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为正确制订抗真菌治疗策略,促进抗真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38例使用抗真菌药物的血液病患者,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确诊3例(均为念珠菌感染),临床诊断6例,拟诊12例,未确定117例;真菌培养、真菌涂片镜检、(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5.3%、9.4%、6.4%和23.4%;共使用6种抗真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伏立康唑,其后依次为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62.3%的患者单用1种抗真菌药物,15.9%的患者使用2种及以上抗真菌药物;平均用药疗程20.5 d(1~125 d);不合理用药表现为药物选择不恰当、给药剂量不合理、更换抗真菌药物依据不足。结论:该院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基本符合指南要求,但仍存在抗真菌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慧  蒋俊毅  秦利荣  肖大伟 《中国药房》2014,(38):3562-3566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抗真菌药利用情况,为临床抗真菌药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09-2012年抗真菌药的消耗量、总零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量及用药总金额呈上升趋势,占抗感染药的比重缓慢升高,年增长率起伏明显,最高达59.41%;2009-2011年用药总金额排前4位均为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和特比萘芬,2012年伏立康唑用量激增,跃居首位;占销售金额85%左右的抗真菌药为唑类和棘白菌素类;DDDs排前3位的是伊曲康唑注射剂和口服剂、咪康唑外用剂型、特比萘芬口服剂型,多数抗真菌药的DDDs在增长,提示细菌耐药的情况可能有所变化;抗侵袭性真菌药多为新型广谱品种,DDDs最高的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DDC居前列的包括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结论:要谨慎对待包括深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内的抗真菌药的早期经验性治疗;临床需要注意剂型选择以及控制费用,紧密结合国内外治疗规范和指导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卡泊芬净注射液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有使用过卡泊芬净的138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卡泊芬净的应用情况。结果患者基础疾病以恶性血液病居首,曲霉菌属为培养所得的主要真菌。卡泊芬净的负荷剂量使用率36.2%,平均用药时间(9.9±7.3)d,药物利用指数1.01。19.6%患者单用卡泊芬净,其余则联合使用(17.4%,其中5.8%为更换过程中兼联合使用)或更换使用(68.8%)其他抗真菌药物。同时使用与卡泊芬净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他克莫司、环孢素和利福平。结论需要进一步规范卡泊芬净负荷剂量的使用,谨慎更换使用抗真菌药物,有药物相互作用时注意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的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地区34家医院2013~2015年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增长率最高达41.13%;三唑类药物的销售金额连续三年居首位,占所有抗真菌药销售金额的60%以上;2013~2015年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居销售金额的前4位;克霉唑外用剂型、伊曲康唑口服剂型保持DDDs的前2位;临床使用量较大的抗真菌药集中于唑类和烯丙胺类;DDC值居前三位的是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伏立康唑注射液。结论:2013~2015年抗真菌药的临床使用量持续攀升,侵袭性真菌感染是高危致命因素,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是临床治疗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评估2009~2011年杭州地区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的临床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杭州地区16家三级医院和9家二级医院2009年~2011年的抗真菌药消耗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日均费用(DDC)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杭州地区25家医院抗真菌药购药总金额三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35.56%和26.13%。其中米卡芬净增长108.3%和78.77%;伏立康唑78.31%和84%;卡泊芬净58.5%和70.22%;氟康唑为18.82%和-14.65%;伊曲康唑7.77%和-33.22%;两性霉素B -3%和-50.01%;用药频度(DDDs)最大的是伊曲康唑;DDC最高为米卡芬净。结论 杭州地区抗真菌药市场呈明显增长趋势,药品消费结构稳定,早年上市的产品出现负增长,新近上市的药品快速增长,涨跌互现。临床医生应严格依据感染菌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避免耐药菌的发生和扩散,延长抗真菌药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卡泊芬净治疗器官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器官移植术后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100例,分为3组。卡泊芬净组36例,氟康唑组36例,两性霉素B组28例,分别予卡泊芬净、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抗真菌治疗疗效。结果卡泊芬净组、氟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抗真菌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6%、81%和67%,3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卡泊芬净组与氟康唑组、两性霉素B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和14%。结论卡泊芬净对于器官移植术后病人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与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1家入网医院的抗真菌药数据进行汇总并排序分析。结果:3年来,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药总金额逐年增加,三唑类代表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稳居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抗真菌药市场以进口药为主。抗深部真菌药中三唑类的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以及抗浅部真菌药中的特比萘芬和制霉菌素居DDDs排序前列。结论:2008—2010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临床疗效和是否为医保药品影响该类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张顺国  杜蕾  黄堃 《中国药房》2014,(18):1643-1646
目的:了解上海市抗真菌药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应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从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方面分析上海市119家医院2010-2012年抗真菌药的应用情况。结果:3年间抗真菌药的DDDs略有降低,但用药金额和DDC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70%、16.16%。这种增长不一致的现象主要来自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口服品种中唯一金额增长的是伏立康唑,而注射剂的金额增长主要来自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结论:应加强抗真菌药的利用评价工作,进一步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院抗真菌药物氟康唑(fluconazone)的使用情况,促进氟康唑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2013年1月-2014年 6月使用该药的儿童住院患者,共计评价171例次。参考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建立评价依据进行点评。结果: 不合理使用情况频发,主要表现在无明确指征预防用药、用药频次不合理、相互作用、未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结论: 临床药师应加强此药用药点评与监护,寻求合适措施,促进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3年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该院设定下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住院人均用药频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0.41 DDD,使用强度排名前3位的抗菌药物类别分别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外科ICU、内科ICU、呼吸内科,住院人均用药频度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内科ICU、呼吸内科、外科ICU。结论某院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用药过度、用药档次较高、注射剂使用过多、部分品种使用过于集中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科学设定各科室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应注意使用强度、用药频度、住院人均用药频度、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的联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科外用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皮肤科2009—2010年外用药品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使用的药品仍以国产化学药为主,并以含激素类药、抗真菌药的使用为主体;医院制剂复方炉甘石洗剂和硼酸溶液用量都居排序前10位。结论:我院皮肤科外用药品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的销售金额和DDDs居首位,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呈下降趋势而DDDs逐年上升。结论: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不尽合理,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糖药物以及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新型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药物的发出数量为依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根据药物限定日剂量计算DDDs及日平均费用(DDC),并进行排序。结果:2008–2012年,我院降血糖药的销售金额持续快速增长。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相当,连续5年位居前两位,所占份额均已上升至30%以上。5年来,阿卡波糖的DDDs增长了1倍,连续处于首位。二甲双胍的DDDs从2009年的第3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2位,增长1.86倍,DDC却始终位于后3位(由6.48元降至5.84元)。结论:2008–2012年,我院降糖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药物种类较全面,引进了新型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09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年度均位于前3位;注射用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择起点过高、少数品种过量使用、分级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9年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06-2009年抗微生物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金额逐年上升,头孢菌素类稳居首位,青霉素类、抗真菌类及氨基糖苷类上升速度较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8.11%,67.29%及50.67%;抗微生物药物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均为注射剂型,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连续四年位居前10位,抗真菌药醋酸卡泊芬净用量逐年上升,提示院内真菌感染增加;前10位药品日均费用偏高;氟氧头孢、头孢哌酮他唑巴坦(1g)、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奥硝唑氯化钠及头孢孟多(1g)同步性较差。结论:2006-2009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可能与2008年《解放军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的实施有关,应加大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管理及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05—2009年5年间艾迪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为我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信息系统收集全院艾迪注射液的使用数量和人次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我院艾迪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使用科室有心胸外科、妇科、普通外科和肿瘤科;其出库量在我院140多个抗肿瘤药品中一直居前3位;其出库金额从2005年的第22位跃居至2006年的第7位、2007年的第4位、2008年的第3位以及2009年的第2位。结论:艾迪注射液在临床的使用量逐年递增,肿瘤科使用该药时比较谨慎;其对肿瘤的辅助疗效还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双盲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心血管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人数、用药频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大于所有药物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防治心绞痛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均位于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第1位;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销售金额一直位于第2位;5年间用药频度排序前7位药物没有改变。结论:我院心血管药物用药较为稳定;心绞痛、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为该地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硝苯地平、复方丹参、单硝酸异山梨酯、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肠溶片为我院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常用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经济、有效地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常用调血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排序比值对药物的同步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2007-2009年,辛伐他汀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列居第...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的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2008—2011年我院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我院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占全院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基本稳定;2008—2010年,大环内酯类居系统用抗感染药销售金额排序首位;2008—2011年,外用抗真菌药居外用抗感染药销售金额排序首位;2009—2011年,复方咪康唑软膏居抗感染药销售金额排序首位。大环内酯类连续4年居DDDs排序首位,其中罗红霉素居系统用抗感染药DDDs排序首位。结论:抗感染药在我院的使用基本符合皮肤科感染的治疗特点,大环内酯类和抗真菌药分别在临床系统用、外用抗感染药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程凯  蔡红 《中国药业》2013,22(8):82-84
目的为癌痛治疗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信息系统提供的2009年至2011年癌痛治疗药品的消耗数据,对药品的用量、使用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痛治疗药品销售金额及用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第三阶梯药品用量较大,吗啡用量始终居于首位。羟考酮自2011年引入,用量排序已跃升至第4位。芬太尼贴剂因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哌替啶的用量逐年下降,现已不常用于治疗癌痛。相比之下,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治疗药品的用量有所下降。复方制剂用量偏高,需引起重视。结论癌痛治疗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