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靶向抑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细胞株U87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载体感染U87细胞株,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株AKT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改变。结果转染AKT2-shRNA可有效降低U87细胞株内的AKT2表达。干扰组细胞从第3 d开始增殖明显降低(P0.05);AKT2-shRNA干扰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1.80%±1.83%,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2.01%±0.20%和未转染组的2.13%±0.32%(P0.05);AKT2-shRNA干扰组细胞周期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比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KT2-sh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株的增殖,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蛋白1(LncRNA-UCA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MMP9)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人脑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UCA1干扰组,培养48 h后进行后续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UCA1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水平;划痕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qRTPCR检测MMP2/MMP9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两UCA1表达水平在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UCA1干扰组中分别为(1.00±0.06)、(1.01±0.07)和(0.54±0.09),UCA1干扰组UCA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F=40.304,P 0.05)。干扰UCA1表达后U251细胞增殖水平、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显著抑制,而U25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 0.05);干扰UCA1表达可降低U251细胞MMP2、MMP9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 0.05)。结论干扰UCA1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9基因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3条针对IGF-BP2的siRNA和1条阴性对照siRNA,采用小分子干扰RNA技术使胶质瘤U251细胞的IGF-Bit2基因沉默.通过逆转录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GF-BP2的表达,用MTT法检测干扰后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结果 逆转录PCR检测表明转染后24 h IGF-BP2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空白对照、阴性对照、脂质体、siRNA1、siRNA2、siRNA3组中IGF-BP2 mRNA水平分别为:0.88±0.02,0.87±0.03,0.84±0.02,0.65±0.03,0.55±0.04和0.64±0.02.48 h分别为0.93±0.04.0.90±0.04,0.93±0.03,0.76±0.04,0.58±0.03和0.75±0.02,72 h为0.95±0.04,0.95±0.03,0.94±0.02,0.78±0.05,0.60±0.02和0.76±0.03.3条siRNA中siRNA2作用最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表明IGF-BP2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也由92.3%明显降低至24 h的15%,至48 h为52.5%,仍低于正常胶质瘤细胞.RNA干扰后胶质瘤细胞的MTT值虽在缓慢升高,于24 h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至48 h和7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想的IGF-BP2小分子干扰RNA序列能够抑制该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谷氨酸促进胶质瘤侵袭性的机制.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胶质瘤细胞株U251,用100 μmol/L谷氨酸处理24 h后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检测侵袭性;处理2、4、8、12h后应用明胶酶谱实验分析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分泌;处理3、6、9h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显示谷氨酸组穿膜细胞数(37.44±2.31)明显多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25.8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酶谱分析实验显示谷氨酸处理8、12h后U251细胞分泌MMP-2增加,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谷氨酸处理U251细胞3、6、9h后EMMPRIN蛋白的表达无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谷氨酸可能通过促进胶质瘤细胞分泌MMP-2增强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性.MMP-9和EMMPRIN未参与谷氨酸增强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小胶质细胞促胶质瘤侵袭和迁移作用的影响及对胶质瘤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梯度浓度阿托伐他汀对原代人小胶质细胞和U87胶质瘤细胞活性影响;胶质瘤条件培养基(GCM)激活小胶质细胞制备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MCM),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肿瘤侵袭实验检测MCM干预下U87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小胶质细胞激活过程,检测U87侵袭和迁移能力改变;明胶酶谱法检测阿托伐他汀干预下U87MMP-2和MMP-9表达,及阿托伐他汀与GCM联合干预下小胶质细胞MMP-2和MMP-9表达.结果 10-5mol/L阿托伐他汀对U87和小胶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U87在MCM中孵化24h,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增加(P<0.001).U87在阿托伐他汀MCM中孵化24h,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较MCM组显著减少(P<0.001).U87在阿托伐他汀中孵化24h,迁移和侵袭细胞数略微低于对照组(P<0.05).明胶酶谱提示阿托伐他汀干预24h,U87和GCM激活的小胶质细胞MMP-2水平降低(P<0.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小胶质细胞MMP-2诱导的胶质瘤侵袭和迁移有强烈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胶质瘤本身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Notch2信号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将pGFP-V-RS Notch2 shRNA干扰质粒导入胶质瘤细胞株U251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和Westen blot检测Notch2基因的抑制效果和干扰后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 pGFP-V-RS Notch2 shRNA干扰质粒转染效率为86.68%±2.54%,转染后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发生Notch2的表达抑制,与无关序列组和未转染组相比干扰组细胞自第5天开始增殖明显减慢(P<0.05),干扰组G0/G1 期细胞百分数(68.2 %±1.29%)显著高于无关序列组和未转染组(35.8 %±2.37% 和47.7%±1.03%, P<0.01),而干扰组G2/S期细胞(20.4%±1.56%)显著低于无关序列组和未转染组(49.1%±3.65% 和35.4%±2.42%, P<0.05),干扰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P21上调,cyclinD1、p-Rb下调.结论 Notch2靶向干扰能够显著抑制U251细胞株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增加凋亡.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泌乳素腺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侵袭性与非侵袭性泌乳素 (PRL)腺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方法 检测 2 6例泌乳素腺瘤中细胞核增殖抗原 (PCNA)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相应腺瘤中S期细胞比例 ,比较侵袭性泌乳素腺瘤与非侵袭性泌乳素腺瘤PCNA表达与S期细胞比例的差异。结果 侵袭性PRL腺瘤中PCNA表达的阳性指数为 76 7±1 1 1 8;非侵袭性腺瘤中PCNA表达的阳性指数为 37 1± 1 0 33;两组比较 ,差别具有显著性 (P <0 0 5) ;侵袭性PRL腺瘤S期细胞比例为 1 3 57%± 2 1 6 % ;非侵袭性PRL腺瘤为 8 97%± 2 0 7% ,两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PCNA表达与S期细胞比例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PRL腺瘤相比 ,细胞增殖能力较强 ,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WISP-2基因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siRNA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后,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ISP-2、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WISP-2 siRNA能有效抑制U251细胞株的生长,诱导凋亡,siRNA干扰组WISP-2蛋白表达水平为(18.67±1.40)%,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70.18±1.82)%和阴性对照组(69.41±1.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NA干扰组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为(29.67±1.47)%、(31.62±1.3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ISP-2 siRNA抑制WISP-2 mRNA和蛋白表达后,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增加U251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蛋白表达的比值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癫痫发作后24 h内P2X7受体(P2X7R)和神经连接蛋白(NLGN)的表达特点,并探讨P2X7R抑制剂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1 h、3 h、6 h、12 h、24 h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制备为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模型,Racine评分量表评级达4或5级为造模成功。依次于癫痫发作后1 h、3 h、6 h、12 h及24 h将各组大鼠处死,空白对照组与1 h组一同处理,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2X7R、NLGN1及NLGN2在各组大鼠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干预组(造模前腹腔注射P2X7R抑制剂+载体)和对照组(造模前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载体),每组3只。记录两组大鼠药物诱发癫痫的潜伏时间,以判断癫痫持续状态的严重程度;之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和内嗅皮质中NLGN1、NLGN2的表达情况,以判断P2X7R抑制剂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1 h、3 h、6 h、12 h及24 h组大鼠均造模成功。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癫痫发作后1 h或3 h,P2X7R、NLGN1及NLGN2在癫痫模型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相对表达量(海马:分别为1.194±0.053、2.367±0.336、2.319±0.234,内嗅皮质:分别为1.185±0.104、2.094±0.178、1.512±0.33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海马:分别为1.014±0.046、1.108±0.101、1.134±0.177,内嗅皮质:分别为0.917±0.081、1.046±0.093、1.017±0.028;均P<0.05);且随发作时间延长,表达均有降低的趋势(均P<0.001)。干预组药物诱发癫痫的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长[分别为(34.5±2.6)min、(20.0±3.1)min,P=0.029]。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干预组海马中NLGN1和NLGN2的相对表达量(NLGN1:0.678±0.011,NLGN2:0.904±0.060)均低于对照组(NLGN1:1.031±0.039,NLGN2:1.135±0.079;均P<0.05),而内嗅皮质中NLGN1和NLGN2的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1 h或3 h内,P2X7R和NLGN蛋白在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且在发作后24 h内,随发作时间延长呈降低的趋势;P2X7R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海马区NLGN的表达进而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oxM1抑制剂硫链丝菌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株,CCK-8法检测0、1、1.5、2、3、5μmol/L硫链丝菌素作用24、48、72 h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0、1、1.5、2μmol/L硫链丝菌素作用48 h后细胞FxoM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 结果 CCK-8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硫链丝菌素作用后Doay细胞存活率下降,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 h的IC50分别为(2.1±0.15)、(1.69±0.11)、(1.39±0.1)μmol/L; 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与0 μmol/L硫链丝菌素组比较,1、1.5、2μmol/L硫链丝菌素组细胞FoxMl 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G2/M期细胞细胞比例和凋亡率升高,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且均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oxM1抑制剂硫链丝菌素可明显抑制Daoy细胞增殖,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改变bcl-2/bax表达诱发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yskerin假尿苷合成酶1(Dyskerin pseudouridine synthase 1,DKC1)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ontrol siRNA、DKC1 siRNA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U87细胞; Western blot检测DKC1蛋白表达水平及AKT、p-AKT、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2、MMP-9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KC1 siRNA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1)通过CCK-8实验发现下调DKC1基因后,与Ctrl siRNA组比较,在24 h、48 h、72 h、96 h时间点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O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0. 001)。(2)划痕实验显示:下调DKC1基因后,与Ctrl siRNA组比较,在0 h、24 h、48 h时间点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迁移距离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0. 001)。(3) transwell实验显示:下调DKC1基因后,与Ctrl siRNA组比较,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个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4) 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Ctrl siRNA组相比,DKC1组的基因序列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下调DKC1基因后,DKC1组的AKT、p AKT蛋白表达较Ctrl siRNA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说明下调胶质瘤U87细胞中DKC1基因表达对于AKT、p AK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DKC1组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较Ctrl siRN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表明在U87细胞中下调DKC1基因对p70S6K、p-p70S6K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KC1组MMP2、MMP9蛋白表达较Ctrl siRN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表明在U87细胞中下调DKC1基因对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1) DKC1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提示DKC1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2) DKC1 siRNA靶向干扰了DKC1的表达,同时下调DKC1后AKT、p-AKT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70S6K、p-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 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MMP2、MMP9的表达水平较Ctrl siRNA组明显降低;(4)下调DKC1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CA3神经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相关蛋白(Bax)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1~3组[分别以不同剂量(1 mg·kg-1·d-1、4 nag·kg-1·d-1、8 mg·kg-1·d-1)氢溴酸西酞普兰灌胃],每组8只.采用强迫游泳制造慢性应激模型,用大鼠悬尾实验、力竭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el-2、Bax表达水平.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尼康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分析Bcl-2、Bax阳性表达、凋亡阳性细胞数量及积分吸光度值.结果 应激组静止不动时间[(279±53)s]长于对照组[(182±35)s]及处理1~3组[(200±71)s,(159±59)s,(165±54)s];挣扎次数[(20±3)次]少于对照组[(24±3)次]及处理1~3组[(37±16)次,(32±10)次,(24±4)次];力竭时间[(38.3±5.1)min]长于对照组[(22.9±1.8)min]、短于处理1~3组[(54.4±2.9)min,(69.3±17.6)min,(46.4±4.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CA1、CA3神经细胞Bcl-2表达变弱、Bax表达增强、凋亡细胞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应激组比较,处理1~3组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变弱、凋亡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处理组1~3组的部分Bcl-2/Bax表达、凋亡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A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影响大鼠海马CAI、CA3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凋亡;西酞普兰可影响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I、CA3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水平,拈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2O2预处理(H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4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自动生化分析仪、4,6-二氨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凋亡及14-3-3蛋白的表达.结果 H2O2预处理能够上调14-3-3蛋白表达,增加PC12细胞活力(MPP 组52.46%±6.15%,HPP MPP 组83.78%±5.84%),抑制LDH的活性[MPP 组(37.31±3.99)U/L,HPP MPP 组(12.49±2.26)U/L];抑制细胞凋亡(MPP 48.72%±6.68%,HPP MPP 组17.56%±5.21%).结论 H202预处理能减轻MPP 对PCI2细胞的毒性损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上调14-3-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提高大鼠脂肪基质细胞(ADSCs)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比例的实验方法.方法 根据所采用的不同细胞诱导分化方法分为A组(直接诱导组:以含血清及神经营养因子的Neurobasal培养基直接诱导AD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和B组[神经球诱导组:先以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将ADSCs诱导为神经干细胞(NSCs)球,再以含血清及营养因子的Neurobasal培养基诱导神经球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微管相关蛋白2(MAP2a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鉴定细胞分化结果.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证实,两组细胞均有效表达nestin和β-tubulinⅢ.A组细胞在诱导6 h时nestin表达可达高峰(73.8%±6.5%),并很快下降(24 h为50.3%±3.8%,72 h为10.5%±3.0%),72 h后即检测不到;β-tubulinⅢ在诱导后24 h开始表达(33.5%±6.6%),1周达高峰(84.3%±33%).B组nestin的高表达持续整个神经球阶段,β-tubulinⅢ在神经球阶段有少量表达(成球后7 d为14.1%±3.3%),神经球细胞分化后其表达明显增加(分化后3 d为46.4%±6.1%);B组存由NSCs向神经细胞诱导一定时间后可检测到一定比例的MAP2ab阳性细胞(24.5%).结论 ADSCs在体外稳定扩增传代并在适宜诱导条件下,可以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应用神经球诱导法和直接诱导法均可得到较高比例的nestin及β-tubulinⅢ阳性细胞,神经球诱导组nestin表达稳定,并有一定比例MAP2ab阳性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胶质瘤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2(MMP-2)水平和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含量,探讨胶质瘤细胞迁移与溶解基质的能力及其与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法和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F-actin的含量、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侵袭力的强弱,并对两种细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胶质瘤细胞F-actin的含量(202.54±11.06)明显高于星形胶质细胞F-actin的含量(62.64±10.2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258,P=-0.000);胶质瘤细胞MMP-2的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星形胶质细胞MMP-2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两组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1%及15.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力(246.97±54.48)明显强于星形胶质细胞的侵袭力(39.77±11.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376,P=0.000).结论 胶质瘤细胞含有大量的F-actin及分泌大量的MMP-2蛋白,高F-actin含量与大量MMP-2蛋白分泌与肿瘤细胞强侵袭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基-β-环糊精(MβCD)破坏脂质微区结构对经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βCD(5mmol/L)破坏经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膜脂质微区,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性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膜脂质微区结构蛋白Caveolin-1和膜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干扰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Caveolin-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01)。对照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穿过聚碳酸酯微膜数目为(54.00±9.59)个/视野,干扰组为(23.94±5.56)个/视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迁移至空白端的细胞数目为(134.00±9.68)个/视野,干扰组为(88.00±6.22)个/视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甲基-β-环糊精破坏脂质微区结构后可降低经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veolin-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多种膜蛋白和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403(gametogenetin-binding protein 2,GGNBP2)表达水平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人U251胶质瘤细胞,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GGNBP2的U251胶质瘤细胞后,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CCK8检测细胞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U251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PCNA,MMP9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GGNBP2的人U251胶质瘤细胞株,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增殖(P0.05),侵袭力(57±6 vs.203±6,205±7,F=512.4,P0.05),迁移力(74±7 vs.254±14,248±13,F=242.5,P0.05)明显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过表达组p-AKT(F=45.4,P0.05),PCNA(F=348.5,P0.05),MMP9(F=88.7,P0.0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GGNBP2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水平,并经过相应的信号通路下调PCNA,MMP9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提示GGNBP2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SNORD3A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O数据库收录的GSE58276中差异表达的lncRNA,采集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30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ncRNA SNORD3A表达水平;小干扰RNA转染胶质瘤细胞系T98G和U251,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胶质瘤细胞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组织lncRNA SNORD3A表达水平升高(P=0.000);与HEB细胞相比,胶质瘤细胞系T98G、U87、U251和U373 lncRNA SNORD3A表达升高(均P 0.05)。si-SNORD3A-1组和si-SNORD3A-2组T98G细胞(P=0.001,0.007)和U251细胞(P=0.002,0.009)lncRNA SNORD3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转染后24、48和72 h,si-SNORD3A-1组和si-SNORD3A-2组T98G细胞(均P=0.000)和U251细胞(均P=0.000)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转染后48 h,si-SNORD3A-1组和si-SNORD3A-2组穿过小室的T98G和U251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均P=0.000)、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lncRNA SNORD3A可能通过靶向c-Myc蛋白促进T98G和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胶质瘤细胞的表达。建立侵袭迁移模型,分析CXCR4在CXCL12作用下对U251细胞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XCR4在U25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CXCR4的表达。建立琼脂糖下细胞迁移(Under-agarose cell migration assay)模型,研究U251在不同浓度CXCL12下的侵袭能力。设空白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以CXCL12浓度分5组。计算趋化系数(chemotaxis coefficient,cc)。结果 (1) CXCR4表达于U251细胞。(2)Ⅰ、Ⅱ、Ⅲ、Ⅳ级别胶质瘤CXCR4表达率分别为21. 36±2. 70%、26. 39±4. 27%、52. 59±2. 37%、56. 23±1. 24%。四个级别胶质瘤CXCR4的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 0. 05)。(3)对照组细胞迁移距离为40. 85±5. 16μm,实验组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49±2. 26μm、105. 6±3. 82μm、165. 3±3. 89μm、245. 4±5. 94μm、161. 45±3. 18μm。因子浓度为200~500 ng/ml时与阴性组相比细胞发生明显迁移(P 0. 05)。结论 (1)胶质瘤细胞U251表达CXCR4。(2)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越高CXCR4的阳性率越大。(3)成功建立了胶质瘤细胞琼脂糖下侵袭模型,为研究肿瘤细胞迁移提供新的方法; CXCL12对胶质瘤有明显的趋化作用,肿瘤细胞顺因子浓度梯度定向迁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信号途径对IL-1β诱导神经干细胞(neutral stem cells,NSCs)分化多为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s,DNs)的作用。方法原代取材培养中脑来源大鼠NSCs,用IL-1β诱导NSCs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βIII-tubulin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 Motic Digital Class 1. 1/Motic Images Advanced3. 1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长度; 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分化细胞Akt磷酸化程度。结果培养细胞表达nestin蛋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βIII-tubulin阳性细胞分化率分别为13. 4%±0. 8%(A组)、16. 8%±1. 5%(B组)、28. 8%±2. 4%(C组)、29. 2%±1. 5%(D组)、12. 5%±0. 6%(对照组),βⅢ-tubulin阳性细胞百分率随着IL-1β剂量增加而增加(P 0. 05); TH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 6%±0. 5%(A组)、9. 5%±0. 6%(B组)、16. 8%±1. 5%(C组)、16. 6%±1. 2%(D组)、1. 3%±0. 5%(对照组),TH阳性分化细胞随着IL-1β剂量增加而增加(P 0. 01);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长度分别为(48. 6±8. 3)μm(A组)、(56. 4±5. 2)μm(B组)、(80. 0±12. 8)μm(C组)、(88. 2±10. 5)μm(D组)、(45. 5±6. 5)μm(对照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长度随着IL-1β剂量增加而增加(P 0. 05);经IL-1β诱导后分化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 0. 01)。结论 IL-1β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诱导NSCs向DNs分化,分化过程中Akt磷酸化水平升高,蛋白激酶B/Akt信号途径通过磷酸化修饰激活后可能参与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