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学勤  付迎新 《安徽医学》2020,41(7):813-8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怀柔医院儿科治疗的MPP患儿11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MPP组(59例)及重症MPP组(5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查体的儿童110例为对照组。全部MPP患儿依据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普通MPP组、重症MPP组以及对照组NLR、PLR水平,同时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NLR和P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儿N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MPP组、重症MPP组NLR和PLR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普通MPP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N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7、0.405,P均<0.05)。NLR和PLR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0.5%,均高于NLR、PLR单独检测。结论 NLR和PLR与MPP患儿病情轻重呈正相关,NLR和PLR联合检测对患儿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庆梅  李飞  赵华  计海芬  叶芳 《安徽医学》2016,37(8):962-9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NLR、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最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解丽  王松  王巧民  余跃 《安徽医学》2022,43(12):1378-138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14名U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良Mayo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90例)和中重度组(12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疾病状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PLR、MLR及SII各指标对UC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MLR和SII是中重度UC患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LR、PLR和SII预测UC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62、0.706和0.764(P<0.00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49、0.274、112.167和680.399;NLR预测UC严重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1%和63.33%,MLR为79.03%和63.33%,PLR为87.10%和42.22%,SII为58.87%和82.22%。结论 UC患者血清NLR、MLR、PLR和SII水平对UC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RP、MLR和SII是中重度UC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外周血中MDSC所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的比例,使用IL-6试剂盒检测血清IL-6,采用Pearson法检验相关性。结果 NLR和PLR与喉鳞癌的预后相关(P<0.05)。NLR、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2、744.17,高NLR、高PLR的喉鳞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生存率更低;喉鳞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血清中IL-6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NLR、PLR越大时,外周血中MDSC及血清中IL-6越高;在高NLR组、高PLR组患者中外周血MDSC及血清IL-6也相对更高(P<0.05)。结论喉鳞癌患者术前NLR和PLR与其预后相关;同时,PLR为喉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外周血MDSC与IL-6结合术前炎症标志物NLR、PLR增加了喉鳞癌患者首次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汪湜  邵丽娜  许春香  樊伟 《安徽医学》2022,43(5):568-571
目的 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按出院后1年是否生存分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67例)。对比死亡组和存活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hs-CRP、IL-6联合PLR对MHD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营养不良占比、hs-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PLR均高于存活组,残肾滤过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残肾滤过率、hs-CRP、IL-6及PLR均为影响MH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2.863、3.108、2.754、3.33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CRP、IL-6及PLR联合检测预测MHD患者预后的AUC为0.936,高于该3指标单独检测预测的AUC(Z=2.389,P=0.017;Z=2.540,P=0.011;Z=3.133,P=0.002)。结论 hs-CRP、IL-6联合PLR检测对MHD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该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皮肌炎(DM)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及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初次住院治疗的50例D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选择同期31名健康体检者、26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27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DM患者与健康对照、RA患者、AS患者NLR,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NLR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NLR对DM的诊断效能,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DM患者治疗前后NLR、CK、AST、ALT和LDH的变化。结果 DM、RA和AS患者NLR均高于健康对照(U=29.0、156.0、194.0,P均<0.01),DM患者NLR高于RA和AS患者(U=333.0、213.0,P均<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M患者的NLR与CK、LDH、AST、ALT、CRP和ESR均呈正相关(rs=0.540、0.288、0.440、0.498、0.304、0.311,P均<0.05)。NLR、LDH、CK、ALT、AST诊断DM的ROC AUC分别为0.981、0.954、0.931、0.913、0.86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824、241.0 U/L、101.0 U/L、25.50 U/L、30.00 U/L,NLR诊断DM的ROC AUC高于ALT与AST(Z=2.05、2.67,P=0.040、0.008),其他各指标诊断DM的ROC 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DM患者NLR与CK、AST、ALT和LD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Z=3.28、4.68、4.62、2.12、4.44,P均<0.05)。结论 NLR可用于判断DM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且对诊断及预测治疗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琳  汪勇  李磊  王传圣 《安徽医学》2021,42(2):202-20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六安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的103例患者,根据是否伴发SIRS分为两组,其中伴发SIRS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伴发SIRS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HR和NLR等指标水平,分析PCNL术后伴发SIRS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HR、NLR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伴发SIRS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NLR和C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R (OR=1.580,95% CI:1.231~2.027)、PCT (OR=3.823,95% CI:1.060~13.786)和NLR (OR=4.336,95% CI:1.630~11.534)是PCNL术后伴发SIRS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R水平与NLR和PCT水平均呈正相关(r=0.399,P<0.001;r=0.284,P=0.004)。ROC曲线分析显示,CHR+NLR联合预测和CHR+NLR+PCT联合预测的价值相似,均高于各项单独预测,且CHR+NLR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50、83.80%和98.50%。病理特征研究显示,以NLR=3.49和CHR=6.49为预测截点,可以有效区分结石患者各项病理特征指标(P<0.05)。结论 CHR和NLR是PCNL术后伴发SIRS的独立风险因子,联合检测对其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萌  姚莉  王菁  陈城  赵晶晶 《安徽医学》2020,41(4):463-46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NLR、PLR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PCT、NLR、PLR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点为5.7,灵敏性为62%,特异性为95%,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93~0.945)。PLR最佳截断点为18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77%,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693~0.945)。结论 NLR、PLR可能有助于早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7例,依照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分为预后良好组318例(≤ 2分),预后不良组189例(>2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PLR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空腹血糖、NEUT计数、PLT计数、入院时NLR水平、入院时PLR水平、入院NIHSS评分、脑梗死病史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尿酸、LYM计数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升高是AIS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NEUT计数、PLT计数、入院NIHSS评分、入院时高水平NLR和PLR是AIS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界值分别为137.47、3.92,敏感度分别为69.8%、64%,特异性分别为70.8%、82.7%,PLR和NLR联合预测敏感度为74.1%,特异性为75.2%。结论 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高PLR、NLR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在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160例子痫前期孕妇的外周血常规数据及临床资料。其中,160例子痫前期孕妇包含轻度子痫前期孕妇(mild preeclampsia,MPE)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severe preeclampsia,SPE)80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80例正常孕妇(normal pregnancy,NP)。比较SPE、MPE和对照组之间NLR、PLR、MPV和PCT。结果 3组中性粒细胞、PLR、MPV、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 组与NP组相比,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与MPE组比较,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MPV和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中PLR、MPV和PCT检测用于子痫前期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可以反映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AS患者80例(AS组)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计算NLR和PLR,比较两组NLR和PLR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联合诊断试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组NLR、PLR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5(1.66,3.35)vs 1.50(1.23,2.09),P<0.01;147.94(104.11,188.80)vs 105.75(89.55,148.0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诊断A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95%置信区间(CI):0.615~0.772,P<0.01],以最佳截断值(1.64)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58.0%;PLR诊断AS的AUC为0.662(95%CI:0.580~0.756),以最佳截断值(120.91)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63.0%。联合诊断试验结果显示,NLR与PLR并联试验(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和50.0%,NLR与PLR串联试验(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2%和75.0%。结论 NLR和PLR对A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o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水平及其诊断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的AECOPD患者70例,同时纳入稳定COPD患者44例(稳定COPD组)及健康人33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首次就诊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呼吸功能,同时检测外周血sTREM-1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 AECOPD组sTREM-1水平显著高于s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治疗前sTREM-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sTREM-1与CRP(r=0.674,P=0.000)、PCT(r=0.616,P=0.000)、WBC(r=0.648,P=0.000)及呼吸功能GOLD分级(r=0.454,P=0.000)呈显著正相关;sTREM-1水平与PO2r=-0.363,P=0.002)、FEV1%(r=-0.489,P=0.000)呈显著负相关。血清sTREM-1单独诊断AECOPD的AUC为0.793(95% CI:0.717~0.868),sTREM-1联合CRP及PCT诊断AECOPD的AUC为0.830(95% CI:0.762~0.898)。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Strem-1水平可出现显著增高,且与呼吸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关。STREM-1可作为AECOPD诊断的候选指标,且联合CRP及PCT可进一步改进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CRP、载脂蛋白A1(ApoA1)及CRP与ApoA1比值(CRP/ApoA1)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33例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Gensini积分为0分,n=1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Gensini积分为1~18分但不满足冠心病诊断,n=109)和冠心病组(Gensini积分为1~180分且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n=306).依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为1~<30分,n=177)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为30~180分,n=129).根据血管病变数目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组(n=147)、冠状动脉双支血管病变组(n=90)、冠状动脉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组(n=69).记录各组患者的血清CRP、ApoA1、白蛋白等血液学指标,并计算CRP/ApoA1.采用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冠心病及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CRP/ApoA1对冠心病、冠心病重度病变、冠状动脉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并与CRP/白蛋白比值(CAR)、CRP和ApoA1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CRP/ApoA1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1),冠心病重度病变组患者的CRP/ApoA1高于冠心病轻度病变组(P<0.01).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提示CRP/ApoA1是冠心病和冠心病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71,95%CI 1.293~3.647,P<0.01;OR=6.306,95%CI 3.591~11.073,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RP/ApoA1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19,P<0.01),且CRP/ApoA1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43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ApoA1对冠心病、冠心病重度病变和冠状动脉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值分别为0.704、0.796、0.820),且均优于CAR(AUC值分别为0.684、0.783、0.806)、CRP(AUC值分别为0.682、0.778、0.800)和ApoA1(AUC值分别为0.641、0.669、0.6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P/ApoA1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其诊断价值优于CAR、CRP、ApoA1,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冠心病的患者263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患者12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36例。另取同一时期冠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53例为对照组。检测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LR,比较3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炎性指标及PLR的差异。结果 UA组、MI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与U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性别、PLT、PLR是UA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PLR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照组、UA组、MI组之间PLR水平均有差异,PLR值随病变程度越重越高,高PLR水平可能是AC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2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脓毒症普通组(n=180)和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n=70),同时选取50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64,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分别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及CRP、WBC水平的差异以及CD64指数水平与CRP、WBC水平的相关性,评价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CRP水平显著高于脓毒症普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患者WBC水平与脓毒症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应治疗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CRP及WB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CD64指数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1),而与WBC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3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外周血CD64指数>6.36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界限时,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8%和8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 CI:0.792~0.913)。结论 CD64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高表达,其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从2012年1月—2017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TE的83例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体温(T)、纤维蛋白原(FIB)等炎症指标,与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指标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2组研究对象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根据年龄、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别对PTE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并分析NLR、PLR与传统炎症指标及凝血纤溶指标间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TE组WBC、NE、NLR、PLR显著增高,LY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合并肺部感染组与不合并感染组间,老龄PTE组与非老龄PTE组间T、WBC、NE、CRP、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组NLR与WBC、NE、CRP成正相关关系(r=0.531、r=0.674、r=0.408,均P<0.01);PLR与CRP成正相关关系,(r=0.472,P<0.01);PTE组NLR和PLR均与FIB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31和0.405,均P<0.05)。 结论 PTE组WBC、NE、NLR、PLR明显升高,炎症与PTE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NLR、PLR不能用于鉴别PTE患者是否同时合并肺部感染;NLR、PLR与CRP、FIB间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监测PTE患者的炎症及凝血纤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