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建钢  范崇德 《医学新知杂志》1997,7(4):149-150,156
为探讨人类乳头状病毒与腮肿瘤关系,采用PCR技术检测18例石蜡包埋的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梧HPV6.11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5例多形性腺瘤和3例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均为阴性反应,HPV16,18阳性反应各1例。提示HPV16,18有高度致癌性。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的环境差异,HPV16,18的致癌作用可能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喉部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喉部良、恶性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型特异性聚合酶反应(PCR)技术,对60例喉癌、36例喉乳头状瘤及78例声带息肉的新鲜冰冻组织标本进行HPV-DNA的检测。结果 HPV16型阳性者在喉癌组为20例(33.33%),喉乳头状瘤组为4例(11.11%)及声带息肉组为4例(5.13%)(P〈0.005);HPV6/11型阳性者在喉乳头状瘤组为35例(97.22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技术对40例鼻腔内翻生头状瘤,12例鼻息肉和1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石蜡包埋组织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DNA进行了检测,对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作了随访,发现:40例内翻性状头瘤标本中的28例检出HPVDNA,阳性率70.0%,(28/40);12例鼻息肉和1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标本的阴性(P〈0.01),4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5年内肿瘤复发者8  相似文献   

4.
龚坚  李刚海 《广东医学》1998,19(2):101-102
通过检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标本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HPV与NIP的发生、复发和癌变的关系。结果显示,HPV与NIP的发生和复发无明显相关,而与NIP的癌变有明显相关性,可能是NIP癌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物致癌因素。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49例宫颈癌组织石膜包埋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16、18型DNA进行检测,并与本组研组增报导的同标本中P53蛋白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HPV-DNA的检出(87.76%0分别与HPV6、11、18-DNA的检出(27.52%、36.73%、38.7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HPV各型间有交叉感染,单独HPV16感染与各型间交叉感染相比有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28例。从石蜡包埋的癌组织提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DNAs)用HPV-16,18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其中5例(18%)扩增阳性。声带癌HPV-16,18的阳性率较其它部位的高(占阳性80%)。结果提示:HPV-16,18的感染在喉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声门区的喉鳞癌与宫颈癌的发生类似,与HPV-16,18的感染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筛查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筛查及追踪,找出高危因素,确定筛查及追踪对象,进一步提高防癌效果。方法:联合采用PCR等方法对307例门诊妇女宫颈进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检测。对假定的高危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对HPV中的6/11型和16/18型两组型别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型别感染者在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方面的结果及追踪后的变化。结果:在外阴疣、宫颈糜烂、妊娠及年龄较轻的妇女中,宫颈HP  相似文献   

8.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类乳头状病病毒(HPV)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HPV-18)感染与慢性宫颈炎、宫颈癌的关系。②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2例正常宫颈、55例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癌的子宫颈组织。③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18的检出率均为0.00%,慢性宫颈炎分别为18.18%和7.27%,宫颈癌分别为56.67%和3.33%.统计学处理表明,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织(χ2=13.624,P<0.01),而且Ⅲ度宫颈糜烂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也较Ⅰ,Ⅱ度的检出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550,P<0.01),但不同宫颈疾患组织中HPV-18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④结论子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以HPV-16尤为明显,PCR技术是检测组织中HPV-DNA的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咽喉乳头状瘤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小儿咽喉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35例小儿咽喉乳头瘤组织和10例小儿声带小结(对照组)HPV6、11、16、18、33五个型别的DNA。结果:乳头瘤组织HPV感染率为91.4%(32/35),其中HPV6型检出率为54.2%(19/35),HPV11型感染率为25.7%(9.35),多重型HPV6+11感染率为11.4%(4/3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汉族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HCV基因型与地区分布、性别、HCV-RNA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来自中国大陆不同地区28家医院的1 014例汉族CHC患者, 对其性别、分布区域、HCV基因型、HCV-RNA复制水平等指标进行调查, 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 χ 2检验分析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结果① 中国大陆HCV 1型患者人数最多(56.80%); 除西南、华南、华中地区外, 其余地区HCV基因型分布频度均为HCV 1型>HCV 2型>HCV 3型>HCV 6型.② HCV 1型在华南地区男性患者多见( P < 0.05);HCV 2型在华北地区女性多见( P < 0.05);HCV 3型在华北、西北地区男性多见( P < 0.05);HCV 6型在西北地区男性多见( P < 0.05), 其余各地区不同性别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在HCV 1、HCV 2、HCV 3、HCV 6型中, 均多见HCV-RNA高水平复制, 低水平复制患者数最少. 结论中国大陆汉族CHC患者HCV基因型在各地区分布不同, 并与性别、HCV-RNA复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B2作为光敏剂灭活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B2工作浓度及紫外光强度对维生素B2光化学法灭活病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滴度为7.25 lg TCID50的水泡性口腔炎病毒(VSV)悬液置于聚氯乙烯(PVC)血袋中,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B2溶液结合不同强度紫外光(λ:250-350nm)照射,处理后的维生素B2和病毒悬液混合物接种于Hep-2细胞单层,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维生素B2光化学法对VSV的灭活效果。结果工作浓度为300μmol/L的维生素B2结合强度为1920μW/cm^2紫外光照射10min,即可将滴度为7.25 lg TCID50的VSV灭活至〈0.50 lg TCID50。结论维生素B2结合紫外光照射可以有效灭活VSV。  相似文献   

13.
扬州地方株HPV16 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扬州地方株HPV16L1基因结构特点,为研制HPV16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从感染HPV16的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用PCR技术获得HPV16L1基因,以pGEM-Teasy为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L1,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扬州地方株与德国标准株在核苷酸序列上有7处不同,其中4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其编码氨基酸也相应发生变化,与标准株的同源性为99.7%;扬州地方株与中国株之间也存在1至2处核苷酸不同,但未造成氨基酸序列改变,其同源性为99.9%。结论:扬州地方株HPV16L1基因与标准株、中国株之间均存在差异,但与后者的差异极小,未造成氨基酸改变。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大规模培养绒猴淋巴细胞B958系,从中提取并浓缩EB病毒,用胎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滴定后,以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提取Hacat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EB病毒基因组特异性核酸序列BamHIw片断,Southernblotting及原位杂交验证感染结果。结果PCR、Southerblotting及原位杂交结果证实高浓度EB病毒能够感染Hacat细胞,但是感染率非常低。结论EBV对上皮细胞存在CR2或多聚IgA受体介导之外的未知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7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指出老年肝炎患者常因合并其它严重慢性疾患而影响其病程和预后,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时血清胃泌素的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和30名健康儿童血清胃泌素进行测定。结果 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的浓度为(107.33±46.29)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6.61±12.46)ng/L。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时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7.
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悬浮芯片技术对720例湖州地区妇女宫颈分泌物或脱落细胞进行18种高危型HPV和8种低危型HPV检测。结果:720例患者中HPV感染183例,占25.42%。单一感染135例,占18.75%;双重感染33例,占4.58%;三重以上感染15例,占2.08%。183例阳性标本主要为高危型HPV 16、58型,低危型HPV 11、6型。结论: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率为25.42%,并明确了HPV 16、HPV 58为该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HPV主要的流行亚型。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病毒分离法、免疫荧光法及NestedPCR、RT-PCR十核酸探针杂交实验对78例呼吸性疾病患儿鼻腔抽吸物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这4种检测方法中,以NestedPCR(巢式PCR)法最为敏感、稳定,RSV感染的阳性率为29·49%,且省时,准确。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DNA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在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评判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58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并比较分析Pre-S1抗原、HBeAg与HBV复制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858例各型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30.1%(258/858),HBeAg阳性总检出率为20.7%(178/858),HBV 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3.2%(371/858)。在258例Pre-S1抗原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4.1%(243/258),而在371例HBV DNA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5.5%(243/371)和45.6%(169/37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e-S1抗原能够比HBeAg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临床上可作为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重要标志,但其敏感性不如HBV DNA强。  相似文献   

20.
李青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0):1004-100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的感染性疾病,2009年在中国大陆首次被发现,近年来已在大半个中国流行并传播,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也陆续有类似疫情报道,已致数千人患病甚至死亡;该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死亡率达10%。目前已经证实其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所致。SFTSV的基因组由大(L)、中(M)、小(S) 3 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为更详细地了解SFTSV,本文针对其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