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单相组,n=72)和双相抑郁障碍(双相组,n=64)患者,收集并分析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结果单相组女性及已婚患者比例均高于双相组(χ2=18.74、4.68,P0.05或0.01);双相组平均起病年龄小于单相组(t=-2.13,P=0.035);双相组性格外向者比例高于单相组(χ2=9.74,P=0.002);单相组有病前诱因者比例高于双相组(χ2=18.96,P0.01);双相组伴不典型抑郁症状者比例高于单相组(χ2=24.60,P0.01);双相组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于单相组(Z=-5.37,P0.01);单相组HAMD-17总评分及躯体化焦虑和食欲减退因子评分均高于双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2.06,P0.05或0.01)。结论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在性别、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是否有病前诱因、是否伴不典型抑郁症状、既往发作次数及HAMD-17评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ICD-10与DSM-5诊断标准的检出率及症状学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双相躁狂临床路径调研一期(2012年)、二期(2021年)数据库, 分别纳入符合ICD-10和DSM-5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 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 以及双相障碍伴或不伴混合状态患者的症状学表型,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一、二期伴或不伴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的检出率及症状学表现。结果双相障碍混合状态检出率方面, 二期采用DSM-5诊断标准较一期采用ICD-10诊断标准的检出率[18.79%(199/1 059)与6.78%(199/2 934)]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5, P<0.001);分别比较ICD-10与DSM-5诊断标准的伴与不伴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患者的症状学差异, 结果显示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患者多项症状学发生频率更高。结论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DSM-5诊断标准的检出率高于ICD-10, 并且双相障碍混合状态的临床表型因不同诊断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混合特征诊断标准提出异议,并试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目前,DSM-5中双相障碍的混合特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作为伴随特征的诊断标准,给临床带来一定的困扰。DSM-5虽然摒弃了过去抑郁和躁狂同时存在、同时符合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严格诊断思路的标准设置,而改为存在3个或以上相反症状的诊断标准。但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症状或症状群同时存在所导致的状态或特征的诊断困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伴混合特征时,躁狂背景下的抑郁症状已经不典型,抑郁背景下的躁狂症状有时也失去典型躁狂的本色。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混合特征的精神病理学特点,结合临床以及部分研究观点进行分析,提出某些可能有建设性意义的设想,以期为混合特征的临床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软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共纳入同时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障碍、Ghaemi软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软双相障碍组),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单纯符合DSM-IV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单相抑郁组)。收集一般资料,使用可反复测查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BANS)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软双相障碍组首发年龄、发作频率及阳性家族史与单相抑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或P0.01);软双相障碍组患者RBANS总评分、注意力得分、视空间结构及延迟记忆得分明显低于单相抑郁组(P0.05或P0.01)。结论:软双相障碍患者不仅在临床表现上有别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而且认知功能也较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发作患者社会功能及疗效的影响,为抑郁发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住院、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ECP干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席汉失能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AMD-24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9、5.791、8.016、3.488,P均<0.01),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8,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3%vs. 63.33%,χ2=8.725,P<0.05)。结论 EECP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对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门诊100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年龄和首次抑郁发作的年龄都大于精神专科医院患者(P < 0.01).综合医院患者抑郁发作时有不典型症状的比例高于精神专科医院(P < 0.05),而精神专科医院患者中有焦虑症状(P < 0.05)、复发性抑郁(P < 0.01)和有精神病性症状(P < 0.05)的比例均高于综合医院,自杀风险的等级也高于综合医院(P < 0.05).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的比例较高(P < 0.05),而精神专科医院心境稳定剂的使用比例较高(P < 0.05).两类医院中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和是否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内部一致性均不高(Kappa < 0.4).结论 综合医院的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多不典型的特征,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情况也与专科医院不同,值得临床注意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了解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患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情况. 方法对38例单相抑郁住院患者和63例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双相障碍Ⅰ型19例,双相障碍Ⅱ型44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者33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者18例,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者12例)进行DST,其中17例单相抑郁、35例双相障碍患者在治疗4周后再次行DST,比较各组DST脱抑制率差异.结果 治疗前,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36.8%)与双相障碍(14.3%)、双相障碍Ⅰ型(10.5%)、双相障碍Ⅱ型(15.9%)以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5.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Ⅰ型(10.5%)与双相障碍Ⅱ型(15.9%)之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5.2%)、双相障碍混合发作(16.7%)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11.1%)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T脱抑制率在上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随着病情改善而降低,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的DST脱抑制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病期,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高于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的DST脱抑制率与临床分型、发作类型、病情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原浦东地区老年抑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其中60岁以上老人3 311名进行调查,抑郁障碍直接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为诊断工具,以DSM-Ⅳ为诊断标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按Petersen MCI诊断标准,Alzheimer型痴呆患者以DSM-Ⅳ为诊断标准. 结果: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632例)为19.09%,认知功能障碍时点患病率(837例)为25.28%,抑郁障碍患者的患病率与认知功能障碍、年龄、独居有明显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患病率与抑郁障碍、年龄、文化程度、独居及有无躯体情况有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上海浦东新区社区老人抑郁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且二者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相和性别差异,以期为双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2015年9月-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生化指标,包括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游离甲状腺素(FT_4),筛选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双相躁狂)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双相抑郁)患者2 207例,同期选择415例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相和不同性别的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结果①双相躁狂患者的T_3、FT_3水平高于双相抑郁患者,TSH、T_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双相抑郁患者的TSH、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②在双相躁狂患者中,男性T_3、FT_3和FT_4水平高于女性,而TSH、T_4水平低于女性,在双相抑郁患者中,男性T_3、FT_3和FT_4水平高于女性,而TSH水平低于女性(P0. 05或0. 01);③在男性患者中,双相躁狂患者的T_3和FT_3水平均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的T_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在女性患者中,双相躁狂患者的T_3和FT_3水平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的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存在临床相和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以了解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在出院前的差异,为出院后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266例,其中躁狂发作116例,抑郁发作94例,混合状态5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态度清单(DAI)在出院当天分别评定精神症状、自知力及服药态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HAMD-17、YMRS、ITAQ及DAI评分。结果 HAMD-17、Y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TAQ、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5、5.481,P=0.002、0.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均高于躁狂发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发作类型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存在差异,躁狂发作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较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患者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患者68例,采用Excel 2010生成的随机序号进行分组,分为rTMS治疗组和假刺激组各34例,两组均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联合rTMS治疗,假刺激组联合假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数字广度测验(DS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治疗4周后,rTMS组DST的正序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假刺激组(P0.05),rTMS组WCST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均高于假刺激组,而错误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评分低于假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斯西酞普兰联合rTMS对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用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进行贝克抑郁问卷(BD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接纳问卷(SAQ)、应付方式问卷的评定,同时以4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GSES及SAQ的评定,两组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症组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及SAQ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3.980,t=5.907,t=2.967,t=5.411;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BDI得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总分均呈高度负相关(r=-0.602,r=-0.786;P均0.05);与应付方式中的情绪缓冲性应付总分、情绪加工因子、顺从回避因子呈正相关(r=0.433,r=0.425,r=0.372;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程度越低,自我评价也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沉思反应及拖延行为的差异。方法:对32例单相抑郁(单相组)及31例双相抑郁(双相组)患者分别评定沉思量表(RRS)、一般拖延行为问卷(GP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对26名正常对照者(健康组)给予RRS和GPS评定,然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抑郁组的RRS总分(55.8±9.5)显著高于健康组[(45.8±8.1),P0.01)],抑郁组的GPS总分(57.2±8.9)也显著高于健康组[(49.3±8.4),P0.05];单相组和双相组的RRS总分及GPS总分与HAMD总分及阻滞、绝望感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8~0.491,P0.05或P0.01);单相组与双相组的RRS总分及各因子分和GP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比健康人更易陷入沉思,且也较易采取拖延方式;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的沉思反应及拖延行为未见实质性差别,但在临床上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首发抑郁症患者24周治疗疗效和依从性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全病程病案管理模式和门诊随访模式干预首发抑郁症急性期和巩固期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方法 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256例患者中.183例患者接受全病程病例管理服务和门诊随访,73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在患者治疗基线、第8周、第24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在治疗基线和第24周评定患者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1)全病程管理组患者治疗第8周和第24周的HAMD。总分和SDSS总分的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全病程管理组患者第8周的有效率和显效率以及第24周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的治愈率和第24周的治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全病程管理组患者平均复诊次数和平均治疗周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足2个月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月、4月、5月和6月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病程管理组的乐意服药、打算长期服药以及服药从不忘记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忘记一周以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是对照组的三倍(P〈0.01)。结论 全病程管理模式干预首发抑郁症急性期和巩固期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优于门诊随访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合并认知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安定医院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阿戈美拉汀合并认知治疗)和对照组(n=43,单用阿戈美拉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l、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24及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末就开始起效(P0.01);两组HAMD-24及CGI评分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比较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各时点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戈美拉汀相比,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心理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更有效,起效更迅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半月、1月、2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抽血检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监测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半月、1月、2月后,实验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2月后,对照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月、1月、2月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2月后,两组血清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实验组血清BDNF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加味逍遥散对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特别是不同的疾病状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纳入53例双相障碍I型患者和59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组躁狂发作34例,抑郁发作1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定症状严重程度。所有受试者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结果控制体质指数(BMI)后,1患者组的MDA(F=8.362,P0.01)和GPx(F=4.550,P=0.01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2将患者组分为躁狂发作组和抑郁发作组,MDA水平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79,P0.01),躁狂发作组和抑郁发作组均较正常对照高(P0.01)。GPx活性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5,P=0.022),抑郁发作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2)。3将患者组分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组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MDA水平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46,P=0.001)。有精神病性症状组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或0.01)。GPx活性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6,P0.01),有精神病性症状组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4未见发病年龄、住院次数、病程、HAMD和BRMS评分分别与SOD、GPx活性及MDA水平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发作期有氧化应激系统失衡,可能和某些临床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感觉门控P50及P300的电生理差异。方法: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对57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63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50,P300测定,测量其P50的波幅,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双相组P50的S2波幅显著高于单相组,而且双相组P50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相组。双相组N2,P3潜伏期长于单相组,同时N2,P3波幅低于单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比抑郁症患者更严重,事件相关电位可以为鉴别单双相抑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类型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评定量表(FACESII-CV)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并愿意参与研究的114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按照FACESII-CV评分标准,分为极端型40例,中间型43例,平衡型31例。结果三种家庭自杀意念发生率明显不同,极端型家庭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中间型和平衡型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0%vs.46.5%vs.48.4%,P均0.05)。三种家庭类型患者的SIOSS总评分、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掩饰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两比较分析发现:极端型SIOSS总评分、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评分高于中间型和平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中间型乐观因子评分高于平衡型,掩饰因子评分高于极端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种家庭类型的其余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症患者SIOSS评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与经济状况、家庭亲密度评分、家庭适应性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极端型家庭抑郁症患者的绝望感更强、乐观性更差、睡眠更差、自杀风险更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差、家庭亲密度越差,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8例,分别以阿戈美拉汀25~50 mg/d和氟西汀20~40 mg/d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临床疗效,于治疗6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结果阿戈美拉汀组有效率为86.84%,氟西汀组有效率为84.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1、2周末,阿戈美拉汀组HAMD-17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均低于氟西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末,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2±2.11)分vs.(3.42±2.13)分,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尤其适用于伴有焦虑、失眠的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