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高香草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多巴胺代谢产物血浆高香草酸 (pHVA)的影响。方法  3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患者组 )纳入研究 ,利培酮治疗平均剂量为 (3 2± 1 1)mg/d ,共观察 6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 ,以高效液相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 pHVA含量。 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pHVA水平。 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 pHVA含量 [(7 9± 4 0 ) μg /L]与对照组含量 [(8 8± 4 1) μg /L]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患者组治疗后 pHVA含量 [(5 3± 2 7) 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 ;(2 )治疗前患者组 pHVA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 [(2 0 7± 4 1)分 ]存在正相关 (r =0 39,P <0 0 0 1) ,与基线PANSS阴性症状评分 [(19 7± 5 1)分 ]存在负相关 (r =- 0 35 ,P <0 0 1) ;(3)基础pHVA含量及其治疗前后差值[(2 6± 1 3) μg/L]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减分值 [(10 8± 4 1)分 ]均分别呈正相关 (r =0 4 8,P <0 0 1;r=0 6 0 ,P <0 0 0 1)。结论 患者组治疗前pHVA可部分反映精神分裂症症状 (尤其是阳性症状 )的严重程度 ,基础 pHVA含量及治疗前后pHVA水平的变化与利培酮治疗阳性症状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措施及其疗效的一年随访   总被引:95,自引:1,他引:94  
目的 探讨院内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 12 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措施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6 2例。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同时 ,对干预组施以小组工作制、院内职业康复的两种技能训练 ,共 10周。出院后随访 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 (NOSIE 30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和就业率等进行评估。结果  (1)与入组时比较 ,住院期间干预组NOSIE 30各因素的变化值从住院的第 2周开始至第 10周均优于对照组(均P <0 0 1) ,且增分和减分的幅度逐渐增大。 (2 )出院时点与随访最后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 ,干预组的SDSS分 [(4 0± 2 7)分 ]、NOSIE 30积极因素分 [(- 2 4 8± 4 9)分 ]和消极因素分 [(8 9± 3 6 )分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 3 9± 1 9)分、(5 2± 5 0 )分和 (- 19 5± 5 9)分 ;均P <0 0 1~P <0 0 0 1];(3)干预组的复发率 (10 %)、再住院率 (3%)和再就业率 (4 1%)皆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6 9%、5 6 %和 13%,P =0 0 0 0 )。结论 院内康复措施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社会功能和再就业率 ,以及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代谢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 对 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 45名健康人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 ,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C肽的浓度。结果 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 3h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的差异无显著性 ,病例组餐后 1h血糖值 [( 7 89± 1 77)mmol/L]、2h的血糖值 [( 6 2 4± 1 14 )mmol/L]、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 [( 18 2 4± 2 76)mmol/(L·h) ]比对照组 [分别为 ( 6 5 4± 1 84)mmol/L ,( 5 88± 2 78)mmol/L ,( 15 86± 1 93 )mmol/L/h ,P分别小于 0 .0 1、0 .0 5、0 0 1]要大 ;组间糖耐量减退 (IGT)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5 84,P >0 0 5 ) ;偏执型患者组与青春型患者组间的空腹血糖、2h血糖值无显著性差异 (t=1 476,P均大于 0 0 5 ) ;发生IGT的病例组与未发生IGT病例组组间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及 4个分量表分值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均大于 0 0 5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餐后高血糖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的注意、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的特点。方法对 5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患者组 )及其健康同胞 5 0名 (同胞组 ) ,以及 4 5名正常对照者 (正常对照组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持续操作测验 (CPT) ,评估注意、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结果 (1)在WCST中 ,患者组及其同胞组的总测验次数 (分别为 83 4± 2 3 2和 74 1± 2 4 6 )、持续错误数 (分别为 2 5 8± 11 7和 2 2 8± 10 7)、随机错误数 (33 4± 19 2和 2 5 9± 17 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6 0 0± 2 1 6、14 8± 8 3和 18 1± 16 0 ;P <0 0 1)。 (2 )在CPT中 ,患者组的评分 [(2 8 4± 4 0 )分 ]低于同胞组 [(30 4± 2 3)分 ]和正常对照组 [(30 9± 2 8)分 ],而同胞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3)患者组及其同胞组发生执行功能障碍 (分别为 2 9例和 2 5例 )和注意缺陷 (分别为 2 2例和 7例 )的例数均多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9例和 4例 ;P <0 0 1) ,其中有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缺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同胞出现这一缺陷的比率 (6 6 % )高于无缺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胞 (2 8% )。(4)WCST中的持续错误数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r =- 0 32 ,P <0 0 1) ,CPT与性别 (r=- 0 2  相似文献   

5.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一氧化氮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一氧化氮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对 32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一氧化氮水平进行了检测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对其临床精神病理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组一氧化氮水平 (6 7.79± 2 3.0 6umol/L)高于对照组 (4 8.78± 16 .0 2umol/L) (t =3.4 6P <0 .0 0 2 ) ,一氧化氮水平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未发现相关关系 (r =0 .0 5 5  0 .0 2 4  0 .0 17  0 .0 71 P >0 .0 5 )。结论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一氧化氮高 ,并可能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并家庭干预组(家庭组)8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80例。家庭组接受药物、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出院时和随访2年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制调查表评定精神症状、疗效、住院天数、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出院时:家庭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6±7)天和(78±18)天,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2%vs 43.5%;91.7%vs 75.4%);BPRS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3±4.1)vs(29.6±5.2)];治疗依从性分别是完全依从为75.0%、部分依从为19.4%、不依从为5.6%,对照组分别为52.2%、34.8%和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2年末:家庭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9%vs30.4%;77.8%vs44.9%);BPRS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5.1)vs(34.7±7.8)];治疗依从性分别是完全依从为62.5%、部分依从为26.4%、不依从为11.1%,对照组分别为36.2%、26.1%和37.7%,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vs 30.4%),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脱落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意义。方法 对 12 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 6 0例和对照组 6 0例 ,两组均接受抗精神药物的维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康复指导 ,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情况的介绍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 6个月、一年对二组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定。结果 干预后 6个月BPRS、GAF、ADL评分分别为 2 1.4± 4 .5 ,79.0± 18.4和 19.6± 4 .8,对照组分别为 2 3.5±5 .1,6 8.0± 16 .8和 2 1.7± 5 .5 ,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干预组 12个月后BPRS、GAF、ADL、SDSS评分分别为 16 .3± 3.4 ,82 .0± 113.4 ,4 .1± 2 .2和 14 .5± 5 .5 ,对照组分别为 19.7± 8.2 ,5 8.0± 14 .7,6 .7±2 .8和 18.7± 5 .5 ,两组各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 ,1年内干预组 8例 (13.3% )复发 ,对照组 2 1例 (3.5 % )复发 ,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心理康复指导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 ,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及认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 (rCBF)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对2 1例首次发病年龄≥ 5 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SPECT)检查 ,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中国修订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进行评定 ,经利培酮 [(2 7± 0 8)mg/d ,2次 /d]治疗 8周后 ,其中 11例患者 (PANSS减分率大于 2 5 % )再次完成上述测定。 2 0名正常人完成SPECT、MMSE及WMS测定。结果  (1)治疗前患者组左额叶、左顶叶、双侧颞下、双侧基底节及右丘脑 (P <0 0 1)的放射性计数比值 (RAR)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左额叶RAR (0 85± 0 11)低于右额叶(0 86± 0 10 ;P =0 0 13) ;其MMSE评分 (2 3 33± 4 10 )低于对照组 [(2 8 35± 1 6 3)分 ,P <0 0 1];WMS总分及其大部分测验项目分亦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2 )治疗后患者组仅MMSE分[(2 4 73± 4 4 5 )分 ]、WMS的定向因子分 [(3 82± 1 0 8)分 ]和背数因子分 [(5 0 0± 3 4 9)分 ]高于治疗前[分别为 (2 2 4 5± 3 98)分、(3 18± 1 0 8)分和 (2 6 4± 3 88)分 ;P <0 0 5 ],而各脑区rCBF及其余认知功能的变化均无显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家庭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对象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6~60岁;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70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有1名健康照料者与患者同住;患者及其家属愿意配合。共入组150例,随机分为系统家庭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完成2年随访,治疗组为68例,对照组为65例。治疗组男46例,女22例;年龄(31±8)岁;病程(3·7±2·6)年;复发次数(2·8±1·7)次;PANSS总分(78·6±20·3)分;功能缺陷评定量表(DAS)总分(4·0±3·7)分。对照组男40例,女25例;年…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服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 对象和方法为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患者 ,年龄 18~ 4 8岁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6 0分 ;治疗前 1周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或 1个月内未肌注长效抗精神病药 ,无器质性疾病 ,无酒或药物依赖。共 36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30 8± 5 6 )岁 ;平均病程 (4 8± 3 8)年 ;PANSS总分为 (84 6± 14 8)分。利培酮治疗剂量为 2~ 6mg/d ,平均 (2 2± 1 6 )mg/d。疗程 6周。不合并其他抗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