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对比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 9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 ( 31例 )、氟西汀组 ( 32例 )及安慰剂组 ( 32例 )。电针组采用智能电针仪治疗 ,用抗抑郁波型 ,以毫针针刺百会、印堂穴 ,强度 2~ 3V ,4 5min/次 ,1次 /d ,每周 5次 ,同时服安慰剂 ;氟西汀组予氟西汀胶囊 2 0mg/d ,并接受模拟电针 ;安慰剂组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电针 ;疗程 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中每 2周评定 1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SD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结果 治疗第 6周末 ,电针组的HAMD总分 [( 10 19± 5 88)分 ]低于安慰剂组[( 13 88± 8 2 9)分 ;P <0 0 5 ],SDS评分 [( 5 3 0 2± 9 6 7)分 ]亦低于安慰剂组 [( 6 0 0 0± 12 89)分 ;P <0 0 5 ];安慰剂组CGI中的病情严重程度 [( 3 16± 1 32 )分 ]重于电针组 [( 2 4 2± 1 0 3)分 ]和氟西汀组[( 2 5 6± 1 13)分 ;P <0 0 5 ],总体进步分 [( 2 84± 1 2 7)分 ]低于电针组 [( 2 10± 0 94 )分 ;P <0 0 1]和氟西汀组 [( 2 2 5± 1 0 8)分 ;P <0 0 5 ];电针组与氟西汀组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三组Asberg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电针与氟西汀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氟西汀治疗继发于明显生活事件的抑郁症的效果。 方法 :对 6 2例最近 1年内生活事件量表 (LES)总分 >30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 6周。 结果 :治疗结束时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总分自 2 2 . 6 3± 4 . 2 3下降至 9 .97± 5 . 86。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总分自 2 3 .13± 5 . 32下降至 10 . 2 4± 6. 4 1。HAMD迟滞因子、睡眠因子和临床疗效总评分也显著下降。第 1周即显著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氟西汀可有效治疗继发于明显生活事件的抑郁症患者 ,起效较快 ,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照观察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副反应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自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8月住院患者 ,符合 CCMD-2 - R强迫症诊断标准 ;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 (Y- BOCS)≥ 18分 ;病程≥ 5年 ;无脑器质性及严重躯体疾病。共 6 0例 ,随机平分为氟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各 30例。氟西汀组男 14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4 0 .8± 13.2 )岁 ;病程 5~ 11年 ,平均(7.1± 4.5 )年。氯米帕明组男女各 15例 ,平均年龄 (4 1.0±14.0 )岁 ;病程 5~ 12年 ,平均 (7.3± 4.3)年。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长期按神经症诊治无效、排除器质性病变、HAMD评分大于 2 0分的病人 ,口服盐酸氟西汀 10~ 2 0mg/日治疗 3周和 6周后评分并和治疗前对比 ,治疗 3周和 6周的评分也相互对比。行T检验。结果 :治疗 3周和 6周后的HAMD的评分分别为 17 6 5± 3 77,10 97± 4 6 5 ,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2 6 4± 5 (P均 <0 0 1)。治疗 6周后的疗效又显著好于 3周 ,差值为 6 6 8± 4 2 1(P <0 0 1)。结论 :盐酸氟西汀对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病人疗效良好 ,并且和用药时间长短呈正相关。本文也表明对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 ,排除器质性病变 ,HAMD达到诊断标准的病人 ,可进行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氟西汀对治疗强迫症有良好的疗效[1,2 ]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系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我院住院的强迫症患者 ,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共 17例 ,男 8例 ,女 9例 ;年龄 15~ 4 1岁 ,平均 (2 4± 5 )岁 ;病程 1~ 10年 ,平均 (5± 2 )年。所用氟西汀和安慰剂 (淀粉 ) ,由本院药房制成外形与色泽完全相同的胶囊 ,氟西汀每粒 10mg。标A、B代号 ,医生、护士、病人均不知代号的意义。治疗共 4期。第 1期停用原服用药物 ,至强迫症状明显 ,恐怖强迫症量表 (MSCPOR) [3 ] 评分 >1…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在强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强迫症 (OCD)被列为第 4类常见精神障碍 ,其发病机制不明 ,但近年来 5 羟色胺 (5 HT)假说受到重视[1] ,依据来自 :①中枢 5 HT功能的研究成果 ;②选择性 5 HT回收抑制剂 (SSRIs)可减少强迫症症状 ;③ 5 HT能激动剂 (mCPP)可增加强迫症状 ;④ 5 HT拮抗剂 (merergoline)能逆转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症状。 5 HT假说的提出使得氟西汀治疗OCD成为可能。强迫症的短期治疗众多对照研究证实氟西汀对OCD有效。一项为期 8周的双盲对照研究[2 ] 比较了氟西汀 (4 0mg/d)和氯丙咪嗪 (15 0mg/d)的疗效和安全性 ,发现若以强迫症量表 (Y …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2 6 4例患者进行噻奈普汀和氟西汀的多中心开放、对照治疗 ,其中噻奈普汀组 14 4例 (37 5mg/d) ,氟西汀组 12 0例 (2 0mg/d) ,治疗 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总体评价量表 (CGI)评定临床疗效 ,采用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 噻奈普汀组治疗和氟西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9 9%和 71 5 % ,两组无显著差异 (χ2 =2 4 1,P≥ 0 0 5 )。起效时间均在两周末。噻奈普汀在治疗 2、4、6周时的HAMD、HAMA减分率均高于氟西汀组 ,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噻奈普汀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入睡困难、胃肠道不适、头痛、便秘等 ,不良反应较氟西汀少而轻。结论 噻奈普汀对抑郁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且其安全性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8.
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抑胡症患者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目的 :比较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 方法 :将符合 CCMD- 2 -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及氟西汀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 2、 4、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 SI)及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 结果 :仅第 2周末两组间 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组总有效率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万拉法新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 ,其疗效及副反应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影响.方法 以氟西汀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氟西汀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GDNF浓度及Real-time PCR法检测GDNFmRNA的表达.结果 (1)氟西汀浓度超过35 μmol/L浓度时,可降低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10 μmol/L氟西汀干预星形胶质细胞不同时间后,48 h组细胞培养液GDNF浓度[(68±13)fg/L]高于0 h组[(32±11)fg/L]、6 h组[(34±12)fg/L]、12 h组[(41±17)fg/L]、24 h组[(45±13)f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不同浓度氟西汀作用星形胶质细胞48 h后,10 μmol/L浓度组的细胞培养液GDNF浓度[(64±17)fg/L]高于0 μmol/L[(39±15)fg/L]和1 μmoVL浓度组[(39±18)f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氟西汀作用星形胶质细胞48 h后,撤离氟西汀24 h后星形胶质细胞仍明显分泌GDN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不同浓度氟西汀作用星形胶质细胞24 h后,10 μmol/L和20 μmol/L浓度组细胞GDNFmRNA表达量[分别为(0.008 1±0.001 1)和(0.006 3±0.000 3)]高于0 μmol/L、1 μmol/L及5 μmol/L浓度组[分别为(0.003 1±0.000 7)、(0.003 9±0.000 3)和(0.004 1±0.000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氟西汀可能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GDNF的分泌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对抗精神病药疗效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西汀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 ,除了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没什么疑议外 ,对分裂症状的疗效则不甚明确。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发现一些抗精神病药不能控制的分裂症状 ,加用氟西汀后明显改善 ,故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期引起同道注意。1 资  料1 1 一般资料 于 1997年 11月~ 1999年 4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9例 ,分裂样精神病患者 1例 ,其中男 18例 ,女2例 ,平均年龄 ( 3 0± 7 5 )岁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 2—R) [1] 中的相应诊断标准 ,平均病程 ( 5 7±5 3 )年 ,在 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偏执型 1…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用氯硝西泮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氟西汀、氯硝西泮和氟西汀、安慰剂作随机双盲对照治疗50例抑郁症,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为依据,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时间平均为(12.31±4.65)天,2周末、3周末时减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不同时间TESS总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氟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起效早,减少自杀率及某些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氟西汀和曲唑酮的抗焦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西汀 (fluoxetine)和曲唑酮 (trazodone)对焦虑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CCMD II R抑郁症诊断标准、伴有焦虑或单纯广泛性焦虑的病例共 148例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 4组。一组单用氟西汀2 0mg/d ,一组用氟西汀 2 0mg/d加曲唑酮 50~ 10 0mg/d ,一组用氟西汀 2 0mg/d加罗拉 1 5mg/d ,一组用安慰剂加少量安定或 10g/dL水化氯醛。观察 8周。结果 氟西汀能有效的改善焦虑症状 ,但疗效出现较晚 ,第 6周才显示抗焦虑效果。加用曲唑酮或罗拉能加强氟西汀的抗焦虑作用 ,同时能缓解氟西汀在用药早期加重焦虑和影响睡眠的副作用。结论 氟西汀有抗焦虑疗效。用氟西汀抗焦虑的早期加用曲唑酮或罗拉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3 )的 42例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进行 6周的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临床整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疗效 ,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曲唑酮用量 ( 193 85± 5 6 5 9)mg/d ,对照组氟西汀用量( 2 6 81± 5 87)mg/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比例分别为 17/2 1和 16/2 1,治愈比例分别为 13 /2 1和 10 /2 1;两组HAMD量表总分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曲唑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慢性氟西汀干预正常大鼠所导致的海马神经再生上调与Notch1信号系统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大鼠腹腔注射氟西汀建立在体模型,分为对照组、14 d干预组、28 d干预组(n=12),采用免疫组化、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以及Notch1信号通路各个因子(NICD、Hes1、Hes5、Jag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①与对照组(2919.50±188.80)比较,14 d氟西汀干预组(3706.50±228.04)、28 d氟西汀干预组(4334.33±217.48)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01);与对照组(2404.50±148.77)相比,Flu干预28 d组(3273.16±156.68)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存活明显增加(P<0.001);与对照组比较,氟西汀干预组NeuN/BrdU、GFAP/BrdU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NICDmRNA (0.30±0.03),Hes1mRNA (0.53±0.03),Hes5mRNA (0.21±0.02),Jag1mRNA(1.04±0.07)]比较,氟西汀(Flu)干预14d组[NICDmRNA (0.45±0.05),Hes1mRNA (0.65±0.06),Hes5mRNA (0.31±0.06),Jag1mRNA(2.46±0.39)]和Flu干预28 d组[NICDmRNA (0.42±0.03),Hes1mRNA (0.85±0.06),Hes5mRNA (0.39±0.02),Jag1mRNA(3.21±0.34)]Notch1信号通路各因子基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01).③与对照组[NICD(2.36±0.17),Hes1(1.09±0.25),Jag1(2.33±0.31)]比较,Flu干预14 d组[NICD(3.20±0.25),Jag1(2.86±0.25)]和Flu干预28 d组[NICD(3.40±0.19),Hes1(1.43±0.13),Jag1(3.35±0.14)]NICD、Hes1、Jag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与对照组Hes5比较,Flu干预14 d组Hes5和Flu干预28 d Hes5蛋白水平无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促进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但对分化无影响;同时,海马Notch信号功能激活,提示Notch1信号系统可能参与氟西汀介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再生上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氟西汀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68例偏头痛患者 ,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 (3 6例 ) ,应用氟西汀和尼莫地平治疗 ;对照组 3 2例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 ,疗程四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11% ,对照为 68 75 % ,两组有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氟西汀可改善偏头痛症状 ,与钙拮抗剂合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氟西汀肠溶片对抑郁症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活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按1:1将232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氟西汀肠溶片组(116例)或氟西汀片组(116例)。氟西汀肠溶片组药物剂量为90mg/周,氟西汀片组20mg/d,观察疗程均为12周。疗效评价工具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结果治疗第12周末,氟西汀肠溶片组与氟西汀片组的疗效相当。氟西汀肠溶片组(115例)和氟西汀片组(116例)的复燃率均为0.9%;稳定率分别为90.4%和89.7%;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9%和20.7%,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8.7%和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口干、恶心、焦虑及嗜睡。结论氟西汀肠溶片对抑郁症缓解期患者有效,其疗效及安全性与氟西汀片相当。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氟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的 5 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氟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氟西汀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Y -BOCS)定期评定疗效。疗程 6个月。结果 在治疗第 1、2、4和 6个月末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尤其是对强迫行为疗效更好 ,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氟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独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8.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维持性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病人维持性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本文对象是在急性发作期中单独用氟西汀或阿米替林治疗 2~ 3个月 ,当其症状显著好转 (即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 >5 0 % )后的抑郁症 96例 ,并分为两组 (氟西汀组 46例、阿米替林组 5 0例 ) ,再经 12个月的维持性治疗后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氟西汀维持性治疗的总有效率 ( 90 2 % )与阿米替林 ( 93 0 % )相近 ,而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4 6 3 % )明显低于后者 ( 81 4% )。结论 氟西汀对维持性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 ,是维持治疗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氟西汀与氯硝西泮对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氟西汀20 mg晨顿服,氯硝西泮2~4mg睡前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依据作疗效评定。结果 显效时间(11.56±4.35)天,总有效率93.5%,SAS、SDS减分率分别为40%及38%。结论 氟西汀与氯硝西泮合用治疗抑郁神经症起效早、可明显减少自杀率,避免抑郁症状向焦虑和躁狂现象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 (1)氟西汀合并利培酮组(以下简称合并利培酮组):在氟西汀(2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 5 ~2 0mg/d)。共入组51例,其中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13)岁。实际完成试验者49例。( 2 )氟西汀组:单用氟西汀( 20mg/d)治疗。共入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12)岁。实际完成试验者46例。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1, 2, 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1)治疗第2, 4周末, 两组间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 )。( 2 )合并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为67%,痊愈和显效占51%。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26%,痊愈和显效占1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合并利培酮组患者中27例出现不良反应,占53%;氟西汀组为21例,占40%,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