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谷亚男  钟意娟  杨群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1,35(7):546-548,后插1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PTSD)是由突发、威胁或灾难性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或记忆不自觉地涌现与创伤相关的情景,促使患者对周围环境持续保持紧张或麻木状态[1].PTSD患者不自觉地固着于威胁情境,对内心造成极大的负担,约有50%以上的PTSD患者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障碍以及物质滥用等情况[2],即便这些患者日后接受了完整的治疗,仍然会有1/3的人无法痊愈[1].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使PTSD患病率激增.有学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调查报道显示其PTSD患病率高达36.59%[3],PTSD若不及时治疗,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导致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4],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临床研究重点关注癌症可能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1-2],而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PTG)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Tedeschi等[3]认为,创伤事件导致的心理应激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加工,个体会对创伤后的自我、他人和世界进行积极思考,有助于PTG的形成.基于此,对PTSD症状与PTG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研究结论存在差异[4-5].目前针对PTSD的心理干预方式较多,而促进PTG的治疗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探索促进PTG的方法,为临床医务人员心理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士对癌症患者计划开展心理干预促进其PTG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少数具有相对明确病因的精神障碍之一,是指经历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导致个体即时或延迟出现的创伤后心理失衡状态,其临床症状包括闯入式记忆、闪回和心理性健忘症(APA),严重时会出现人格解体 [1].这些症状与脑部功能异常相关,功能神经影像研究可揭示PTSD的临床症状与脑部活动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PTSD的脑部生理病理与心理病理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指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是应激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其特征性的症状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1].PTSD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终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自杀率为普通人群的六倍,成为一个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既往对PTS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战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相关的创伤事件中.随着对PTSD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1994年DSM-Ⅳ出版,对应激重新定义后增加了体验到的应激事件的数目,把威胁到生命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作为一个能导致PTSD的潜在应激源.  相似文献   

5.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以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以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有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年龄和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病因素.有报道骨性关节炎在55~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2].戴七一等[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通过问诊、查体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发病时间、诱发因素及加重原因的途径.调查资料统计反映,患膝骨性关节炎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女男之比约为3.5:1.说明膝骨性关节炎因性激素内环境的不同,而发病率因性别有所差异.血脂异常与骨关节炎的关系密切.建立OA动物模型是寻找有效治疗措施的重要途径.动物自发模型适合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防治骨关节炎的研究;而非手术方法诱发动物模型主要用于软骨病变用药物研究;通过手术方法人工诱发的动物模型可能会引起关节其他损伤[4].因此,实验时应根据具体研究作出选择.现就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应激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严重的应激,带来许多诸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心理问题.近年来创伤后应激障碍成为肿瘤心理学领域中的新课题,国内外研究较多集中在恶性肿瘤PTSD相关的理论探讨或单病种如乳腺癌的PTSD相关研究[1],也有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角度研究对恶性肿瘤患者PTSD症状的影响[2].本研究旨在通过较大样本调查研究恶性肿瘤患者PTSD症状,并以姜乾金教授提出的应激系统论模型为指导,通过建立结构模型的方式研究应激相关因素对PTSD症状的影响和各应激有关因素相互作用,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TSD发生的深层心理机制,以期为该群体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是临床防治的关键,本实验考察交通事故幸存者急诊的心率与6个月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为PTSD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实验检验了50起交通事故幸存者急诊中心率与创伤后1、3、6个月之后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急诊心率可以预测6个月后临床诊断的PTSD症状严重程度,但对于1、3个月后PTSD症状则不能够进行预测。幸存者急诊心率与创伤后分离症状有着重大的关系,但与精神痛苦则没有显著相关。这些发现支持急诊心率可以作为PTSD早期识别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蓓婧 《重庆医学》2015,(4):534-53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形成的一种焦虑障碍。创伤暴露后大约有10%的患者随后会发展为PTSD。PTSD的诊断基于事件发生后出现的三类症状:(1)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包括事件的侵入性回忆和噩梦;(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刺激,整体反应麻木;(3)警觉性增强,包括睡眠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诊断 PTSD ,上述症状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并且对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困扰和损害。PTSD的发生率日趋增加,研究PTSD的发病机制及如何预防PTSD成为当前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人一生中发生一次以上的严重腰腿痛,每年人口的15%~20%受到腰痛困扰,1%的人群因腰痛而永久致残.为此投入的医疗保健费用也颇为可观,如英国每年花费约120亿英镑用于诊治腰腿痛[1].在美国,每年约有1 300万人因下腰痛就医,花费约500亿美元.下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我们目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2].尽管大多数下腰痛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下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痛发病率平行增高,提示椎间盘退变可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3].根据椎间盘退变影像学、组织学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研究,对椎间盘进行分级,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亿人,2010年中国糖尿病发生率高达9.7%,发病人数已超过9000万[1].约40%~50%的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常在诊断之时便存在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5%~25%伴糖尿病,与血压正常的人群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耐量受损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2].成人发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聚集与肥胖存在一定关联,体重指数越大高血压发病风险越高[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洪灾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抚顺特大洪灾后1个月,选取受灾较为严重地区六所学校的1000名学生.使用加州大学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修改版(UCLA PTSD RI)进行测查.结果 (1)洪灾1个月后,青少年PTSD阳性发生率为4.4%,亚PTSD发生率为9.0%;(2)PTSD各因子的发生率依次为闯入症状23.6%,回避症状7.7%,高警觉症状21.7%.(3)年级能够显著预测闯入、回避、高警觉和PTSD总分(P<0.01);父母的感情关系对闯入、回避、高警觉和PTSD总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留守状况以及创伤暴露情况能够显著预测闯入、回避、高警觉以及PTSD总分(P<0.05).结论 洪灾后青少年亚PTSD发生率相对较高,需特别关注青春期早期、父母有外出务工以及灾害发生时创伤暴露较为严重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有研究表明,社区普通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终生患病率,男性为5%,女性为10.4%;普通人群中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1].在临床工作中亦发现,由精神创伤引起的应激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农村女性患者.为了解农村女性患者心理创伤因素,故展开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仉玮  王建春  黄学阳 《广东医学》2007,28(1):167-168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是下肢静脉倒流性及回流障碍性疾病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臁疮"、"老烂腿"[1],常见发病部位为小腿中下段前内侧面,即靴区"gaiter area",其次是内踝、外踝和足背区[2].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老年人是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的高危人群[3].其发病率在人群中约为0.4%~1.3%,在下肢溃疡患者中,70%的患者罹患有静脉性疾病[4].下肢静脉性溃疡多迁延不愈,或愈合后又复发,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将近年来病因及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曾凯  陈小芳 《重庆医学》2021,50(3):495-499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网络的特点,探寻其核心症状.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两家三甲医院心内科病房2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网络分析法分析PTSD各维度的症状网络密度及节点特性.结果 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PTSD,占55.47%.与非PTSD组比较,PTSD组各维度症状网络密度均较低;两组再体验维度及回避维度中的核心症状存在不同,症状"仿佛你再次体验创伤事件"及"回避想到或谈论创伤事件"可作为PTSD诊断关键症状,各维度的核心症状可作为干预靶点.结论 从网络的视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SD症状间的关系并探寻核心症状可为PTSD的诊断及干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受到突发性、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临床主要特点为与创伤有关的事件重现、回避创伤相关的刺激及警觉性提高等三个方面[1].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带来了心理健康上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身心均尚未发育健全的中小学生群体.此项研究以舟曲泥石流灾区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灾区该群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危机干预提供依据,进一步降低和预防青少年PTSD导致的长期心理危害.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结节在一般人群中触诊患病率约为3%~7%,而超声筛查的患病率高达20%~76%[1].其中,恶性病变约占5%~15% [2-3].发病率在过去30年增加约2.4倍[4].如何提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始终是甲状腺结节规范化诊疗的核心.超声诊断以其无创、便捷、无放射性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超声探头及显示器的改进,衍生出诸多新型超声诊断技术.目前,高分辨率超声已逐渐成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主要是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1].临床资料[2]显示:糖尿病患者约有12%~15%会发生足溃疡,其中约85%的患者最终下肢截肢,高龄、病程长的糖尿病足的患者,易发生猝死[3].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因糖尿病而住院的患者中,糖尿病足约占47%;在美国,每年的非创伤性截肢中约50%以上由糖尿病引起.在我国患病率为0.9%~14.5%,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4].  相似文献   

18.
在鹿特丹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年龄> 55岁的人群中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患病率为3.9%,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75 ~ 84岁的人群中患病率达到13.0%.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报道,欧洲人群中有临床症状的心衰发生率约0.4% ~2.0%.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欧洲心衰的发生率约为1.4%[1].许多研究相继报道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指出高Hcy与心衰的发生有关,并且与疾病的严重性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董小琴  洪苏玲 《重庆医学》2007,36(3):222-224
感音神经性聋是指内耳、耳蜗神经、脑干听觉通路及听觉中枢病变所致听力损失的统称,其中耳蜗听觉感受器的病变导致感音障碍引起的聋为感音性聋.目前,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会进一步升高,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老龄化人群所占比例会进一步上升[1].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双耳或单耳的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其病因主要有:感染、中毒、创伤、噪声、代谢异常、听神经病变、免疫因素等.随着内耳免疫学的深入开展,免疫因素在内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内耳并非免疫"豁免"器官,它具有免疫防御系统的解剖学组成和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特性[2~4].  相似文献   

20.
创伤约占全球死亡率的7%.据统计创伤是美国45周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6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4位原因.目前在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4位,已经被纳入国家疾病控制计划[1].笔者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患者进行了调查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