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提供一个恰当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处理致痫灶的方式对患者癫痫控制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肿瘤全切和次全切、部分切除在处理致痫灶与不处理致痫灶患者癫痫控制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切除组肿瘤全切和次全切与部分切除后患者癫痫控制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术中应尽量全切肿瘤,同时根据皮质脑电监测处理致痫灶。  相似文献   
2.
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痉挛性斜颈病人,全部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即枕后正中入路硬膜下双侧副神经根、C1脊神经根切断、C2~C4脊神经前、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结果 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2.8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100%。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96%。术后所有病例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双臂外展受限,随访期间均有所好转,1例病人发生头颈部支撑困难,并因此而影响生活质量。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后合并无菌性脑膜炎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至1997年,我科幕下开颅18例,其中5例肿瘤病人术后合并无菌性脑膜炎,原因不明确,经治疗皆痊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7~53岁。5例皆为脑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出现持续发热、关节痛、头痛、呕吐、项强、克氏征。腰穿...  相似文献   
4.
葛留锁  解飞  桑林  郑重  周峰  马延山 《山东医药》2009,49(13):58-58
2002年7月-2008年7月,我们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术加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治疗高血压内囊出血患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6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SPR治疗和康复训练,并采用相应量表评估病人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406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8.8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378例(93.3%),维持术前水平28例(6.7%);肌张力缓解362例(89.2%),维持术前水平44例(10.8%);步态功能改善370例(91.3%),维持术前水平36例(8.7%);生活质量提高378例(93.3%),无明显改善28例(6.7%)。术后发生下肢感觉障碍54例(13.3%),肌力下降72例(17.7%),一过性尿潴留9例(2.2%),一过性体温升高31例(7.6%)。结论 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掌握适应证且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症状学、头皮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设计SEEG电极的植入方案,并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放电情况明确致痫灶的分布,根据其结果采用SEEG电极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结果5例患者共植入23根电极,植入后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时间为9~27个月,其中4例癫痫发作消失(Engel分级Ⅰ级),1例毁损术后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Ⅳ级)。所有患者在射频热凝毁损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对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表面三维重建技术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至2016年期间病理确诊为FCD的患者。术前行包含3D T1序列的MRI检查,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后确定致痫灶的位置与范围。术前利用软件将3D T1影像中的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去除后进行脑表面三维重建,然后根据二维影像的切除范围定位出三维影像中应切除的脑沟与脑回。术中开颅后仔细辨认实际脑表面的脑沟和脑回的形态与走形,与重建图像对比并建立对应关系后切除相应的脑组织。术后根据复查的头颅CT或MRI确定切除范围是否充分,并分析可能影响全切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总共有5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总体全切率和术后无发作率分别为89.66%和84.48%。再次手术,无颅内电极指引和病灶为MRI阴性并不影响全切率;病灶位于深部结构和功能区导致全切率降低,但尚未到达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表面三维重建技术辅助指导FCD切除安全有效,易于操作。当癫痫手术为再次手术,致痫灶位于深部结构和功能区时,建议结合深部电极指引和电生理监测等其它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癫痫中心2009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7例病理证实为DNT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癫痫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影像学特点、切除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55. 4±28. 0)个月,其中33例患者(89. 2%)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Ⅰ级)。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越短、病灶切除完全的患者预后越好(均P 0. 05)。结论 DNT所致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早期、完全切除病变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9例,女24例,年龄5~63岁。单纯头痛13例,癫痫17例,出血偏瘫4例,颅神经障碍6例,头晕9例。额颞叶27例,中颅窝及鞍旁9例,基底节3例,小脑半球2例,脑干和侧脑室各1例。2影像检查:CT检查35例,平扫半球小片状混杂密度,边界清,无占位及水肿,增强示均匀强化的15例诊为CA,8例中颅窝鞍旁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占位病变,均匀强化诊为脑膜瘤;4例片状低密度,轻微强化,略有占位表现的诊为胶质瘤,2例诊断为脑梗塞,5例出血者诊断为血肿,正常1例。MR检查34例,25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家族性原发性颅神经疾病1例,并对其病因学及治疗学进行探讨. 方法1例家族性原发性颅神经疾病,调查其三代共有5例原发性颅神经疾病患者,包括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7侧(根)颅神经病变,其中3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A,右三叉神经痛发病10年后行右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术后疼痛好转,随访10年至患者去世未再发生严重发作.患者B,右三叉神经痛发病10年后行右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及感觉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14年未复发;5年前出现左三叉神经痛,2004年10月行左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44个月未复发.患者C,右舌咽神经痛10年,曾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丝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等3次手术,前2次手术无效,第3次手术后有效,半年后出现右三叉神经痛,行右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治愈.患者D,左面肌痉挛7年,未手术.患者E,右三叉神经痛1年,未手术.结论 家族性原发性颅神经疾病罕见.原发性颅神经疾病出现家族性泛发病例可能与后颅窝容积小、后循环解剖变异、颅神经高易感性、血管迂曲硬化延长等异常发生率高有关,可用颅神经进或出脑干区血管压迫学说解释其病因.颅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