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1c/CD18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CD11c/CD18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AIS组)发病72h内及病程第7d2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以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其相对含量,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AIS组发病72h内外周血PMN表面CD11c、CD18MFI分别为20.82±5.88、218.25±89.00;病程7d时为18.60±5.52、185.52±6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1c、CD18MFI(15.63±3.01、150.76±41.20);发病72h内外周血MNL表面CD11c、CD18MFI分别为34.78±14.56、286.75±95.50,病程7d时为31.97±14.47、247.00±88.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1c、CD18MFI(20.20±8.50和186.38±52.97)(P<0.05~0.01);发病7d时CD11c、CD18MFI虽有所下降,但与发病72h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IS时激活的PMN、MNL表面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CD11c、CD18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卒中炎症反应的特征是白细胞聚集并浸润脑组织[1],主要是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 lear,PMN)和单核细胞(mononuc lear leukocyte,MNL),它是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且加剧脑组织的损伤[2]。有多种黏附分子参与[3],其中β2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使PMN、MNL牢固附着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外渗进入脑组织。β2整合素CD11 a-b/CD18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 ic stroke,AI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达的报道较多,未见有CD11 c/CD18的详细报道[4]。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8例AIS患者外周血PMN和MNL的CD11 c、C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表面粘附分子CD62L和CD11b/CD18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40例,年龄、性别等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对象检测外周血中PMN表面粘附分子CD62L和CD11b/CD18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组粘附分子CD62L平均抗体阳性表达率(73.316±1.276)%,CI组(61.058±8.925)%显著降低(P<0.001);相对于正常组CD11b/CD18平均阳性表达率(20.031±0.540)%,CI组(55,598±0.540)%显著升高。CI组内部CD62L、CD11b/CD18相关分析,二者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259(P<0.001)。结论在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急性期,PMN处于活化状态,表现为粘附分子CD62L表达的下调和CD11b/CD18表达的上调。以细胞粘附为表现的PMN活化加快了血栓的进程,可能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 CD1 1 b、CD1 8的表达 ,以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用单克隆抗体标记定量测定 3 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作 2 4h内外周血白细胞 CD1 1 b、CD1 8的表达量 ,以平均荧光强度 (MFI)的大小来表示 CD1 1 b、CD1 8的相对含量 ,在发病72 h、7d后再分别测定 1次。以 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发病 2 4h内患者组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 CD1 1 b、CD1 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在发病 72 h内患者组 CD1 1 b、CD1 8的表达逐渐降低 ,但仍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发病 7d后 ,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发病时 ,白细胞被激活 ,黏附分子 CD1 1 b、CD1 8表达上调 ,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增强 ,可能会加重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PM/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结果:CD40、CD40L在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几乎无表达,但在PM/DM患者表达增高,PM患者CD40平均荧光强度为10.24±4.15,CD40L平均荧光强度为1.35±0.77;DM患者CD40平均荧光强度为13.67±5.83,CD40L平均荧光强度为1.73±0.98。PM/DM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0/CD40L的表达可能参与了PM/DM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D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 165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一般康复组(50例)、综合康复组(65例)3组,并选择32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测定4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外周血多形核细胞(PMN)、单核细胞(MN)黏附分子CD11b、CD1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别用改良爱丁保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评定表(MESSS)、Fugle-Meyer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BI)评定功能评分. 结果 综合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综合康复组较一般康复组疗效更优.对照组、一般康复组、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4周时PMN、MN CD11b、CD1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康复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1周PMN、MN CD11b、CD18和TNF-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综合康复组较一般康复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时一般康复组、综合康复组MN CD11b、CD18和TNF-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综合康复组较一般康复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康复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2、4周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综合康复组较一般康复组降低更明显;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康复组较一般康复组增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康复组、综合康复组患者治疗后4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综合康复组较一般康复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ACI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D11b、CD18和TNF-α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整合素β3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膜瘤中整合素β3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6例脑膜瘤组织,2例正常硬脑膜及3例蛛网膜组织中的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膜瘤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数.结果整合素β3mRNA在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分别为1.72±0.325,2.76±0.245,2.93±0.124,脑膜瘤中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相关.结论整合素β3亚单位参与脑膜瘤的生长控制过程,随着整合素β3mRNA表达的增加,肿瘤的新血管形成活动增强,恶性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的百分比变化及两者在CI患者免疫反应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急性CI患者(发病2d)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CI患者(发病2d)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D16+、CD56NK细胞的数量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CI患者发病2d,CD16+、CD56NK细胞表达水平上升,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说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是促进CI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FoxP3+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在细胞与分子水平检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的表达缺陷,探讨CD4+CD25+Tregs亚群异常与MG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1例MG患者(11例经胸腺切除)与20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外周血CD4+CD25+Tregs及FoxP3+CD4+CD25+Treg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MG患者与HCs外周血CD4+CD25+Tregs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MG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s占CD4+T细胞含量与HC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G患者外周血FoxP3+CD4+CD25+ Tregs含量及FoxP3 mRNA表达量与HCs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胸腺切除的MG患者与未经胸腺切除的MG患者外周血FoxP3+CD4+CD25+ Tregs含量及FoxP3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G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s数量正常,但其表面分子FoxP3的表达下调,这种CD4+CD25+ Tregs亚群的异常发现有助于深入阐明MG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的表达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损伤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HICH患者12例为HICH组,取其手术时的血肿液和外周血,测量患者手术前的脑出血体积、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及NIHSS评分,发病3个月后进行mRS及NIHSS评分。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收集1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取其空腹外周血,利用ELISA方法检测HICH患者血肿液、外周血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7的浓度。根据HICH组血肿液中CD47的浓度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分析CD47的表达与HICH患者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ICH患者的血肿液中CD47的浓度高于患者外周血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0.0001)。CD47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HICH病灶周围水肿程度明显较重、GCS评分明显较低、NIHSS评分明显较高(P<0.05);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明显较高、NIHSS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 HICH后血肿液中的CD47表达明显升高,并且浓度越高脑水肿体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越重、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越重,即CD47表达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白细胞介素1(IL1β)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蛋白表达的诱导关系。方法对Koizumi和Nagasawa法加以改进,采用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线栓法制备短暂脑缺血大鼠模型,2h后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再灌注后30min及1、2、4、6、12、24h至7d的不同时间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实验各组大鼠脑海马区组织中IL1β、CRF免疫反应细胞数量。结果IL1β免疫反应细胞在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从1h(974±393)后开始表达,2h(6107±1884)时达高峰,至7d(66±59)时IL1β免疫反应细胞表达基本消失;CRF蛋白免疫反应细胞从2h(972±184)时开始表达,12h(3744±570)和7d(3963±510)时表达为2次高峰。而且,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IL1β、CRF蛋白表达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诱导关系,即IL1β表达早于CRF蛋白。结论此研究提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IL1β蛋白的升高表达可诱发内生的CRF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cl 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双标记免疫荧光方法测定 4 7例临床确诊的MG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 2蛋白表达和CD3 T细胞Bcl 2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  ( 1)MG组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和CD19 细胞Bcl 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D3 T细胞蛋白表达Bcl 2的MFI( 0 .572± 0 .17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0 .170± 0 .147) (P <0 .0 1)。 ( 2 )MG组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CD19 细胞的Bcl 2蛋白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而与临床严重程度绝对评分密切相关 (r=0 .63、0 .65、0 .61、0 .78,P <0 .0 5)。CD3 T细胞蛋白表达的MFI与MG患者病程相关密切 (r=0 .62 ,P <0 .0 1)。 ( 3)免疫抑制治疗后MG组临床严重程度绝对评分与淋巴细胞亚群Bcl 2蛋白表达、CD3 T细胞蛋白表达的MFI同步地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Bcl 2蛋白异常表达对MG发病及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MBP对小鼠外周血和脾脏DC的CD11c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CD11c 树突状细胞(DC)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分化情况。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分离BALB/c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的DC,与髓鞘碱性蛋白(MBP)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MBP活化的DC CD11c的表达。结果MBP使BALB/c小鼠外周血(平均荧光强度实验组为15.69±1.92,对照组为8.76±1.70,P<0.01)和脾脏中(平均荧光强度实验组为17.41±1.62,对照组为9.13±0.66,P<0.01)DC CD11c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MBP刺激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DC前体细胞向髓系DC(DC1)分化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癫痫发作时海马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变化,探讨神经元损伤及癫痫发病机制。方法:利用锂-匹罗卡品(Li-PC)制作大鼠急性癫痫持续状态(SE)30min、1h、2h的癫痫模型,造模后1d、3d、7d、14d,经流式细胞技术(FCM)半定量检测Caspase-3的表达含量,并应用光镜及电镜进行神经元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海马内Caspase-3表达与SE早期持续时间呈正相关(SE30min3.51±0.35,1h4.49±0.14,2h7.39±0.26p<0.001);各组中均可见Caspase-3表达1d活化,7d表达达峰值(SE30min组1d时3.51±0.35,7d时10.34±0.36;1h组1d时4.49±0.14,7d时14.33±0.33;2h组1d时7.39±0.26,7d时31.15±0.79;p<0.01)。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凋亡、缺失明显,以海马门区、CA1区为著。结论:Caspase-3是神经元凋亡关键的执行因子,它可以反映SE对神经元造成损伤程度。急性期SE所致的海马区缺血缺氧、水肿以及兴奋毒性导致神经元损伤,可能是慢性颞叶癫痫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 family,TNFRSF)成员CD13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发病72h以内住院患者共46例,其中ACI组27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ACS)组1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流式细胞磁珠微阵列法(CBA)检测各组观察对象外周血CD4~+T细胞及其CD4~+CD28-T细胞亚群表面CD137的表达和血浆可溶性CD137水平。结果 ACI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比例[(14.13±4.42)%]、CD4~+CD28-T细胞CD137的表达[(2.60±2.14)%]、血浆sCD137[(3.43±2.48)pg/mL]水平显著高于ACS组[(9.03±4.60)%、(0.70±0.66)%、(2.07±0.814)pg/mL]和NC组[(8.08±3.30)%、(0.45±0.31)%、(1.26±0.70)pg/mL](P0.01),且ACI组CD4~+T细胞的CD137表达及血浆sCD137水平与NIHSS评分(P0.05)和梗死体积(P0.01)呈正相关。结论 ACI患者发病早期CD4~+CD28-T细胞、CD4~+T细胞及其CD4~+CD28-T细胞表面CD137、血浆sCD137水平升高,且CD4~+T细胞的CD137表达及血浆sCD137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评估脑梗死临床严重程度的外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AC 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有脑梗死易患因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 I组血小板表达CD31、CD62p[(90.91±15.39)%,(7.00±2.96)%]明显高于易患因素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01);AC I组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高于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均P<0.01);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与脑梗死体积正相关(r=0.39,P<0.05;r=0.63,P<0.01)。结论AC I发病后血小板表达CD31、CD62p显著增高,其表达程度与脑梗死体积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鼠前脑不全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大鼠不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死亡及β 淀粉样蛋白 (Aβ)的表达。方法 应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大鼠 2条血管闭塞致大脑不全性缺血再灌注后 6h及 2、3、7、14和 35d不同时间海马区神经细胞死亡和Aβ的表达。 结果 大鼠不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3d后 ,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发生迟发性死亡 ;再灌注 2d后 ,Aβ的表达开始增强 (A值为 0 0 82±0 0 11) ;再灌注 7d达到高峰 (A值为 0 175± 0 0 2 4) ,35d时消失 (A值为 0 0 12± 0 0 0 3)。结论 大鼠短暂性不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发生迟发性死亡 ,同时Aβ表达上调 ,提示Aβ可能在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患者外周血CD4+CDh25ighT细胞的水平,以及各种治疗方法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55例MG患者(治疗前)与3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h25ighT细胞百分率,对其中26例MG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动态检测。结果MG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h5igh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22%±3·37%与5·16%±1·8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而2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其外周血CD4+CD2h5igh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与病情评分的变化呈负相关(r=-0·563,P=0·008)。结论这种非手术治疗前后短期内的CD4+CD2h5ighT细胞的变化情况可能与病情相关,但胸腺切除前阶段观察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背景:造血干细胞具有良好的自我复制和更新的能力,CD34+细胞具备有造血干细胞的标志。 目的:分析影响外周血CD34+细胞纯化的因素。 方法:90例患者,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μg/(kg•d)动员1~3 d后,应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液80~100 mL,经Clini MACS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34+细胞。 结果与结论:90例CD34+细胞平均数为(1.73±1.15)×107,经流式细胞仪分析,CD34+细胞阳性率大于80%。COBE血细胞分离机单次收集的循环血量在980~1 100 mL时,利于CD34+细胞收集(P=0.005);动员后白细胞浓度在(16~21)×109 L-1时,利于CD34+细胞收集(P < 0.05);中间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比例超11%时,利于CD34+细胞收集(P < 0.05);单个核细胞液血小板小于2 100×109 L-1时,利于CD34+细胞的收集(P < 0.05);年龄小于16岁,CD34+细胞数高(P=0.003);CD34+细胞抗体的温度、磁性标记及细胞处理时离心力的大小,均有影响。结果提示,经Clini MACS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技术纯化的CD34+细胞能满足临床需要,实验稳定性好,重复性好;注重相关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纯化的CD34+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β)的变化、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及其特征性标志叉头样转录因子P3(Foxp3)的表达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抑郁症患者免疫失衡的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36例抑郁症患者和36名正常对照,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总分将患者划分为轻、中和重不同抑郁程度组;利用ELISA方法测定受试者外周血血清细胞因子IL-10、TGF-β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R的α及β两种亚型(GRα、GRβ)、Foxp3 mRNA表达水平;免疫磁珠分离CD4+ CD25+ Treg,共聚焦显微镜观察Foxp3与GR在CD4+CD 25+ Treg上的共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血清IL-10、TGF-β的水平降低(P<0.05),外周血CD4+ CD25+ Treg数量及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抑郁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中度和轻度抑郁组(P<0.01).抑郁各组单个核细胞GRamRNA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随抑郁程度而降低(P<0.01),GRβmRNA却在重度抑郁组表达增加.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重度抑郁患者CD4+CD25+Treg上GR与Foxp3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糖皮质激素受体可能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在抑郁症患者免疫失衡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