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刺激(CUMS)大鼠模型中枢5-羟色胺(5-HT)含量和色氨酸羟化酶-2(TPH-2)的表达变化以及抗抑郁药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不给予刺激;B组为刺激不给药组,即CUMS应激鼠;C组为刺激给药组,即CUMS应激+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为期6周,每周为大鼠称重,每3周测大鼠的糖水偏爱性,造模前后通过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6周后对大鼠进行处死.处死后脑组织取样测定各脑区5-HT浓度及TPH-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6周干预,与A组比较,B组和C组体重明显降低(P<0.05);与A组及C组比较,B组糖水偏爱度显著降低(P<0.05),同时行为增多;B组5-HT浓度在海马中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纹状体中,B组和C组5-HT浓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TPH2 mRNA在中缝核中表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能引起中枢海马5-HT浓度增高及中缝核TPH-2表达降低,抗抑郁药可能引起中枢海马5-HT浓度降低,但未能影响中枢TPH-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对拟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海马齿状回5-羟色胺1A(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SD可能的药理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拟PSD组和西酞普兰干预组.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刺激(CMS)及孤养法建立拟PSD动物模型,同时予西酞普兰(10 mg·kg-1·day-1)干预4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并比较CMS开始后第19、28天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MS开始后第19天,西酞普兰组5-HT1A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拟PSD组[(0.131±0.008)vs(0.012±0.001)和(0.95±0.06)vs(0.40±0.03),P均小于0.001].第28天,西酞普兰组5-HT1A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拟PSD组[(0.224±0.012)vs(0.013±0.001)和(0.52±0.06)vs(0.08±0.02),P均小于0.001].结论 西酞普兰促进拟PSD大鼠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可促进海马神经重塑,这可能为西酞普兰治疗PS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大鼠各脑区五羟色胺合成通路中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击诱导应激模型,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每天上午予以40 min的电击诱导1次持续3天,建模后采用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安乐处死,取血液及脑组织(海马、前额叶、中缝核及纹状体)低温保存后采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外周血及各脑区的TPH2mRNA的表达。结果经3天电击诱导后,实验组大鼠活动明显减少,与对照组行为学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海马(0.914±0.513 vs 3.640±2.836)、中缝核(0.484±0.374 vs 2.685±2.662)TPH2mRNA表达升高(P均<0.05);外周血、前额叶、纹状体TPH2mRNA表达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应激大鼠在中枢海马、中缝核TPH2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前额叶、纹状体与外周血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3 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应激后3 h,大鼠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为(64.3±6.7)%,显著低于对照组(78.9±8.7)%(t=3.263.P<0.05);海马、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41.5%±7.1%、37.4%±5.6%,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64.8%±9.6%、63.9%±6.3%(t分别为4.782、7.701,P均<0.0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Sprn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孤养加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以下简称应激).采用旷场试验测试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5-HT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中缝核TPH2mBNA的表达量;荧光免疫组化检测中缝核TPH2蛋白的表达.结果 应激第21天,模型组大鼠直立活动[(0.43±1.13)分]及水平活动得分[(5.86±8.26)分]均低于正常组[分别为(1.75±2.44)分和(13.75±19.02)分],P<0.05;海马5-HT含量[(2340±426)ng/s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组[(3569±652)ng/g组织],P<0.01;中缝核TPH2 mRNA相对表达量(0.89±0.15)低于正常组(1.12±0.19).P<0.05;中缝核TPH2阳性细胞数[(75±29)个]低于正常组[(171±113)个],P<0.05.结论 孤养加21 d应激可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中缝核TPH2的表达减少,使5-HT合成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前额叶、海马、中缝核、伏隔核5—羟色胺1A(5—HT1A)与5—羟色胺2A(5—HT2A)受体m 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连续28d,随机给予强迫游泳、夹尾、潮湿垫料、鼠笼倾斜、食物和水的剥夺等其中一种刺激,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动物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以实验性处理。采用旷场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评定其行为学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大脑中前额叶、海马、中缝核、伏隔核5—HT1A与5—HT2A受体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实验组5—HTl A受体m RNA表达在前额叶、海马、中缝核、伏隔核中分别为1.35±0.05、1.76±0.35、0.84±0.67、2.17±0.56,对照组分别为1.57±0.38、2.04±0.71、0.92±0.12、2.25±0.0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5—HT2A受体m RNA表达在前额叶、海马、中缝核、伏隔核中分别为1.24±0.80、0.37±0.75、0.34±0.14、0.45±0.41,对照组分别为1.66±0.43、2.02±0.12、1.90±0.56、1.28±0.31,2组比较在海马,中缝核,伏隔核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前额叶、海马、中缝核、伏隔核中5—HT1A受体m RNA表达均无变化;2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中缝核、伏隔核中5—HT2A受体m RNA表达均减少;在前额叶表达无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中枢腺甘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1组作空白对照。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氯米帕明、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加碳酸锂(联合干预)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以Y型电迷宫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标记AC、PKC并在额叶、海马CA3和纹状体部位拍片分析得出各脑区AC、PKC的灰度值。结果各模型组造模后的体质量增加量、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电迷宫学习与记忆错误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组、联合干预组额叶AC灰度值分别高于其余组(P0.05);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的海马CA3和纹状体的AC灰度值均分别低于其余组(P0.05)。生理盐水组、联合干预组的海马CA3和额叶的PKC灰度值均分别高于其余组(P0.05);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纹状体的PKC灰度值均分别低于其余组(P0.05)。结论抑郁大鼠模型中枢可能存在第二信使系统(PKC,AC)表达的异常,PKC、AC的改变可能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5-羟色胺1A(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癫痫合并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级SD大鼠160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匹罗卡品诱导慢性癫痫大鼠模型.25 d后通过体质量与摄食量测量及旷场试验筛选出癫痫合并抑郁模型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卡马西平(CBZ)组、CBZ+ 8-OH-DPAT低剂量组(8-OH-DPAT低剂量组)及CBZ+ 8-OH-DPAT高剂量组(8-OH-DPAT高剂量组);分别给予CBZ 100 mg/kg、CBZ +8-OH-DPAT 0.1mg/(kg·d)、CBZ+ 8-OH-DPAT 1 mg/(kg·d).连续治疗7d后,进行癫痫发作的Racine分级、体质量、摄食量测量及旷场试验;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苔藓纤维出芽(M FS).结果 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BZ组、8-OH-DPAT低、高剂量组的体质量与摄食量明显下降,海马NGF mRNA表达与Timm评分明显增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CBZ组、8-OH-DPAT低、高剂量组的体质量、摄食量及旷场试验评分明显提高,Racine分级、海马NGF mRNA表达与Timm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8-OH-DPAT高剂量组上述改变更明显(均P<0.05).结论 高剂量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能抑制癫痫合并抑郁大鼠海马齿状回的MFS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海马神经重塑.这可能是5-HT1A受体激动剂抗癫痫、抗抑郁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成年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不同外显子表达及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mild stress,CUMS)建立应激抑郁模型并予艾司西酞普兰干预.5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CUMS+水组、CUMS+药组、对照+水组及对照+药组,每组14只,以蔗糖水偏好试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模型建立第3周后分别检测上述各组大鼠海马BDNF基因第Ⅰ、Ⅱ、Ⅳ、Ⅵ外显子mRNA及BDNF总mRNA(第Ⅸ外显子)表达和第Ⅳ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1)蔗糖水偏好试验:模型建立第2,3周,CUMS+水组[(34±21)%,(63±21)%]蔗糖水偏好均低于对照+水组[(67±15)%,(8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而CUMS+药组[(58士19)%,(80±14)%]与对照+水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2)BDNF外显子表达:模型建立第3周,第Ⅳ外显子mRNA为BDNF总mRNA(第Ⅸ外显子)表达中的最主要者.CUMS+水组BDNF第Ⅳ及Ⅸ外显子mRNA水平[(4.64±0.65)×10-3,(5.73±0.79) ×10-3]均低于对照+水组[ (6.14±0.87)×10-3,(6.82±0.35)×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而CUMS+药组[(5.69±0.18)×10-3,(6.91±0.98)×10-3]与对照+水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P均>0.05).(3)DNA甲基化:各组大鼠海马BDNF第Ⅳ启动子区DNA均未发生甲基化.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主要调节BDNF第Ⅳ外显子转录阻止CUMS成年大鼠海马的该基因表达下降,艾司西酞普兰第Ⅳ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 5 羟色胺 2A (5 HT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1 2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根据 5 HT2A受体互补DNA(c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 3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 5 HT2A受体mRNA的表达 ,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 β 肌动蛋白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1 )应激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均存在 5 HT2A受体 (61 1bp)mRNA的表达 ;5 HT2A受体PCR产物序列与已知的 5 HT2A受体cDNA序列一致 ;(2 )应激组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 HT2A受体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分别为 (53± 5) %、(63± 8) %和 (47± 7) % ,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42± 4) % ,(33± 6) %和 (2 7± 7) % ] ,t值分别为 4 .545 ,7.0 83 ,4.92 3 ,P均 <0 0 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 5 HT2A受体mRNA的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A)、对照+药(B)、抑郁模型(C)和抑郁模型+药(D)组共4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BDNF、Bax、Bcl2、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1)C组海马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细胞凋亡数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海马BDNF、Bel—2mRNA表达降低,Bax、Caspase3mRNA表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BDNF、Bcl2mRNA表达增加,Bax、Caspase3mRNA表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及海马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BDNFmRNA的表达,上调Bcl一2及下调Bax、Caspase3mRNA的表达,从而预防海马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睡眠质量与血小板5-HT浓度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喹硫平组34例和阿立哌哇组34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ECD)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5-HT浓度,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主观睡眠评价,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患者组治疗前5-HT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组治疗前后血小板5-HT浓度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治疗前5-HT浓度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28,P=0.013);治疗后5-HT浓度与病程、家族史、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422,P=0.001;r=0.522,P=0.000;r=0.575,P=0.000);5-HT浓度变化率与治疗前PSQI因子分--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及家族史、治疗前SRSS总分呈正相关(r=0.429,P=0.001;r=0.644,P=0.000;r=0.539,P=0.000;r=0.694,P=0.000)。结论血小板5-HT浓度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中枢5-HT的功能,以血小板5-HT含量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标记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睡眠诱导平衡治疗后顽固性原发性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的变化.方法 对23例顽固性原发性失眠且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睡眠诱导平衡治疗,每日1h,持续3d,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及过度觉醒量袁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变化,并采用脑电超慢涨落技术对治疗前后的脑内神经递质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阿森斯失眠量表及过度觉醒量表指标分值明显改善,治疗前患者脑内5-羟色胺活动水平偏低,去甲肾上腺素活动水平偏高,经睡眠诱导平衡治疗后5-羟色胺活动水平升高,去甲肾上腺素活动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神经递质活动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治疗不良反应.结论 顽固性原发性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存在5-羟色胺活动水平偏低,去甲肾上腺素活动水平偏高,右美托咪定睡眠诱导平衡术治疗可以调节它们的活动水平,同时患者的失眠症状及过度觉醒表现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NP)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及其焦虑、抑郁状况,探索NP可能的生化机制和临床心理特征.方法 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和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收集NP患者(NP组)35例,同期收集健康对照者(对照组)42人,进行血清采集和量表评定,用ELISA法测其血清BDNF和5-HT浓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研究对象的疼痛强度、抑郁和焦虑水平.结果 NP组BDNF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P=0.034),两组5-HT血清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5,P=0.754);对照组BDNF与5-HT血清浓度呈正相关(r=0.461,P=0.004).VAS与5-HT浓度呈负相关(r=-0.326,P=0.021);NP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058,P=0.039;t=2.568,P=0.011),VAS分与SAS及SD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2,P=0;r=0.346,P=0.018);SDS分、SAS分与BDNF、5-HT浓度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 BDNF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生化机制中起一定作用;NP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但主要表现为疼痛感所致的继发性状态,与NP的生化机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咖啡因对慢性低O2高CO2处理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皮质和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1mRNA(NR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低O2高CO24周(HH)组,处理组:低O2高CO2+咖啡因0.1mg·mL^-14周(HCl组),低O2高CO2+咖啡因0.3mg·mL^-14周(HC2组)。处理组以咖啡因水溶液干预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寻找站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海马及皮质区NRImRNA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HH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寻找站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游泳总距离增加(P〈0.05),HC2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②原位杂交显示NR1 mRNA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海马和皮质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层NR1 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5),而咖啡因处理组平均吸光度值升高。结论:咖啡因可改善慢性低O2高CO2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增加海马和皮质区NR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microRNA-16(miR-16)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出生后1d,按窝别分为慢性应激组和对照组,各6只.慢性应激组大鼠在其出生后第1-14天每天接受6h母爱剥夺应激,然后喂养至10周龄时给予21d慢性温和应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两组大鼠均于13周龄时,采用强迫游泳、糖水偏爱和旷场试验测定大鼠的行为,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马miR-16表达水平.结果 旷场实验中,应激组大鼠直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爬行总路程,中央格比例和大便颗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应激组大鼠的被动漂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糖水测验中应激组大鼠的糖水偏爱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内miR-16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大鼠的miR-16表达水平均与BDNF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大鼠直立次数和糖水偏爱率分别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量与呈正相关(P<0.05),与miR-16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而被动漂浮时间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与miR-16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出现及海马中miR-16与BDNF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并且大鼠的抑郁样水平与海马中miR-16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相关;大鼠海马中miR-16与BDNF蛋白可能参与了调节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20只成年SD大鼠根据性别不同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实验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实验组,每组30只.两实验组建立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检测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第4天,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平均逃逸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试验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寻找平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大脑海马中BDNF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会降低模型鼠大脑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并可能因此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所致的动物行为学改变及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的改变。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CUMS)组和对照组,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连续21d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进行行为学观察,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总tau,tau磷酸化(Ser356,Thr231)水平的改变。结果CUMS组大鼠慢性应激后糖水偏好及自主活动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tau磷酸化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后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水平升高,神经可塑性受损,提示了新的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联系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孕烯醇酮(PREG)慢性干预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突触素蛋白1(SYP1)表达的变化.方法 24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小剂量PREG(0.5 mg/kg)干预组、大剂量PR EG(2.0 mg/kg)干预组,隔日腹腔注射干预1个月,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化显示大剂量PREG干预组大鼠海马区SYP1表达明显增加,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发现大鼠海马区SYP1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而小剂量组SYP1表达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大剂量PREG干预可以显著增加老年大鼠记忆相关的海马区SYP1表达,SYP1表达增加可能明显改善大鼠海马区突触结构可塑性与突触功能,进而有助于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