用螺钉固定,外侧柱用克氏针固定,对跖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和骰骨压缩性骨折等用跨关节微型钢板固定以达到解剖复位、有效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从疼痛、功能、对线方面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按AOFAS评分:疼痛为(29.3±5.9)分,功能为(32.4±5.6)分,对线为(12.9±2.6)分,总分为(74.6±10.4)分。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皮肤坏死,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3例患者因后期出现骨性关节炎,疼痛明显,行走困难,Ⅱ期行关节融合术。4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骨性关节炎,但临床症状(疼痛)较轻,继续观察随访。结论:解剖复位有效稳定内固定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关键要素,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Ⅱ期融合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