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神经根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院自1984年10月至1996年3月对961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面神经根部显微血管减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961例面肌痉挛病人中,男469例,女492例;平均年龄48(19~78)岁;病程40天至30年,平均8年;面肌痉挛位于左侧543例,右侧409例,双侧9例,其中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5例,对侧7例。所有病例均曾服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治。803例行针灸治疗,648例行理疗和封闭,454例行射频治疗,疗效均不理想。全部病例行头颅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时期发病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7年7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221例面肌痉挛病例,其中16例(1.3%;男4例,女12例)发病年龄≤18岁。结果16例中发现面神经出脑干区有典型责任动脉压迫14例,岩骨骨嵴压迫1例,无血管压迫但蛛网膜增厚l例。术后即刻治愈率75.0%(12例),有效率100%。平均随访22.9个月,延迟治愈2例(12.5%),总治愈14例(87.5%),总有效率100%,无复发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2.5%),包括中度面瘫、听力下降l例,听力下降伴耳鸣l例;随访期间均好转。结论青少年时期发病的特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表现均典型,多较成年致病者症状轻。性别、桥小脑角蛛网膜增厚黏连、颅后窝容积小等,可能是此类病人的重要患病因素。动脉性血管压迫仍然是其主要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佳,但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成年发病者。  相似文献   

3.
继发性面肌痉挛(附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77例面肌痉挛病例中的5例(0.5%)继发性者。其中3例为桥小脑角胆脂瘤,术中除将肿瘤切除减压外,还行显微血管减压术;1例为听神经瘤.行肿瘤切除;另外1例双侧面肌痉挛病人为右上矢状窦旁前中1/3交界处脑膜瘤,行常规开颅肿瘤切除。结果5例病人术后面肌痉挛均消失,分别随访1、15、37、40、79个月,治愈率100%。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单纯耳鸣1例;轻度面瘫并听力下降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出院时均治愈。结论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由桥小脑角生长较广泛的胆脂瘤引起:除行颅后窝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外,如发现动脉通过面神经出脑干区,还应行责任动脉显微血管减压术,方能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静脉压迫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22例面肌痉挛病例,29例(6.9%)术中探查发现面、听神经出(进)脑干区有静脉通过.其中8例(1.9%)确认为责任动脉压迫之外并存静脉压迫。责任静脉处理方法:电凝后切断7例,将静脉充分游离后以Teflon棉垫开1例。另外21例(5.0%)由于静脉不是责任血管,未予处理。结果29例病人术后即刻有效率100%,治愈28例(96.6%),另l例即刻未治愈而于术后3周延迟治愈。平均随访44个月,无复发病例。与静脉处理有关的术后并发症:轻一中度面瘫、听力下降伴耳鸣2例,随访期间均好转,暂时性单纯耳鸣l例,一过性轻度面瘫l例。结论特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与面神经出脑干区责任动脉压迫并存的静脉性压迫应电凝后切断.方能彻底减压;但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静脉性压迫均合并动脉性压迫,且为次要压迫因素时.静脉不会单独对面神经出脑干区构成压迫;在面、听神经出(进)脑干区之间通过的静脉不是责任血管,可不予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指导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术中监测异常肌电反应,随访分析术后疗效。结果19例病人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治愈18例,部分治愈1例。所有病人术后随访1~4年,治愈率为94.7%,有效率为100%,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经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评价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面神经根解剖变异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787例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0.6%)术中探查时发现面神经根存在解剖变异.面神经根出脑干区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均大于10mm。均成功行MVD治疗。其中2例采用责任动脉悬吊法。结果5例病人术后面肌痉挛均立即消失。分别随访2、7、14、50、63个月,均无复发。术后并发症:中度面瘫1例,随访期间恢复为轻度:展神经麻痹致复视2例.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结论桥小脑角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异位至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大于10mm者罕见.动脉性血管压迫仍然是此类病人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采用MVD治疗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解剖类型与面肌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椎动脉解剖类型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医疗小组2009年6月至10月收治并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MRI3D—TOF)序列扫描,并将椎动脉分为三型:A型,两侧椎动脉呈对称分布;B型,椎动脉明显偏向一侧;C型:两侧椎动脉都位于一侧。并将椎动脉解剖类型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进行比较。结果88例患者中,MRI显示椎动脉A型3例,B型48例(其中椎动脉整体偏向症状侧40例,对侧8例),C型37例(偏向症状侧36例,对侧1例)。椎动脉的解剖变异(侧向偏离)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有显著性相关(P〈0.01;相对危险度为8.4)。结论椎动脉的解剖偏离是面肌痉挛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的机制。方法报告1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男性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与相应脑神经根部动脉性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病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均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极为罕见,其与脑神经根部血管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显微血管减压术并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多根颅神经疾患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目地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同一病人并存多根颅神经疾患病例的疗效。方法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同一病人并存多根颅神经疾患病例。包括同侧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12例,同侧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3例,同侧舌咽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2例,双侧三叉神经痛3例,双侧面肌痉挛2例,双侧舌咽神经痛1例。结果术后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7.83%(45/46),平均随访30.57个月,治愈率97.83%(45/46),仅1例次三叉神经痛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同一病人并存多根颅神经疾患病例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手术治疗1例右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女性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此病例右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由粗大移位椎动脉压迫所致,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消失,无并发症。结论同侧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少见,粗大移位的椎动脉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并耳聋、耳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并耳聋、耳呜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在局麻下对17例面肌痉挛并耳鸣、耳聋的患者施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分别松解动脉对第Ⅶ、Ⅷ颅神经的压迫,并以Teflon片分隔神经与血管。结果所有患者面肌痉挛均治愈。9例耳聋症状完全缓解,8例耳聋症状明显改善;15例耳呜症状完全缓解,2例耳鸣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对由血管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并耳聋、耳鸣患者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体会,分析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8年6月20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骨窗显露与神经血管保护、责任血管辨识与手术策略、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早期的总体治愈率为95%,其中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治愈8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即刻治愈10例,延迟痊愈1例,好转1例,严重并发症1例,轻度并发症3例。手术策略和技巧与疗效及并发症相关。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有效外科方法,个体化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系统回顾1999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病例420例,其中三叉神经痛282例,面肌痉挛120例.舌咽神经痛18例。结果总有效406例,有效率96.67%,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4年来笔者采用茎突孔内注射安定治疗面肌痉挛共3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21~55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其中1年内8例,5年内21例,5年以上3例。本组32例有30例曾接受口服药物、针灸、膏药、电刺激、普鲁卡因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来诊,2例为本方法治疗后1年复发病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均进行头颅CT、脑电图、肌电图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面肌痉挛。治疗后全部进行随访观察疗效。 药物剂量依治疗当时的疗效及是否出现口角偏…  相似文献   

15.
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总结自1986至2005年12月以来局麻下共实施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其中三叉神经痛1465例,面肌痉挛428例,舌咽神经痛63例。患者平均年龄62.5岁,病史3至37年不等。介绍了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技巧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及部分神经根切断的注意事项。结果 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并以teflon垫棉置于其间;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间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总有效率100%。31例复发,其中2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病愈。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52例面肌痉挛病人,对病人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A型肉毒毒素的疗效。方法:治疗前后均在本院专科门诊确诊、随访并行有关检查。使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剂量依据痉挛肌肉的大小、数量和痉挛程度以及治疗反应而定。采用多点肌内注射的方法。按Cohen等、Albert等痉挛强度分级。结果:总卡方检验,P<0.001,差异有极显意义,BTXA注射治疗后眼睑及面肌痉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国产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有效,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3例经MVD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疗效、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并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VD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经MVD治疗后痊愈359例(75.9%),缓解86例(18.2%),无效28例(5.9%),总有效率达94.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面神经受压程度和术中异常肌反应(AMR)检测消失情况对病人的远期疗效有显著影响(P〈0.01)。随访期间复发11例,行再次手术5例。面瘫、耳鸣和脑脊液漏等术后并发症均在随访期间恢复,部分听力下降病人无改善。结论MVD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在明确解除责任血管压迫的前提下,术中面神经可见有压迹和术中AMR消失的病人,MVD的远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一、资料与方法 作者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8例面肌痉挛病人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其中8例病人手术无效而进行了早期第二次手术,均在全麻下患侧枕下乳突后沿发际切口开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因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压迫造成的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0例由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压迫造成的面肌痉挛患者资料。结果:10例患者术中均发现有大血管压迫,其中部分病例合并有其他血管共干压迫。手术采用垫入法,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压迫致面肌痉挛是较少见的压迫形式,手术时采用合适垫入物,注意不遗漏共干血管减压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治疗策略,包括术前诊断评估,手术治疗技巧,并发症防治及疗效等。方法回顾分析52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有典型面肌痉挛表现,经MRI及MRA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确认责任血管的存在及其与面神经关系。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50例病人术后症状即消失;2例病人术后症状减轻,其中1例半月后消失,另一例3月后消失。术后并发症轻度面瘫3例,耳鸣、听力下降6例,头晕、头痛、呕吐10例,经治疗后恢复,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半年后症状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安全、疗效确切的方式。准确判断责任血管并精细的分离保护神经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