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对2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85%的被调查患者有病耻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高于情感病患者(χ2=8.843,P<0.01);病程5年及以内的患者病耻感高于5年以上的患者(χ2=5.448,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高,患者的病耻感与精神疾病诊断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理解及态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对21名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1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对17名医护人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理解可归纳为3个主题:①自我管理是能力的体现;②自我管理包含多个维度;③自我管理需要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共同参与。对自我管理的态度可归纳为2个主题:①患者有能力、有责任参与其疾病的自我管理;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受到照顾者质疑。结论:本研究从多角度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内涵及态度,可为研发相应自我管理量表并据此评估患者、据其评估结果构建自我管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2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按有无病耻感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上述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60.85%的被调查患者有病耻感;无病耻感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t=4.1...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措施及其疗效的一年随访   总被引:95,自引:1,他引:94  
目的 探讨院内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 12 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措施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6 2例。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同时 ,对干预组施以小组工作制、院内职业康复的两种技能训练 ,共 10周。出院后随访 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 (NOSIE 30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和就业率等进行评估。结果  (1)与入组时比较 ,住院期间干预组NOSIE 30各因素的变化值从住院的第 2周开始至第 10周均优于对照组(均P <0 0 1) ,且增分和减分的幅度逐渐增大。 (2 )出院时点与随访最后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 ,干预组的SDSS分 [(4 0± 2 7)分 ]、NOSIE 30积极因素分 [(- 2 4 8± 4 9)分 ]和消极因素分 [(8 9± 3 6 )分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 3 9± 1 9)分、(5 2± 5 0 )分和 (- 19 5± 5 9)分 ;均P <0 0 1~P <0 0 0 1];(3)干预组的复发率 (10 %)、再住院率 (3%)和再就业率 (4 1%)皆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6 9%、5 6 %和 13%,P =0 0 0 0 )。结论 院内康复措施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社会功能和再就业率 ,以及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在日常生活中管理疾病的经历。方法:对21名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1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结果 :疾病自我管理的经历可归纳为4个主题:①药物的自我管理是基础;②症状的自我管理是关键;③维持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是目标;④利用资源以及支持是愿望。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照顾者提供自我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51.7%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病耻感.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家属病耻感不同(x2=3.656,P<0.05);不同疾病患者的家属病耻感无显著差异(x2=2.561,P>0.05).结论 病耻感存在于精神病患者的...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376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如患者发生攻击行为,责任护士24h内进行记录,以护理记录中记录到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为准.结果 376例患者入院1个月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8.7%.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攻击行为史、住院次数等是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为保护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士应高度关注反复入院、有攻击行为史、离异患者,其攻击行为发生风险高;年龄较大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风险低.护士应通过评估,及时进行干预和控制,以减少和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缺陷康复的训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交往技能缺陷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社会交往技能缺陷的收效甚微,探讨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缺陷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48例病情明显好转以上的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皆在门诊常规治疗,而训练组同时接受《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程式》训练10周,并随访12个月。以SAD、SDSS、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来评定疗效。结果:无论在训练或随访期间,训练组从训练第4周以后各时点的SAD均值和第6周以后各时点的SDSS均值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结束时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训练组再住院率(19%)显著低于对照组(37%),P=0.022。结论: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并有效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交往技能缺陷的影响。方法:将148例病情明显好转以上的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组(训练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皆在门诊常规治疗,而训练组同时接受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程式训练10周,并随访12个月。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来评定疗效。结果:无论在训练或随访期间,训练组从训练第4周以后各时点的SAD均值和第6周以后各时点的SDSS均值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结束时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训练组再住院率(19%)显著低于对照组(37%)(P=0.022)。结论: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并有利于防止患者再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