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次乙醇暴露对小鼠肝脏甘油三酯(TG)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ICR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乙醇组,乙醇组单次灌胃给予50%(V/V)乙醇溶液(4g/kg体重),对照组单次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2h后剖杀小鼠,取血清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取肝脏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检测肝脏TG和总胆固醇(TCH)含量;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醇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含量明显升高;油红O染色显示,乙醇组小鼠肝脏发生明显脂质沉积;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单次乙醇明显上调fas、acc和scd-1 mRNA水平。结论单次乙醇暴露促进肝脏TG合成并导致肝脏TG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黄素 (emodin) 对高脂喂养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大鼠脂质水平和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高脂饮食6周形成 NAFLD 模型,大黄素低、高剂量 (30、60 mg/kg) 干预4周,肝脏 HE 染色观察 NAFLD 模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和肝脏的甘油三酯 (TG)、游离脂肪酸 (FFA) 和转氨酶 (ALT、AST) 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技术检测肝脏 X 受体 (L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 (FAS)、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 (DGAT2)、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脂酰辅酶A氧化酶 (ACO)、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 (CPT-1) 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等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FFA、TG、ALT 显著下降,肝脏 HE 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轻,SCD-1 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大鼠 ALT、AST,血清和肝脏 TG、FFA 显著下降,肝脏脂质沉积显著下降,肝脏 FAS、DGAT-2、SCD-1 表达降低,CPT-1 和 PPAR-α 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大黄素剂量依赖性地改善 NAFLD,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脂质合成基因和上调脂肪酸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在果糖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48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果糖组、三氯化钆(GdCl3)组和GdCl3+果糖组.对照组与GdCl3组小鼠均饮用自来水,GdCl3组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果糖组与GdCl3+果糖组小鼠均饮用30%果糖水溶液,GdCl3+果糖组小鼠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喂养10周后剖杀所有小鼠,取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学检查,制备冰冻切片用于油红O染色;其它肝脏组织用于RT-PCR、Western blot和肝脏TG含量检测.结果 果糖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HE和油红O染色显示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明显,而GdCl3干预明显降低果糖组小鼠肝脏TG含量,同时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得到改善;果糖组小鼠肝脏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明显激活,其靶基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等TG合成相关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GdCl3干预明显抑制肝脏核蛋白SREBP-1c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上调.结论 果糖引起肝脏组织SREBP-1c激活导致肝细胞TG合成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激活在果糖诱导的小鼠肝脏SREBP-1c激活和脂质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在果糖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48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果糖组、三氯化钆(GdCl3)组和GdCl3+果糖组。对照组与GdCl3组小鼠均饮用自来水,GdCl3组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果糖组与GdCl3+果糖组小鼠均饮用30%果糖水溶液,GdCl3+果糖组小鼠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喂养10周后剖杀所有小鼠,取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学检查,制备冰冻切片用于油红O染色;其它肝脏组织用于RT-PCR、Westernblot和肝脏TG含量检测。结果果糖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HE和油红O染色显示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明显,而GdCl3干预明显降低果糖组小鼠肝脏TG含量,同时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得到改善;果糖组小鼠肝脏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明显激活,其靶基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等TG合成相关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GdCl3干预明显抑制肝脏核蛋白SREBP-1c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上调。结论果糖引起肝脏组织SREBP-1c激活导致肝细胞TG合成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激活在果糖诱导的小鼠肝脏SREBP-1c激活和脂质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ob/ob基因敲除肥胖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肥胖对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以及ob/ob小鼠肝脏中与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的基因表达特征。方法:选取以C57BL/6J为背景的雄性ob/ob肥胖小鼠(以下简称ob/ob小鼠)作为肥胖模型,同龄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2组小鼠各8只,于SPF级动物房饲养至5月龄,处死后取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抗原F4/8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浸润情况;RT-PCR检测各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5月龄ob/ob小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高于对照组(t=9.66,P=0.000;t=9.98,P=0.000);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ob/ob小鼠肝细胞胞浆内出现空泡状脂肪滴;F4/8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b/ob小鼠肝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明显;RT-PCR结果显示ob/ob小鼠肝脏组织转录因子PGC-1α、PPARα、NRF1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t=3.02,P=0.009;t=5.64,P=0.000;t=2.93,P=0.011)。结论:ob/ob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肥胖特征,肝细胞出现明显脂质沉积,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上述改变可能与肝脏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PGC-1α,PPARα和NRF1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共7 d,在给药第4天起每天给予四环素,建立四环素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和肝TG、总胆固醇(TC)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S)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TP)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改善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肝细胞肿大及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显著降低血清TG、AST、ALT和肝脏TG、TC的水平;抑制DL-乙硫氨酸引起的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减少肝脏脂肪酸的摄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及分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性高三酰甘油(tr iglyceride,TG)血症和二甲双胍治疗效应是否与载脂蛋白 A5(apolipoprotein A5,ApoA5)相关。方法:对ob/ob小鼠于常规饲料和二甲双胍干预4周,测定血浆和肝TG和ApoA5 的水平。IAR20肝细胞接受二甲双胍和/或ApoA5敲除干预,测定TG含量和ApoA5表达。结果:Ob/ob小鼠血浆和肝 ApoA5和TG的水平明显增高,二者血浆浓度呈明显正相关,而二甲双胍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二者血浆和肝水平。二甲 双胍呈剂量依赖性降低IAR20肝细胞TG含量和ApoA5表达,但ApoA5敲除组可消除二甲双胍上述效应。结论:Ob/ob 小鼠肝ApoA5表达上调导致血浆TG升高,而二甲双胍抑制其肝ApoA5表达、降低血浆TG。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201-205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酯裂解酶1(SGPL1)突变对小鼠脂类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8只野生型(WT)小鼠(WT组)和4只SGPL1~(-/-)小鼠(SGPL1~(-/-)组)正常饮食喂养5周,每周称体质量。2组小鼠禁食12 h后分别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检测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于第6周麻醉小鼠进行眼球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脊椎脱臼处死小鼠,解剖分离皮下脂肪组织(SAT)和附睾脂肪组织(EAT)并称其质量,计算SAT、EAT与体质量的比值;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脂肪分解相关基因羧酸酯酶1(CES1)、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脂蛋白脂酶(LPL)和脂肪酸氧化基因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脂代谢调控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结果 0~5周,WT组小鼠体质量呈缓慢增加趋势,SGPL1~(-/-)组小鼠体质量呈逐渐下降趋势。SGPL1~(-/-)组小鼠血清TC、TG、LDL、HDL水平均显著高于WT组(P <0. 05),SGPL1~(-/-)组小鼠SAT、EAT质量及其与体质量的比值均显著低于WT组(P <0. 05)。GTT、ITT结果显示,2组小鼠0、15、30、60、90、120 min时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GPL1~(-/-)组小鼠脂肪组织中FAS、SREBP-1C、CES1、HSL、LPL、CPT1和PPAR-γ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WT组(P <0. 05),2组小鼠脂肪组织中ACC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GPL1突变后小鼠血清脂类代谢紊乱,脂肪组织减少,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或25 mg/kg氟西汀,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以25 mg/kg氯氮平作为阳性对照,注射6 h或24 h后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中性脂肪积累;用试剂盒测定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小鼠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以及羧酸酯酶1和3(CES1和CES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氟西汀诱导小鼠肝脏脂质积累,增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氟西汀显著增加小鼠肝脏SREBP1c?ACC1和FAS的蛋白表达,同时小鼠肝脏CES1和CES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结论:氟西汀可能通过增加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及减少脂质分解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小鼠肝脏的脂质积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应食物16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处死后取肝组织,另5只小鼠行胶原酶原位灌注获取Kupffer细胞。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PCR法、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维生素D补充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脂质合成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质分解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l(ACOX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FASN和脂质分解蛋白ACOX1、CPT1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Kupffer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TNF-α和IL-6及M2极化基因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upffer细胞M1型极化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跨膜蛋白8(TSPAN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其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D,n=15)和高脂饲料组(HFD,n=15)。Western blot检测1、3、6月末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SPAN8的表达水平。HepG2细胞分成6组:完全培养基培养,无其他处理的命名为对照组(CON);游离脂肪酸(FFA)处理以构建NAFLD细胞模型的命名为FFA组;TSPAN8过表达细胞命名为PCDNA-TSPAN8组,其对照为PCDNA3.1 组;FFA处理后的PCDNA-TSPAN8命名为PCDNA-TSPAN8+FFA组,其对照为PCDNA3.1+FFA组;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N组和FFA组细胞中TSPAN8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PCDNA-TSPAN8+FFA和PCDNA3.1+FFA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qRT-PCR检测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与同喂养时间ND组相比,HFD喂养3、6月的小鼠肝组织中TSPAN8的表达下降(P<0.05)。qRT-PCR与Western blot显示,与CON组比较,TSPAN8在FFA组中的表达下降(P<0.01)。与PCDNA3.1+FFA组相比,PCDNA-TSPAN8+FFA组中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01)。qRT-PCR示,与PCDNA3.1组比较,脂肪酸转运蛋白 5(FATP5)在PCDNA-TSPAN8组中表达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FATP5在FFA组表达上调(P<0.001)。结论 TSPAN8参与NAFLD的脂质代谢,细胞过表达TSPAN8可能通过降低FATP5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内脂质的沉积,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 构建小鼠 NAFLD 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 4 周)、AAV-Vehicle 组(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 AAV-Vehicle)和AAV-PTHrP组(注射PTHrP 过表达腺相关病毒)。实验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收集小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油红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评估小鼠肝脏损伤及脂肪代谢水平。250 μmol/LFFAs诱导小鼠正常肝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24 h构建NAFLD细胞。根据有无PTHrP处理分为PTHrP组、对照组。油红及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程度;CCK8试剂盒检测PTHrP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动物实验:对比AAV-Vehicle组,AAV-PTHrP组小鼠体重下降更为快速;AAV-PTHrP组小鼠肝脏谷草转氨酶(P<0.05)、谷丙转氨酶(P<0.05)、甘油三酯(P<0.01)、游离脂肪酸(P<0.05)水平,NAS评分以及SA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 P<0.05),肝脏脂滴堆积更为明显。细胞实验:同时加入PTHrP,小鼠及人NAFLD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更为明显(P<0.01),且细胞活性下降(P<0.05)。结论 PTHrP可能通过促进肝细胞脂滴沉积,加重MCD诱导的小鼠NAFL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及其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在慢性应激诱发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设对照组、应激组、应激加AICAR给药组和AICAR给药组,每组6只.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γ干扰素)浓度,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的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然后用AICAR处理慢性应激小鼠并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慢性应激导致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损害(ALT、AST水平升高,P<0.01),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P<0.01)以及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AICAR改善了肝细胞脂肪变性,并缓解了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 慢性应激可能通过AMPK信号通路诱发NAFLD,AMPK激动剂AICAR可缓解慢性应激导致的NAFL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特异性上调肝细胞中腺苷激酶(ADK)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其中1组通过尾静脉注射将携带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启动子驱动表达ADK的腺相关病毒(AAV8-TBG-ADK)注入小鼠体内(AAV8-TBG-ADK组),另1组注射对照腺相关病毒AAV8-TBG(AAV8-TBG组)。上述2组小鼠接受腺相关病毒注射后,再分别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5只,分别给予8周普通饮食或高脂饮食。造模过程中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造模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与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脏ADK表达,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小鼠葡萄糖耐量情况,H-E染色、油红O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脂滴沉积,q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糖异生相关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SCD-1)]的mRNA水平。结果 与普通饮食饲喂小鼠相比,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体质量增加、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质沉积。与注射AAV8-TBG的小鼠相比,注射AAV8-TBG-ADK特异性上调小鼠肝脏ADK的表达后,对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饲喂的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肝脏脂质沉积(P均<0.05),并可抑制高脂饮食饲喂小鼠肝脏糖异生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均<0.05)。结论 利用腺相关病毒特异性上调肝细胞ADK表达可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介导非诺贝特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调控。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均予高脂饮食喂养:野生型对照组(WT+HFD+CTL)、野生型非诺贝特治疗组(WT+HFD+FF)、FGF21基因敲除对照组(FGF21 KO+HFD+CTL)、FGF21基因敲除非诺贝特治疗组(FGF21KO+HFD+FF)。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的FGF21及Adiponectin含量;HE与油红O染色分别用于检测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脂质堆积情况;TG和TC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血清TG及TC的变化;qRT-PCR检测PPARα、FGF21、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2、脂质氧化、分解、转运等代谢调节基因(Acaca、Acacb ABCG5、ABCG8、Cyp7a1)、PPARγ、脂联素的mRNA表达。结果:非诺贝特处理4周能显著上调小鼠肝脏PPARα和FGF21表达水平,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下调血清异常血脂水平,减轻肝脏脂质沉积状况(P <0.05)。非诺贝特引发的保护作用在FGF21基因缺失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敲除FGF21基因减弱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肝脏脂质堆积的改善作用。在分子机制方面,非诺贝特处理能显著上调脂质氧化、分解、转运等代谢调节基因(Acacb、ABCG5、Cyp7a1等)的表达,下调Srebp-2的表达(P <0.05),然而,FGF21基因缺失时,这些效应被显著抑制(P <0.05)。同时,FGF21基因敲除可显著抑制非诺贝特诱导的PPARγ和Adiponectin的mRNA表达上调及血清水平的Adiponectin含量升高现象(P <0.05)。结论:FGF21介导非诺贝特发挥抗脂肪肝病变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在ob/ob小鼠肝组织以及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脂肪变后表达变化。方法 分别检测10周龄的雄性ob/ob小鼠和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体重、肝功、血糖、血脂以及胰岛素等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两组鼠肝脏中gcgr基因、蛋白表达的差异以及定位情况。不同浓度油酸处理HepG2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脂肪病变程度,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gcg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GCGR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以肝脏表达较多,ob/ob小鼠呈现明显的脂肪肝性病变,且免疫组化结果发现,ob/ob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肝脏中GCGR表达减少;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09±0.174 vs 1.000±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61±0.211 vs 1.200±0.3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梯度油酸处理HepG2细胞,其GCGR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随油酸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脂肪性病变降低了肝脏GCGR表达水平,从而可能影响肝脏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脏线粒体融裂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在二氢杨梅素抑制高脂喂养小鼠肝脏脂肪蓄积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5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和高脂加二氢杨梅素组(HFD+ DHM),每组15只,干预12周.检测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分别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滴数量与形态.使用增强型ATP试剂盒检测肝脏ATP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相关基因[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分裂蛋白1(fission 1,Fis1)、融合蛋白2(mitofusion 2,Mfn2)、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1,Opa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HFD组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明显增高(P<0.05),肝脏ATP含量显著降低(P<0.05),HE染色见明显的肝内脂肪空泡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油红O染色见大量的脂滴蓄积,肝脏组织Fis1、Drp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Mfn2、Opa1明显降低(P<0.05).二氢杨梅素干预显著抑制高脂喂养诱导的肝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甘油三酯的升高,肝脏脂肪蓄积以及肝脏ATP含量的降低,并且明显拮抗高脂诱导的线粒体分裂与融合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论 二氢杨梅素可明显改善高脂喂养小鼠肝脏的脂肪蓄积,该效应可能与其调节肝脏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hydrogen MR spectroscopy ,1 H-MRS)在全面评价ob/ob鼠及野生对照组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脂质成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整体和单体素1 H-MRS方法对ob/ob及野生对照鼠进行活体波谱分析,整体1 H-MRS波谱定量全身脂质;单体素波谱计算白色和棕色脂肪的脂质含量,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双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及多聚不饱和程度。结果:整体1 H-MRS结果显示ob/ob鼠全身脂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组,单体素1 H-MRS显示ob/ob鼠棕色脂肪脂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对照组,而两组鼠白色脂肪脂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ob鼠白色脂肪的双不饱和脂肪酸及多聚不饱和程度均低于野生对照组。结论:1 H-MRS不仅可以定量白色和棕色脂肪的脂质含量,还可以分析其脂质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脂肪变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及自噬表达情况,为脂肪性肝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方法 用油酸(40 μg/mL)诱导肝原代细胞LO2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油酸组、辣椒素组[油酸+辣椒素(100 μmol/L)].油红O染色和三酰甘油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脂肪变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自噬体标记分子p62和LC3的表达水平并计算LC3Ⅱ/LC3 Ⅰ比值.结果 40 μg/mL油酸处理LO2细胞24h后,油红O染色观察,油酸组肝细胞中可见大小不等的橘红色脂滴.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橘红色脂滴形成,油酸在体外成功建立NAFLD模型.与油酸组相比,辣椒素组肝细胞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滴明显减少,p6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上调(P<0.05).结论 在体外利用油酸诱导LO2细胞株建立NAFLD模型,辣椒素刺激NAFLD细胞,上调NAFLD细胞自噬水平,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糖脂代谢的改善效果。方法将db/db 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 CLA实验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CLA混合物灌胃处理,测量小鼠体质量、饮食摄入量、饮水量、口服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学改变和脂肪酸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PPARα、PPARγ、 CD36、CHREBP和SREBP-1c 等基因表达水平。分别用共轭亚油酸和亚油酸处理HepG2 细胞,检测PPARα、ACC、P-ACC、 CD36等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上清中乙酰辅酶A的含量。结果共轭亚油酸能减少db/db小鼠饮食、饮水量,有效减轻小 鼠体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P<0.05)。共轭亚油酸能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肝脏病理学切片和 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能减少肝脏里脂滴累积,有效改善脂代谢。共轭亚油酸能上调肝脏组织PPARα表达(P< 0.05),下调CD36表达(P<0.001)。细胞实验显示共轭亚油酸能上调PPARα(P<0.001),上调P-ACC,同时下调CD36(P<0.01)表 达;ELISA结果显示CLA处理后细胞中乙酰辅酶A显著上调(P<0.01)。结论两种共轭亚油酸同分异构体混合物能够明显改 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对肥胖、糖尿病动物模型产生综合性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上调转录因子PPARα,下调脂质转运蛋白CD36,促进ACC磷酸化来调控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